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作者:凤凰3.5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八章 逻辑卡死 无能狂怒的清流

书名: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作者:凤凰3.5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8

京都,周府

集英殿大学士周朝阳在议事堂气急攻心,喷了一口血,被抬了回来。

倒是把周府忙的一溜儿转,直到周朝阳醒来之后,又喝下一剂汤药,沉沉睡去,周家人这才放心。

这一觉就睡到了黄昏时分,刚刚醒来,喝了一碗清粥,便听到家人传报,说是体仁殿大学士郑安南来探。

周朝阳轻叹一声,让人将人引入卧室之内,又摒退了众人。

看到众人退去,郑安南这才盯着半躺在床上的周朝阳道,直入主题,“你们究竟干了什么,为什么今天在议事堂中,你把太子当成凶手了?”

“唉!”周朝阳叹了口气道,“郭保坤被刺案的幕后就是赵家,他们做的很隐蔽,直到事发之后,我们才知道,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太子一定是侦知了这件事情,所以才暗中动的手。”

说到这里,他又激动了起来,“可是,他怎么能这么干,他怎么敢这么干,那可是赵家啊,七百年的先哲世家,读书人的圣地啊,他怎么就敢……咳,咳,咳……”

郑安南微张着嘴,看着周朝阳,有些失神,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长出了一口气。

“郭保坤刺杀是赵家的手笔,所以太子灭了赵家。我的老天爷,你们都干了些什么啊!!”

周朝阳说刺杀郭保坤他们事先不知情,他根本就不信。

“怪不得太子说,他和我们讲规矩的时候,我们最好和他讲规矩,原来这话中有话啊!”郑安南终于缓过神来,看着悲愤欲绝的周朝阳。

“赵老先生一生谨慎,想来没有人能查出来郭保坤案的真相,即使通过种种线索推测出来,也不可能找到实证的吧?”

“老先生行事,从不出错。”

“所以,找不到实证,你们也就找不到太子出手的实证了,甚至连动机都找不出来,太子和赵氏八杆子都连不到一起啊。”郑安南想通了一切,“甚至,你们现在连赵氏的死因都找不出来。”

“不是你们,是我们,这不是我们的事情,是天下读书人的事情,当年若非赵先哲力挽狂澜,天下的读书人怎么会有今天的地位?所以,这个仇,一定要报。”对于郑安南这个每每把自己摘在事外的做法,周朝阳很是看不下去。

郑安南却嗤笑一声。

“没有用的,第一步,你要证明是赵家对郭保坤动的手,但可能吗?不要说找不到证据,就算找到了,你们敢公布吗?先哲世家以一己私心,在光天化日之下暗杀朝廷重臣,还运用了军弩……呵呵……。

即使你们豁出去,不要先哲世家的名声了,但第二步,你还要找到太子出手灭杀赵氏的证据,你们能找出来吗?

对,你们可以生造出来。

但,就算是造出来又怎么样?

你们能治太子的罪吗?

你们能承受的了太子反噬的代价吗?

以太子展现出来的暴虐性子,你们,能承受的起太子的报复吗?”

一连几问,让周朝阳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在经过初闻消息的悲愤难平、椎心泣血、切齿拊心,又发泄不得,气急攻心之后,现在,他也冷静了下来,正是因为冷静,他才意识到了和郑安南一样的问题。

这件事情,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讲。

即使是不要脸面了,拿到台面上来讲,最多也就是能够证明太子有动机,绝不可能拿到证据。

拿不到确凿的证据,也不可能扳倒一国太子。

事实上,即使是有了确凿的证据,也很难扳倒一位有大宗师实力的太子。

台面下呢?

更不可能了。

台面上的手段,太子都不在乎,更何况台面下的。

正如太子所言,“在我和你讲规矩的时候,你最好也和我讲规矩”。

不讲规矩的后果,大家都看到了!

这才是他们这群人最为憋屈的地方啊!

明知道是他干的,恨不得直接当面弄死他,可是却又无可奈何,还要看着他在台面上装模作样,呼风唤雨,时不时的还撩拨一下,羞辱一番。

这谁受的了?

也怪不得他要气的喷血了。

“不要什么我们我们的,这事情和我有一毛钱关系吗?搞事情之前不告诉我,现在搞砸了找我一起扛,你当我是什么?”郑安南冷笑着起身离开。

“别忘了,你也是读书人!”

看着郑安南离开的背影,周朝阳低声斥喝道。

“读书人?”郑安南停在门口,转头望向目眦欲裂的周朝阳,笑容渐冷,“我是官啊,早就不是读书人了。”

说罢,拂袖而去。

※※※

“郑安南去了周朝阳府上,但不是一路人。”

东宫,书房内

毛齐五站在李承乾的身边,轻声的道,“不过,周朝阳想要把他拉上船。”

“除了郑安南,没有其他人去周府?”

“暂时还没有,不过,周府飞出了两只信鸽,一只落到了太学新任祭酒万尚生家里,一只则飞出了城外,被奴婢截了下来,是给礼乡侯赵文生的信。”

“礼乡侯赵文生,你说的是那个赵家的旁支?”

“正是,赵家旁支,说起来是赵前诚那个老王八大哥赵前望之孙,当年赵前望与赵前诚争夺家主之位失败,沦为支脉,到了现在,应该有将近八十年了吧?”

“八十年,那个时候,我大庆还没有开国呢。”李承乾微微笑一笑,“赵氏传承三十余代,支脉无数,这一支,算是有些能力的。”

“有能力的不止这一支。”毛齐五说道。

“所以呢?你看中哪一只?”

“赤河知府赵敏之,虽然出身赵氏,但行止有度,从不借赵氏的身份谋取好处,能力也很突出。”

“我支持一支,大哥支持一支,二哥再支持一支,清流再支持一支,那么,你说,浊流要不要再支持一支呢?”

“殿下,有点不够分了。”毛齐五扯了扯嘴角,七百年世家是厉害,传承三十余代也算是厉害,但你不能保证每一代都能出人才啊,特别是这些支脉,失去了嫡系的资源和支持,真正能够混的好的,混到朝堂上的,也没有多少。

这兄弟三一人分了一支,清流一支,浊流一支,这就五条支脉了,可现在在赵氏支脉中,真正有能力争夺的,只有四支啊。

“那我们就不要了,把赵敏之交给林若甫,让他们去支持,去打擂台,我只有一个要求,短时间内,绝不能分出结果来,还有,争夺的声势要搞的大一些,越大越好,最好弄出一点丑闻来。”

“奴婢明白。”毛齐五心领神会。

“呵呵,主脉尸骨未寒,支脉便争夺不休,这叫什么?这叫停尸不顾,束甲相攻!我倒要看看,这个七百年的世家,要怎么传承下去。”李承乾冷冷一笑,忽的,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向毛齐五问道,“明天好像是十六吧?”

“是的,殿下。”

“嗯,明天不要安排任何事情,叫上保坤,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对了,再去找一个罪大恶极的死囚,带过来。”

“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8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