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寻宝江湖:魅影密码

作者:披雪楼主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四章 被押去鉴宝

书名:我的寻宝江湖:魅影密码 作者:披雪楼主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20

自打我出现,姜博全和姜鹏两个人对我就极度的轻蔑。再加上曲威对我还算恭敬的态度,早就让两个文物鉴定专家心里不爽了。

无论是态度还是说话,处处都带着敌意。

本来我是不想趟这摊浑水,可一听他们的冷嘲热讽,缠着我的那团影子肯定不答应。两个人的挑衅,早就把他好胜的脾气给撩拨起来了。

“王牧烽!别让我看不起你。”

其实,我也是强压着心里的火儿,让影子这句话一拱,我也忍不下去了。

“曲队!既然两位专家老师都看不出什么,那我就不怕丢人现眼了。不如我也上手学习学习。”

语气虽然和缓,但我这句话说得挺损的,正戳在姜博全和姜鹏的心窝子上。

通过刚才的对话,我听出来他们两个人的鉴定结论应该不是十分的肯定,至少是意见不统一。

果然,就在两个人面色发寒,想要对我发火儿的时候,一直保持观望的政委王建说话了。

“姜馆长!咱们先都别急着发表意见。我们搞刑侦的最重视的就是证据,这确凿的证据就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取和搜集。我们今天把小王请来呢,也不是一定要让他鉴定出这几件东西的真假、出处,我们是希望利用他掌握的古玩市场方面的信息,来为我们提供一个方向。”

不愧是政委,搞思想政治工作的。王建的话一说出来,把我和两个专家的火气都按住了。还潜移默化地把在场所有人的思维都拉到了一个方向上。

从他的话里,我也听出警方对这几件东西的真伪也抱有很大的怀疑。

王建接着说道:“据我所知,现在古董文玩市场的乱象日新月异,作假造假的手段也层出不穷。这些信息恐怕姜馆长、姜老师两位专家也不十分了解。相反这恰恰是小王所擅长的领域。那咱们今天就都把各自的真本事都拿出来,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争取帮助我们早日破案。”

“对!对!对!老王的话说到点子上了。咱们今天就是要各抒己见,是鼎是锅、是簋是盆的,反正就是要弄明白。真的,我们就抓小偷;假的,我们就抓骗子。反正都是警察分内的事儿。”

曲威也用大白话把意思表达清楚了。

他们两个人这么一唱一和,倒是把姜博全、姜鹏和我的拉到了一条战线上了。两个专家也只好悻悻地坐下,不得不竭尽所能了。

“好了!那咱们就正式进入正题。”

说完,曲威伸手就要拉开桌子上的白布。一边的罗骆忙不迭地迅速起身,先一步把布拉开了。

果然,白布下面盖着的正是一鼎二簋,三件青绿色的铜器。高矮差不多,都是在三十公分上下,两只簋的直径有四十多公分,那只鼎有三十公分的样子。

我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么大体量的青铜器。

提到青铜器,鉴古界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河南、陕西、安徽、河北、湖北,这些文物大省,在东北地区青铜器几乎连影子都见不到。偶尔出现几枚战汉时期的货币那都挺稀罕,一下子出了三件大个儿的青铜器,稍有点儿鉴古知识的人都知道,那是做梦都编不出的胡扯故事。

“不久前,我们抓到了一个酒驾肇事逃逸的人。在侦办过程中,无意中在嫌犯的家里起获了这三件东西。”

曲威主要是对我说的,三件东西能出现在这里,那姜博全和姜鹏两个人早就上手看过了。

“姜馆长和姜鹏研究员共同鉴定了,但两位专家的结论有些不统一。”

看都没看曲威一眼,我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因为我的两只眼睛正仔细地扫描着面前的三件青铜器。第一眼看上去感觉造型挺周正,线条也还规矩。

从型制和纹饰上很容易判断出,两只簋型制基本相同,应该是同一个墓葬出土的。是商代中早期的器物,周身布满乳钉,三只兽耳等距分布。

那只鼎为立耳,鼓腹下垂,柱足。近口沿处有一周夔凤纹,两两相对,腹饰勾连雷纹。典型的西周早期风格。

以我的眼力和经验,从器型、纹饰上判断,东西符合商周时代特征。但鉴古不是一眼活,尤其是这种时代久远,经历过数千年水蚀土沁,本身包含巨量信息的青铜器,肯定不能单纯地以器型和纹饰来断定真伪。

“曲队!我能上手看看吗?”

“没问题。”

说完,曲威把面前的一副白手套递给了我。

我一边戴手套,心里一边暗笑:“不就看个铜器嘛!哪至于这么兴师动众的。”

其实,在鉴古行当里,除了鉴定书画、丝绸类器物需要戴手套,避免物件损伤。其他类型的东西一般都是不用戴手套的,尤其是瓷器,戴了有时反倒容易脱手。

当然,青铜器刚出土的时候也需要戴手套,避免化学元素污染器物。可眼前这三样东西,就算真是商周的也没必要戴手套了。能摆到这张桌子上,就说明摸过的人没一百也得五十了。脸上的油、手上的汗,甚至是口水都不知道沾上多少了,现在还戴手套多半就是为了装相。

戴好手套,我先是两只手逐一地把三件儿东西端起来试了试重量,确定手头上的感觉没问题。

青铜器经过千年以上的水蚀土沁,铜和其他金属元素必然会流失一部分,实际的重量比看上去要轻,这就是所谓的失铜。

我又仔细地查看铸造方法、表面纹饰,以及锈蚀,希望能从中找到一点儿线索。

“不用看了,这些鉴定步骤看不出任何毛病。”

姜鹏冷不丁地插了一句嘴,语气相当傲慢。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说道:“姜老师!您看过了,可我这是第一次看,能不仔细点儿嘛!就算是看不明白,也要装装样子啊!不然曲队还不得把我抓起来关几天啊!”

半调侃、半认真的话,把姜鹏怼得一声没出。倒是让曲威、王建忍俊不已,就是那个死人脸的罗骆,也抽了抽嘴角。

重新把注意力转回到三件铜器上。

“这么看三件青铜器都应该是真的啊!”

我心里有了这个结论,但不知道为什么,直觉告诉我这里面肯定有不对的地方。

带着这个疑虑,当我再把双眼聚焦到三件青铜器上,眼前缓缓升成了一团青绿色的迷雾。

“怎么又出现幻象了?真不该这个时候出来。”

我心里一紧,担心起自己怪异的行为引起其他人注意。可这种担心也是一瞬间的,因为在我一眨眼的功夫,眼前的那团迷雾已经出现幻象了。

在鉴古过程中眼前出现幻象,多半是在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只要这种幻象出现,那我基本上就进入了一种冥想状态,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信息。

每当这个时候,影子一定会现身,并和我进行一番争论。

而现在,当着两个专家、三个刑警的面,我内心暗自祈愿,“鬼魅的影子你不要现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097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