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寻宝江湖:魅影密码

作者:披雪楼主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十三章“雅学”和《魅影录》

书名:我的寻宝江湖:魅影密码 作者:披雪楼主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20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我对金德平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他看起来没那么讨厌,还挺慈祥。

不过,想到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尤其是他身后的那个珊珊更是朵带刺的玫瑰,我不得不提高警惕。

“小王!我听你父亲说,你小时候一直是跟在爷爷身边的,那他除了教你一些书画装裱、鉴定的手艺外,还教过你其他的吗?”

一坐下,金德平就单刀直入地问我。

“嗯……我爷爷历史知识非常丰富,教了我很多历史典故。不过,都是历史课本上没有提及的野史,或者是民间传说。”

我照实回答了。

点点头,金德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块直径四公分左右,以墨黑色玉石雕琢而成的牌子,递到了我的面前。

“看看这个你认识嘛!”

我接过来一看,牌子的玉质不是很好,一看就是产自东北地区的地方玉。牌子上没有刻文字,雕刻了一个挺奇怪的图形。猛一看似乎是一团杂乱的线条,可仔细观察就能从线条中隐现出一张头戴羽冠,长眉细目、鼻细口阔的人脸。

我又把牌子翻过来仔细看了看背面的细节,从包浆、陀工特征分析,这是一块自唐朝末年雕刻成而成后,一代一代有序传承了一千多年的老玉牌。虽然雕工不复杂,却彰显出这块牌子古拙、温润的美感。

“唐朝末年的东西,很传神。不过,像这种中古时期的玉器,现在的价格一般,大几千的行情。关键这是地方玉,不是和田玉。”

说完,我把玉牌放到手心里,双手稳稳当当地递到了金德平面前。

“呵呵!不错,眼力很独到啊!看了几眼就作出这么准确的鉴定结论,不容易啊!”

金德平并没有伸手接玉牌,而是和缓地一笑,说道:“你说得非常准确。但我不是让你来鉴定这块牌子,而是问你认不认识这块牌子。”

听金德平这么问,我明白了,他不是让我鉴定这件东西,而是要问我这块牌子代表什么寓意。

看着玉牌,我忽然感觉这个鬼面符和《魅影录》首页上的一个符号有些相似。想到这儿马上警觉了起来,金德平身后的那朵带刺的玫瑰既然能神鬼不觉进我家,说不定就是为了那册《魅影录》去的。

想到这儿我不禁打了个激灵,暗自打定主意,待会金德平如果问我手里有没有《魅影录》,我就咬死了不知道,爷爷什么都没交给我。

于是,我摇摇头说道:“这种纹饰的玉牌我是第一次上手,确实不知道什么意思?”

“嗯……看来你爷爷是什么都没和你讲过啊!”

接下来,金德平为我讲述了一个延续了千年的学派兴衰史,也揭开了我爷爷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文物”这个名词的是《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这是中国历史上对“文物”最早的文献记录。

到了北宋中期,以青铜器、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起,以后又逐渐扩大到研究瓷器、书画、漆木器等,其他各种古代器物,当时人们就把这些器物统称之为“古器物”或“古物”。

按照中国人载录史实的习惯,制作文物、研究古物也是要有记录的。所以,历朝历代都对古董文物制作用途、工艺流程、艺术特征等,但都零散不全的文献记录,只是不同历朝历代编写的史书那样规范、统一、系统。

直到一个叫仲睿龄的隋朝地方官吏的出现。这个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的记录,但他非常喜欢收集研究上古的铜器、玉器、陶瓷器。因为查不到相关文献记载,就萌生了由自己开始详尽记录古物信息的构想。因古玩在古代也叫古雅,所以仲睿龄把自己的研究学派称为“雅学”,记录成册始创了《魅影录》。

“仲睿龄之所以把这册手记命名为《魅影录》,其意是古董本身魅力无穷,而其背后又会隐匿无限魅惑,很容易勾起人的贪、嗔、痴、妄,甚者是色念。这与他创立‘雅学’研究、记录古代艺术品宗源发展史的初衷相悖。为此,他独创了一种只有他能读懂的符号文字。”

说到这里,金德平忽然停住了,犀利的眼神直射我的脸。

我心头不禁一缩,尽最大的努力保持住面无表情。其实,在金德平提到《魅影录》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只是他那双贼亮的眼睛猛然看向我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儿发虚。

可能是从我的脸上,眼睛里没有发现他想得到的信息,金德平缓缓吐出一口气,接着说道:“仲睿龄是个很谨慎且聪明的人,为了不让自己这本《魅影录》成为宵小之人贪财害命的工具,他把自己独创的那种符号记录、认读方式只传给了一个他非常信任的学生。并立下了《魅影录》每代只传一人,必品行端正,才学出众之人。”

“说来,这也算是奇迹了。一千两百多年岁月长河里,每一代‘雅学’传人,每一位《魅影录》的守护者都谨记祖师爷仲睿龄的遗愿,在不断续写《魅影录》的同时,又保证了这本奇书的所用正途。”

听完金德平的讲述,我脑子里马上蹦出了关于我爷爷的一连串疑问:这《魅影录》怎么到了我爷爷手里的?他是《魅影录》最后一代传人吗?又或是“雅学”的传承人?金德平又是什么身份?难道他找我是想夺取《魅影录》吗?

……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如同一个个白花花的包子一样,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恨不得一把抓过来逐个掰开,看看里面究竟是牛肉,还是野菜。

但我知道必须稳住不动,一旦表现出迫切期许的表情,那我就很容易被金德平拿捏住,从而随着他的想法走。也就在《魅影录》这件事上失去了主动权。

我心里非常确定,爷爷之所以只让我学会那种符号的认读,而没有把《魅影录》和“雅学”的来龙去脉全告诉我,一定有他的用意。

冥冥中,我似乎感到在现今这个世界上,能够认读这种特殊的符号的人就剩下我一个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3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