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庶子归来

作者:温暮生 | 分类:同人 | 字数:0

112

书名:庶子归来 作者:温暮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28

韩韬被宁渊这番话激得脑门心直跳,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

他是武将,自然知道儒林馆的那群儒生们有多难应付,更别提儒林馆大提学许敬安和翰林院大学士高郁又是朝廷里出了名的清流,惯会管别人的闲事,宁渊如果真闹到那种地方去,事情弄大起来,将会极为不好收场——去年便是有个武将仗着军功,喝醉酒殴打了一名举人,结果弄得儒林馆的儒生们全体出动,在皇宫门前静坐请命,硬逼着皇帝将那武将降了一级官职,并且责令他向那名举人道歉,事情才平息下去。

连军功在身的朝廷命官都是这个下场,林冲这个什么头衔都没有的黄毛小子又怎么可能讨得了好,就算不被流放,挨一顿板子也是绝对跑不了的!

“怎么,韩统领还是不愿意吗。”宁渊见韩韬一言不发,眉毛又扬起了一分,问道。

“宁公子既然已经是举人了,一定要和一个孩子过不去吗。”韩韬想了想,才道:“这孩子的确是疏于管教,我可以代他向宁公子道歉,但若是送去治罪,只怕太过了些,宁公子即便是看在大家曾亲戚一场的份上,便大人大量,饶他一回。”

韩韬实在是难有低声下气的时候,旁边的林冲听见了,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他因为自己舅舅的关系,连京中不少的官员子弟都要来巴结他,眼前的宁渊怎么瞧都是个穷书生罢了,举人又如何,他表姐还是太后身边的红人呢!何况方才宁渊居然指桑骂槐地说他是地痞流氓,林冲是再也忍不了了,出言道:“姐夫,这家伙要闹就让他闹去好了,难不成咱么还怕……”

“你闭嘴!”韩韬正压着脾气,林冲这没头没脑地一撞上来,他不禁转头怒吼了一句,林冲被韩韬吼得一怔,两只眼睛立刻就红了,嘴唇扁扁地不说话。

“罢了,韩统领说得对,大家到底也亲戚一场,闹得太难看了也不好。”宁渊似乎十分体谅地点了点头,“你们便赔给我二百两银子,拿来当车夫的医药钱,此事我就当没发生过好了。”

韩韬一怔,二百两,当真是狮子大开口,不过比起其他的,赔钱是最客气的一种方式了,因此韩韬也没犹豫,立刻让人去了银票来,然后拽着依旧一脸委屈的林冲走得干干净净。

宁渊也不吝啬,直接塞了一百两给车夫,才重新回到车上。车夫被甩了一鞭子本疼得难受,怎料居然被这样大一笔钱砸中,当即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连疼都忘了。

等他们的两辆马车也离开后,那些围观的百姓们却没有立刻散去,而是津津乐道地在讨论方才发生的事。宁渊也许还不知道,因为给了林冲这个纨绔子弟一个下马威,却让他的名字在来到华京的第一天,就隐隐在老百姓中传开了。

韩韬一路将林冲拎回了家,他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个小子,不然今日惹到一个宁渊都已经那般麻烦了,他日若是再惹上一些更了不得的家伙,那岂不是要连累整个门楣都一同遭殃。

只是他刚入了正厅,就见着自己的妻子庞春燕正同一个模样靓丽的少女互相喝着茶说着话,那少女衣着华贵无匹,打扮得比名门千金都要更胜几分,发髻间还插着只有皇室女子才有资格佩戴的凤凰步摇,一颦一笑间步摇跟着晃动,珠光璀璨得很。

庞秋水难得有一日不用进宫侍奉太后,得了空闲,便来了统领府找自己的胞姐说话,二人正聊得开心,忽然见韩韬怒气冲冲地拎着林冲进来了,而林冲憋着嘴,含着泪,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瞧得庞秋水很是疑惑,不禁道:“姐夫,这是怎么回事,冲儿怎么了?”

瞧见庞秋水也在,林冲原本憋着的情绪好像再也压不住般,一把挣开韩韬的钳制,扑倒庞秋水身边,委屈道:“二姐,今天姐夫居然帮着外人来欺负我,冲儿委屈死了,你可得帮冲儿做主!”

庞秋水轻拍着林冲的背,水汪汪的眼睛转而望向庞春燕,庞春燕了然般,上前扶着韩韬的胳膊,一面帮他拍背顺气,一面扶着他坐下,关心道:“夫君,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什么事?你们这个宝贝弟弟今日险些闯下大祸了!”庞春燕这般温柔地待自己,韩韬有火气一时也不好发作,只能压着声音道:“你们要是再不好好管管,由着他这样下去,来日惹上杀身之祸只怕都是轻的!”

“竟这般严重?”庞春燕与庞秋水对视一眼,最后二人又将目光落到林冲身上,庞秋水道:“好弟弟,你跟二表姐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林冲抹了抹脸上的眼泪,当下便添油加醋地说了起来,不光将宁渊说成了一个仗势欺人的恶霸,还将自己形容成了遭受迫害的小绵羊,听得在一边的韩韬火气更胜,当即打断他道:“简直是胡扯,如果不是你骑着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还胡乱用鞭子打人,会闹出这等事?”

“我打他又怎么了?我们这样身份的人,教训几个贱民,有什么错?”林冲依旧死性不改,仗着有两个姐姐撑腰,同韩韬顶起了嘴。

“可他不是贱民,他不光是江州武安伯府的出身,如今还是名册入了儒林馆的举人,你知晓事情要是闹大了,儒林馆那帮闲得发慌的儒生们又跑到宫门口去静坐请旨降罪于你,我看你要怎么收场!”

“武安伯府?”听到这一句,庞秋水忽然眼珠子一转,“那个武安伯府,莫非就是姐夫你前妻的娘家,所以今天同冲儿起纠葛的那人,便是你从前的内弟?”

庞秋水这一说,韩韬忽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半晌才道一声:“是又如何。”

“姐夫,这便是你的不对了,你怎么都不该念着旧情,而帮外人来责骂你现在的亲人呀。”庞秋水脸色有些不好看,“你看冲儿委屈的,我看了真是心疼。”

“我责骂他?我分明是在救他!”韩韬被庞秋水说得气不打一处来,就连庞春燕也道:“秋水你说什么呢,夫君分明是帮理不帮亲,今日之事横竖是冲儿先有错,夫君未免事情闹大才不得不如此,你怎么能责怪夫君偏帮外人呢?”

庞春燕这话说得韩韬心中一暖,同宁蕊儿的刁钻刻薄相比,庞春燕当真是要好得太多了,不光温柔知礼,还很能体察自己的心意,如今在亲妹妹面前都帮着自己说话,当真是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一时对林冲也没那么生气了,只摇头道:“也罢,今日之事我已经给解决了,不过冲儿这般下去决计不行,你们到底是他的姐姐,你们便看着办吧,我还有公务在身,先走了。”说罢,他粗粗地喝了一口茶水,便起身出了正厅。

可韩韬前脚刚出门,后脚庞春燕的脸就立刻冷了下来,只静静地坐着不说话,片刻之后才对庞秋水道:“秋水,你瞧他像不像是依旧念着宁家那边的人?”

庞秋水也收起了方才对韩韬嗔怪时的表情,微笑道:“此事我一时看不出,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姐姐也不必在意,你嫁过来这些时日,咱们一贯是我唱白脸,你唱红脸,不也是将姐夫的心抓得死死的吗,你又担心那么多做什么。”

庞春燕点头道:“也对,如今宁家早已成了破落户,只是方才听冲儿所言,一个破落户出来的小子,以为中了个举人,便敢骑在咱们头上撒野,实在是太放肆了,总要惩治一番,给他点颜色瞧瞧才好。”

“姐姐说的是,我也正有此意。”庞秋水附和道,“以咱们家如今的身份,如果咽下了这口气,被别人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笑话,尤其是现下父亲官运亨通,我又在太后跟前得脸,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看我们栽跟头呢。”

旁边的林冲眼睛一亮,“姐姐要替我出气吗?”

“不是替你出气,是替咱们庞家出气。”庞春燕在林冲脸上拍了拍,又对庞秋水道:“只是我夫君也没说错,冲撞冲儿的那小子如果是个举人,却又不太好办,你可有什么法子?”

“姐姐放心,你照顾姐夫就好,此事便包在我身上好了。”庞秋水狡黠一笑,似乎很是信心十足。

第二日,庞秋水依照惯例进宫,在太后殿里服侍太后用过早茶,又陪太后闲聊了一番后,又绕道去了一趟勤政殿,带着两个宫女在大殿的台阶下候着。

随着三声下朝的鼓声,一众着朝服的官员依次从大殿里退了出来,庞秋水急忙低头行礼,待最先出来的一群高官大员走得差不多之后,她眼角迅速瞟到一个高挑的身影,急忙轻声唤道:“宋公子。”

宋濂原本正在同礼部侍郎江大人说话,忽然听见一道甜甜的声音唤自己,立刻精神一震,转头看到不远处的宫装丽人,忙辞了江大人,快比走到庞秋水身边,微笑道:“庞小姐叫我?”

“叨扰宋公子了。”庞秋水脸颊带着一阵浅红,屈膝福利,声音甜得犹如一汪化开的水,“今日太后娘娘要留我在宫里用午膳,现下有几分空闲,不知有没有那个薄面,能邀宋公子去御花园里坐坐。”

“自然无不可。”瞧着庞秋水娇羞的模样,宋濂也觉得心都要酥了,答应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

庞秋水时常出入宫闱,是太后跟前的红人,又因长得漂亮,即便没有什么封诰在身,也博得了华京中不少青年才俊的爱慕,其中便有这位儒林馆的掌院宋濂。

为了追求庞秋水,宋濂曾经下过好一番狠功夫,光是纾解情意的文章就写了不知凡几,自问要比其他追求庞秋水的贵公子们送的金银玉器之物要风雅得多,可庞秋水对他依旧是那副若即若离的态度,现下庞秋水居然主动相邀,看模样还是特地在朝堂前等着自己,不禁让他心花怒放,护花使者一般陪着庞秋水来了御花园。

御花园里花团锦簇,两人一路走一路聊,终于走得累了,要入凉亭坐下休息的时候,宋濂忽然听见庞秋水叹了一口气。

那声音凄婉,听得宋濂一阵不忍,急道:“庞小姐为何叹气,可是宋某有什么失礼的地方?”

“没有,同宋公子无干。”庞春燕掏出一方锦帕来擦了擦眼角,“不过是见着宋公子,忽然想起家中弟弟昨日被一名外地来的举人欺辱之事,有些意难平罢了。”

“竟有这等事?”宋濂一愣,“即为举人,当以读书为己任,如何能做出欺辱别人的勾当,当真是有辱斯文,我身为儒林馆的掌院断不能坐视不理,事情到底如何,庞小姐能否与我细说一番?”

庞秋水心道机会来了,便三分真七分假地将林冲与宁渊之事说了一遍,不过在她嘴里,林冲变成了一个骑着马不小心冲撞了别人的马车,却被马车众人以举人身份威胁漫天要价勒索大比银钱的憨厚小子。

“竟然仗着举人身份讹诈,当真是岂有此理!”宋濂听得义愤填膺,当即拍着桌子站了起来,“此等无赖,我儒林馆如何容得下他,定要上奏大提学,将他从举人名册中除名才好!”

“宋公子这样,倒弄得我好想是故意来找你告状的了。”看见宋濂的模样,庞秋水急忙安抚道:“此事已经过去了,我也想息事宁人不再去计较,宋公子即便是为着我考虑,也不要太去为难人家,寒窗苦读不容易,兴许对方也只是一时误入歧途,宋公子若是有心的话,帮着提点二句便成了。”

“庞小姐如此之理,也希望那小子能够感恩。”宋濂虽然嘴上这般说,可心里却已经暗自起了打算,竟然有人惹得庞小姐不快,那边真是同他宋濂过不去。

宁渊在客栈里住了两日,便在城西寻到了一处宅子,因城西那地方大多聚集着平民,宅子相对来说要便宜些,即便不宽敞,不过住着他们一家倒也绰绰有余了,将家安在这里宁渊还有另一重的考虑,住得离城东的那些达官贵人远一些,也能躲过不少烦心事。

刚进城就遭遇了林冲那一茬,已经让宁渊十分明白,华京中不是你不去招惹别人,不代表别人不会来招惹你,要想安心度日,就得学会远离是非。

搬好家那一日,宁渊安顿好事务,便出门逛了逛,不自觉走到呼延元宸曾经的质子府附近,那处宅子已经被改建成了惠民属,一名穿着青色官府的官员坐在门口,一面在身前的小几上做着登记,一面给面前排队的老人们分发米粮,宁渊在不远处看了好一会才离开。

为什么会特地到这里来,宁渊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他分明知道呼延元宸已经不在这里,可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如果到这来,也许能见到那个人也说不定。

他不觉得这样的心绪是想念,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工夫拥有空闲去想念什么,或许他只是有些累了,或者……有些寂寞而已。

儒林馆是统管全国举人的地方,最高长官为大提学,与翰林院大学士同级,下设两名副提学,每年秋闱后,为了准备第二年的春闱,全国各地的举人都会陆续来到京中,将名册登记到儒林馆,平日里也大都会来儒林馆相互研讨学问,以求精进,同时拜读儒林馆收藏的各类经卷典籍,好在春闱时能金榜题名,进士及第,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只是每年春闱能提中进士的举人很少,年复一年下来,儒林馆在册的举人就累积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日子久了,一些觉得自己考中进士无望之人,会主动返乡,但大多数人还是留了下来,颇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魄,甚至熬到了花甲之龄,依旧在这耗着,因此不难在儒林馆中看到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年轻学生们互相争论的画面,场面颇为喜感。

将安居的事情打理好后,宁渊便照例带着自己的名册来到儒林馆登记,负责领路的仆役带他穿过长长的回廊,来到大提学的房门外,扣了扣门,得到答复后,将门推开。

屋子里有两个人,坐在桌台后边的老人模样瞧上去十分严厉,蓄着长长的白须;而桌前站着的青年则十分清俊,身材欣长,风骨卓著,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书卷气。二人都身着官服,看样子应当都是儒林馆里的官员。

仆役打开门就躬身推了下去,宁渊理了理一摆,上前对着桌案后的老人行礼道:“江州府亚元宁渊拜见大提学。”说完,恭敬地呈上了自己的名册与公文。

听见他的名字后,屋内两人都动了动容,老人的脸上是惊讶,而青年则多看了宁渊的侧脸一眼,目光中竟然带着一丝鄙夷。

“你便是宁渊?”大提学许敬安看着宁渊道:“我早已听高郁大人提起过你的名字,能考中亚元,想来学识不虚,高大人眼光不错。”说到此处,许敬安拿起宁渊的名册,眉毛一扬,“你已经十七了?秋闱十六岁即可参试,去年你是没考上吗。”

“去年因为祖母过世,学生在家守孝一年,未曾参考。”宁渊低眉顺眼地答着。

“原来如此。”许敬安点点头,“我还听闻江州府今年的解元谢长卿是个不世出的怪才,听说他人也到了,只是我还来不及见上一面,江州府今年是出了两个人才啊,只怕高郁那小子尾巴又要翘到天上去了!”

许敬安和高郁把持着儒林馆和翰林院,等于是大周全朝读书人的领袖,平日里除了互相攀比,倒也是两个老损友。

“你是第一次来儒林馆,想必许多地方都不熟悉,你旁边这位是儒林馆的掌院宋濂,也是去年皇上御笔亲提的探花郎,他在儒林馆里钻研学问了两年,细算起来也是你的师兄,便由他领着你在馆内逛逛吧。”许敬安指了指宁渊身边的青年。

“宋师兄。”宁渊侧过身,又行了一礼。

宋濂斜斜地打量了宁渊一通,心道这人长得眉清目秀,也懂的礼数,如果不是庞小姐先提点了自己,只怕还会被他蒙了过去,以为是个知书达理的家伙,原本自己还在想着怎么帮庞小姐出这口气,不料正主转天就送上门来了,当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宋濂心里这般想着,面上却十分大度地堆着笑,“宁公子见笑,你我同为儒生,不用这般客气。”

许敬安见他二人已经打过招呼,便挥了挥手道:“我还有折子要写,你们先行退下吧,宁渊,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皆可向宋掌院请教。”

二人依次退出屋子后,宋濂也不客气,立刻带着宁渊在儒林馆内转起圈来。

“这里是静思堂,供儒生们静心作文章的地方,那是藏书阁,里边的书籍可以随意取阅,只是一天不得超过三册,后边是饭堂,每个举人都可以在饭点领到饭食,银子由朝廷下发所以不用自己花钱,再往前走便是讲学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有翰林院的学士大人前来讲学,平日里也有不少人在那里互相研究学问,那里也是举人们最爱去的地方。”说完,二人已经绕到了讲学场的边上,这真的是一处极为宽敞的院子,地面铺着成块成块的方形石板,一块石板刚好够一个人盘膝而坐,而此时,讲学场上正聚集着一群人,好像为着什么事情正吵得火热。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文也写了五十多万字了,我还是要说一句,前面那么长的江州篇其实只是华京篇的铺垫而已,全文最精彩的地方其实都在华京篇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会登场,掐架的舞台也会大大展开,所谓彪悍的人生,就是成年之前在家里掐极品,成年之后在外面掐极品,小渊渊很好地诠释了=v=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8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