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庶子归来

作者:温暮生 | 分类:同人 | 字数:0

138

书名:庶子归来 作者:温暮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8

到了春闱的前一天,儒林馆的书阁内,一场看似与读书人毫不相干的把戏,如火如荼展开了。

一张张长条桌围城一个圈,竹竿撑起高高的挂布,上边浓墨重彩写着“局”字,下边有一个特质的木牌,木牌上密密麻麻画了表格,写上了每一个在儒林馆众举人中颇有才华和名气的举人名字。

一群长衫的人拥挤在那些长桌前,没人手里都举着钱袋,熙熙攘攘地不断叫嚷着一些名字,长桌后面的人一面收钱,一面忙着登记,然后用笔在木牌上的名字下边加加减减,写的竟然是一些赔率。

没错,这些举人在下注赌博。

“每次春闱开始之前,大家伙都要搏一把看看今年的三甲会是谁,若是压中了,赔率又高的话,便能小赚一笔。”宁渊正站在门口看热闹,冷不丁听见背后有一道充满贵气的声音向自己搭话,忙回过头微笑应着,“孟兄来了。”

“我也是想来凑个热闹,顺便赚点零花钱。”孟之繁笑得全无架子,“不是我看不起宁兄你,只是我觉得今年的状元公应当不会有什么差错,定是那谢长卿无疑,可惜大家伙似乎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压住在他身上,赔率并不高,当然为了捧场,我也压了一百两在宁兄你的身上,你虽然是高大学士的门徒,可赔率却比谢长卿高多了。”

“我可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荣幸的事情。”宁渊莞尔,退出到外边的院子里,寻了一方石凳坐下,翻开了随身带着的书本。

“前些日子宁兄似乎都是跟着高大人去翰林院研习的,怎的现在又回来儒林馆了?”孟之繁跟了过来,带着饶有兴味的表情扔出了一个问题。

“看来孟兄对我的行踪很了如指掌嘛。”宁渊扬了扬眉,道:“圣上至今未定下春闱的试题,老师说学士们都要讨论个方向帮着圣上参考,我身为应考之人应当避嫌,所以这几日便都没去。”

“可惜,我还以为高大人会多少向宁兄透露透露试题的方向,那样宁兄夺得三甲的机会便可大增了。”孟之繁开了个玩笑,“要真是这样,我必定要回去在宁兄身上下重注,弄不好能大赚一笔。”

“孟兄你在拿我寻开心不成。”宁渊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泄露试题,徇私舞弊可是重罪,弄不好杀头都有可能,这种事可别往我身上套,我可担待不起。”

“宁兄别恼,我也只是开个玩笑。”孟之繁似也知道自己说得太过了,都开一柄折扇遮住半张脸,“想来高大人一生清明,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何况写着试题的卷宗由皇上亲自密封,到了应试当天早晨才会拆开,又怎么可能会有泄题之事。”

宁渊没应声,因为孟之繁说得一点不错,皇帝对科举想来看得很紧,不光要亲自拟定题目,而且在开考之前,也不会将试题透露给任何人知道,哪怕是翰林院的大学士也不行,这样才能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做到绝对公平。

两人正说着话,儒林馆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喧嚣,接着一群打扮得甚是华贵的人互相簇拥着走了进来,瞧见那群人,孟之繁露出惊讶的表情,宁渊却像完全不意外般,只是默然合起了手上的书本。

其实他今日会来儒林馆,并非是来温书的,而是之前有人特地“知会”他,让他过来。

看见雪里红送来的那张纸条,宁渊原本不愿意搭理,后来想着呼延元宸既然都可以告诉自己了,自己不闻不问又显得太过绝情,所以才来了。

只是让宁渊想不到的是,呼延元宸要来儒林馆参观,那庞松舔着脸跟在一边是个什么意思?

“永逸王爷来了也有好些天了,听闻他奉了夏帝的圣旨,要在我朝长留一段时日,学习我大周的儒林文化与圣贤之道,没想到这就到儒林馆来了,就连明日的春闱他也要莅临观摩,看来的确是对我大周的学问很感兴趣呢。”孟之繁发表了一番看法,竟然扯起了宁渊的胳膊道:“这可是一个好机会,永逸王爷地位在大夏举足轻重,在皇上眼里也是贵宾,如果能与他套上近乎,绝对是一大裨益,宁兄你可千万不要落于人后。”

宁渊猝不及防,真的被孟之繁扯着朝大门边行去,而与此同时,其他举人也不甘落于人后地同时凑上前,向呼延元宸和庞松行礼问安。

呼延元宸还是作那副王爷打扮,站在庞松身边显得非常鹤立鸡群,庞松嘴巴一张一合,不停说着儒林馆在士人和国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却显然没在听。

“儒林馆和翰林院可以说是我大周读书人的两处圣地,也是我大周国学的最高殿堂,凡事我大周在册的举人,都是儒林馆的门生,而这里所收藏的名贵古籍,也是我大周数百年历史的结晶。”庞松好不容易才向皇帝争取来了这给永逸王爷当伴游的机会,为了脸面,自然说得分外卖力。

呼延元宸点点头,道:“这样富有文化气息的地方,是值得本王多参观参观。”说完,他目光四下横扫,很快落在宁渊身上,伸手一指,用略微上扬的语气道:“这位公子,不知你有没有空闲,能否为本王引路,在这儒林馆内好好转转?”

竟是这个小子?庞松目光一落到宁渊身上,心里随即咯噔一下。上回林冲的事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宁仲坤摆了林冲一道,才让他们陷害高郁的事情功败垂成,但庞松却一直觉得宁仲坤会突然插手铁定和宁渊脱不了干系,可惜他也没有把握,因为即便双方是名义上的亲戚,但宁渊素来没有和宁国公府沾染上半点关系,双方可以说是全无来往,既然如此,他便没有再花精力去追究宁渊的事情,毕竟他还有很多事要忙。

但这并不表示庞松会看宁渊顺眼,见呼延元宸居然点了宁渊当向导,他急忙道:“这些举人明日便要参加春闱了,现下正是苦读的时候,王爷还是不要打搅他们,本官对儒林馆也很熟悉,便由本官领着王爷参观可好?”

“人家还没给我答复,庞大人怎的这般替他心急?”呼延元宸斜了庞松一眼,继续对宁渊捏着一副架子道:“如何,公子可愿意?”说完还隔着面具,对宁渊眨了眨眼。

宁渊一时只觉得呼延元宸这般摆谱的模样十分讨打,立刻就想拂袖离开,但周围如此多的人,呼延元宸的身份又是外宾,他如果真那么做了,恐怕明日,他高傲无力的名声就会传遍华京,连高郁都会受人诟病,无奈之下,宁渊只得轻咬下唇,硬邦邦道:“学生没有什么不愿意的,王——爷——”

他故意把“王爷”二字咬得极重,而呼延元宸显然也听出意思了,嘴角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却还是迅速上前两步走到宁渊身边,又对庞松等一众随从道:“你们这样多的人跟着,走到哪里都是乌泱泱一大群,当真没有参观的意味,便在这里等着好了,本王带着护卫随这位公子去便是。”说罢也不待庞松他们给出什么反应,一手揽过宁渊的肩膀,就这么匆匆穿过人群,扬长而去。

一时周围的人都愣愣地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道那宁渊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被高郁收为弟子便也罢了,竟然连外国来的贵客都青眼于他?

两人走过了转角,呼延元宸瞧着周围除了几个贴身的心腹护卫,其他尾巴都在后边远远吊着,才抬起手在宁渊额头上敲了一下,语气有些刻意道:“才几日不见,怎的又对我这般冷淡凉薄?”

“平日里连个鬼影子都没有,碰到别人有事的时候又心急火燎地将人叫出来,到底是谁冷淡凉薄。”宁渊双手抱胸回了一句,可顿了顿,又觉得这话怎么听怎么显得小媳妇,只好抿了抿嘴角,不再继续往下说了。

“你也知道,我现在背着这样的身份,除了偷偷摸摸跑出来,总有些行动不便。”呼延元宸像是被宁渊戳到了痛处,气势跟着弱了下去,不过又立刻道:“可我当真是有事要告诉你,还想着你要是不来,那我今晚只能又冒险跳一回墙了。”说完,呼延元宸又朝后边瞄了瞄,宁渊跟着看过去,见庞松领着那群人又跟着上来了,虽然没靠近,但却都拎着一双眼睛打量着他们两人,好像在好奇他们在聊着什么,宁渊没办法,只好扯过呼延元宸的袖摆,一面装作真的在带他参观四周的亭台楼阁,一面小声道:“到底是什么事情?”

“你不是让我在入宫闱觐见的时候,有机会多帮你留意留意上书房的情况吗。”呼延元宸道:“昨天也是碰巧,你们皇帝约我去陪他用午膳,我到得早了些,就在上书房外候着,结果你那个师父高大人也在外边等着觐见,手里还捧着几本书,说是春闱的题目还未定下,皇帝命他们翰林院挑选几本经卷上去参考,这时候有个太监过来,说翰林院里出了什么事情,你师父就把手里的书交给身边另一个老头,自己匆匆走了,那老头以为我没有在注意他,悄悄将那些书收了起来,只留下一本,等皇帝宣召他的时候,他也只拿了那一本书进去。”

“那老头长什么样?”宁渊立刻问道。

呼延元宸摸了摸下巴,“贼眉鼠眼,留着山羊胡。”

马学士?宁渊立刻沉思起来,从不久前开始那马学士好像就找着理由不断观察自己在读些什么书,现在又在上书房外边动了这样一番莫名其妙的手脚,到底是什么意思?思来想去,宁渊却有些弄不懂其中的关键,呼延元宸见他眉头皱着,忍不住又伸手戳了戳宁渊的眉心,道:“你也别想得太多,那人的行为虽然可疑,却也说不出什么不对的地方,或许是你太杞人忧天了也说不定。”

“我也希望如此,若不是身为考生要注意避嫌,我早就主动开口向老师询问了,偏偏现在老师连见都不见我。”宁渊长叹一口气,片刻之后,才抬头对呼延元宸道:“谢谢你来告诉我这些。”

“光说个谢就完了?”呼延元宸却道。

“不然你想怎么样。”

呼延元宸还来不及来口,原本跟在后边的孟之繁却在这个时候挤了上来,彬彬有礼地朝呼延元宸行礼问安,“永逸王爷安好,在下孟之繁,是宁兄好友,不知能不能有这个荣幸,和宁兄一道为王爷领路呢。”

呼延元宸愣了愣,还没应声的功夫,那边孟之繁已经朗朗开口起来,他长居京中,不光对儒林馆比宁渊了解得多,连华京中的各处精致也是信手拈来,让人根本插不上话,呼延元宸无法,只好压低了声音凑到宁渊耳边道:“春闱结束之后,我会在住的地方摆一桌小筵席,到时候再让闫非来找你。”

孟之繁好歹与自己关系不错,宁渊不好意思直接将人赶开,只能轻微地对呼延元宸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大周每次春闱都要考上三场,第一场策论,第二场政论,第三场文章,每场时限一个时辰,中间会有一刻钟的时间休息,当天考试结束之后,如果考官们阅卷迅速的话,三天之内就可放榜,除寻常上榜之人取得进士头衔外,排名前十的将会入宫参加进一步的殿试,由皇帝亲自选中头名三甲,赐予官爵与殊荣。

这样的考试制度在大周已经奉行了多年,因为时间很紧迫,因此除了考验所有参试之人肚子里的墨水之外,更考验他们随机应变的灵活度与速度,往年就有许多原本被报以厚望,最后却因答题太过迟缓而名落孙山的例子,总之要想在春闱中脱颖而出,必须要速度与质量双全才行。

当然也因为时间紧迫,一些人为了投机取巧,难保不想歪了路子,弄些夹带私条的把戏,或许他们并不知道到底会考些什么,夹带的内容也只是胡乱猜测妄图碰碰运气,但是这类舞弊的事情一旦被发现,将获重罪,轻则流放,重则处斩。

这样的重刑之下,倒也没有多少人会冒着丢掉小命的危险铤而走险,可为了名望与地位也不是没有先例,曾经就有翰林院的某位学士为了让自己的门生得以高中,上下串通私泄考题,东窗事发后皇帝震怒,将那师徒二人杀头不说,更是为了杜绝这样的现象再次发生,从那时开始春闱便由皇帝亲自出题,应试那天早晨才会公布,以彻底杜绝泄题之事发生。

每次春闱都是华京城中的大事,天还未大亮,距离考场最近的早市就已经比平日里提前许久开市了,而从京城内四面八方涌来的举人们也将市场挤得水泄不通,很多人会就近解决早饭,再将中午要吃的东西买上,然后通过各自的名牌入场考试。

宁渊乘坐的马车驶到街口,便因为前边拥挤的人潮再也过不去了,只能步行,驾车的周石原本想要一路送他到考场门口,但担心马车没人看管会出事,还是被宁渊打发了回去,宁渊则自己拎着个小布包,跟在同样是一群长衫青年的后边,慢慢朝前移动。

他今日行装很轻便,别的举人或许还会随身带个一两本书以作最后挣扎,他却连一张纸都未带,只带了惯用的毛笔的砚台,还有早晨唐氏亲手准备的食盒和水壶,那是他中午休息时的午饭。

“你这家伙,竟然干出这种偷鸡摸狗的行当,真是给咱们儒林馆丢脸!”宁渊走到半路,忽然从旁边的人堆里传来一阵推搡,接着一个穿着灰布衫的矮小身影迅速穿过人缝朝宁渊这边挤来,宁渊有心想要避开,可周围一圈人让他避无可避,两人还是砰地撞在了一起,宁渊有功夫在身动也不动,倒是那个小个子一屁股坐在地上,有些茫然地抬头看他。

宁渊也低下头定睛一瞧,居然还是熟面孔,

小个子也是儒林馆里的举人,其貌不扬,但宁渊却对他有印象,这人叫齐牧云,是从云州来的举人,宁渊会熟悉他是因为齐牧云和别的举人有很大的区别,那就是他很穷。

别的举人不说家底,单靠着举人的身份,不光每月能有朝廷播下的例银,还能到一些学监和富户家里客串讲学,收入不菲,可齐牧云这人虽然考中了举人,性格却不是一般的内向,而且十分笨嘴拙舌,即便背着举人的名头,却压根找不到任何收入来源,加上和他自小相依为命的娘因为病重也被他接来了京城治病,每月开销惊人,单靠他那点举人例银根本不够,因此当别的举人都是十天半月到儒林馆亮一回相的时候,他却直接吃住在儒林馆的书阁里,不光因为这里吃饭不花钱,重要的是还能多挤出时间来看书,想要早些考中进士混个一官半职,好让日子宽松一些。

只是这齐牧云也是可怜,别看他这般努力温书,可他在华京呆了好几年,春闱也参加了不止一次,却从来都没有中榜过,因为他确实不聪明,甚至有些愚笨,别的举人有时还会取笑他说能中举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与其这般死皮赖脸的在京城熬着,不如早些回去在乡下弄个芝麻小官,好好养着自己的娘是个正经。

但这些话,齐牧云从来是充耳不闻,平日里除了上药馆照顾自己的娘,余下的时间便都在书阁里啃书,久而久之,“齐木疙瘩”便成了儒林馆里的名人,宁渊与他其实说不上熟,不过是知道这个人,也打过几次照面而已,偶尔也会说上几句话,给宁渊留下的印象不外乎是个老实巴交的书呆子,却意外地孝顺,宁渊有时会将身上闲散地零钱贴补给他,他还高兴成什么样。

齐牧云也发现自己撞上的是宁渊,蜡黄的脸色立刻涨成了一片红,似乎想要爬起来继续跑,不过很快又被紧跟上来两个灰衣男人给按在了地上。

“齐牧云,你好歹也是读圣贤书的人,最好要点脸,若不是看在今日春闱的份上,我立刻拎了你送去官府你信不信!”随着一道盛气凌人的声音,一个穿着锦袍的白面书生排开人群走了出来,竟然也是熟人,在宁渊到儒林馆的第一天,就在讲学场和平民居然赵源互掐得热火朝天的士大夫子弟举人的代表——张唯。

张唯看也不看宁渊一眼,便指着被压在地上的齐牧云道:“给我搜,这家伙一定还将东西藏在身上。”

那两个灰衣仆从二话不说,便扯着齐牧云一阵搜刮,很快从他怀疑搜出一支质地不凡的乌木毛笔来,规规矩矩交还到张唯手上。

“哼,自己连一支笔都不好好准备,尽想偷鸡摸狗占别人的便宜,我这里可不是儒林馆的书阁由着你骗吃骗喝。”张唯将毛笔收进怀里,还不忘在齐牧云脑袋顶上赏一脚,直踢得他满头黄图,“一个榆木疙瘩能混个举人就不错了,竟然还学别人参加春闱,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费力又不讨好的蠢货。”

这话说得极难听,围观的旁人也发出细碎的笑声,齐牧云脸色又红又急,看张唯将东西收走了,竟然跪在他面前道:“我,我不是有心要偷拿的张公子,实在,实在是我惯用的毛笔不小心折了,一时无钱去买新的,又看见同样的笔你有好几支,才,才……”

“够了!”张唯一甩袖子,“我没空听你在这废话,连笔都没有还参个屁的试,趁早滚回家去多看几眼你那个老不死的娘吧!”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2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