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作者:凤凰3.5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二章 承天殿中微澜生

书名: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作者:凤凰3.5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8

“多事之秋啊!”

承天殿中,新一天的早朝开始。

进入承天殿的朝臣们面上都是忧心仲仲,愁眉不展。

昨日黄昏下值,道审司司长郭保坤被刺,幸运的是刺客没有得逞,不幸的也是刺客没有得逞。

一场刺杀,再次掀起了东宫神秘的一角。

郭保坤竟然也是九品上强者。

不仅如此,他的手段比起普通的九品上强者还要神秘莫测。

竟然言出法随,出口成宪,面对五名刺客,其中两名八品,三名七品,竟然连手都没动,让他们跪下就跪下,让他们交待就交待,甚至连自杀的机会都没有。

不但如此,三发军中劲弩,在他的面前也如玩笑一般,据说他只是开口说了一个“风”字,三根军中的劲弩便射偏了。

这未免太过神乎其乎了吧?

这种事情,他们肯定是不相信的。

但昨日的刺杀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许多百姓都亲眼目睹了,除了这些百姓之外,道审司守卫的禁军还有隐藏在百姓中的各家探子也都亲眼目睹了,众口一词,由不得他们不信。

而在相信之后,京都的气息开始变的燥热起来,无他,凉气都被抽干了。

这种手段,闻所未闻啊!

如今仅仅已经证实的,东宫的四大金刚俱都是九品上强者,还都是那种诡异的手段,能够轻松战胜同级别对手的九品上强者,归子田如是,郭保坤亦如是!

这东宫,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更让他们感觉坐立不安的是,对于郭保坤被刺事件,东宫竟然没有任何态度,只是传出一句话,一切都按规矩办。

什么叫按规矩办?

郭保坤将刺客和证物交到了京都府,因为官员被刺的案子是京都府的职责,吏部侍郎兼京都府尹梅执礼将京都府最精干的力量派到现场,第一时间入宫请奏,于是乎,案件的主办权落到了刑部。

对此,东宫未置一词,平静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但真的会如此平静吗?

看到早早便站在殿上的李承乾,想到这位太子殿下以前在朝中的狂暴表现,几乎所有人都有了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的感觉,那头盘踞在东宫的怪物,正用冷幽幽的目光凝视着他们,仿佛下一刻,就能将他们撕咬成碎片一般。

但不管群臣的心思如何,早朝如期举行。

首先就是大皇子,这位爷在西北有着灭国之功,一举解除了困扰了三百年的西北边患,功劳之大,无出其右,庆帝龙颜大悦,当场加封大皇子李承宁为楚王,晋宁妃为贵妃,后又大赏些次西征的有功之臣,光是侯爵就封出去三个,这些人,都是大皇子,或者说楚王的心腹之人。

本来这样大封武将,文官们一定是有话要说的,倒也不是为了压制武将,而是大皇子的身份实在太过敏感。

一个实权,还是有兵权皇子,下面养一大堆骄兵悍将,全都拿了大量的封赏,还没有交出兵权!

这是要干什么?要易储么?

哦,无法在名义上给你太子的位置,将来你就靠着老子给你的兵马硬夺这个天下吧?

是这个意思吗?

放到任何一个其他的朝代,这样的场合,会有许多文臣死谏的,但今天,只有廖廖几个没有分量的人站出来,请皇帝三思后,整件事情便通过了。

过于丝滑。

赏完大皇子,接下来便是赏使北的使节团了,使节团成功完成任务,划定了新的边界,迎回了北齐长公主,大涨国威。自是有一番恩赏。虽然比不上大皇子,哦,楚王,但也比平常要厚实的多。

特别是范闲,直接官升两级,升为从五品的礼部员外郎,并着与晨郡主择日成婚。

这又是与原著不同的地方,在原著中,范闲因殿中抄诗,早早的就成了五品太学奉正,在出使之前便大婚了,可是经过了李承乾的一番搅和,他没成诗仙,官也升的没那么快,再加上李承乾这个不要脸的先截胡了范若若,太子大婚占据了出使北齐之前的大部分精力,所以在出使北齐之后,范闲未及大婚。

如今回来了,立了功,品级也上升了,这婚事自然也就摆到了台面上来了。

至于大皇子与北齐长公主的婚事,因为是和亲的性质,又涉及到两国敏感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楚王殿下似乎并不是很急,所以并没有定下日子。

朝中两件大事说完,接下来便是第三件大事,刑部尚书站了出来,几句话简洁的便将昨日发生的事情讲了个清楚。

“京都府和五城兵马司的人第一时间赶到了锦花楼,但锦花楼的老板马文成已经得到消息,失踪了,微臣判断这马文成当时应该就在附近,目睹了一切。”

“其他线索呢?!”

“五名刺客来历已经查清,俱都来自东夷剑庐,与他们有联系的只有马文成,至于那三具军弩,经查,是……!”讲到军弩的来历,刑部尚书迟疑了一下。

“是什么!?”

“经查,是三个月前,江南内库配往西北大……楚王军中的那一批。”

一语既出,满殿寂静。

军弩可不是小事,这东西是严格管制物品,特别是江南内库对此更严,每一具军弩上都有独特的标识,追查流向的,即使你将标识磨掉,但东西只要到了内库的匠人手里,他们都能一眼看出是哪个批次,流往哪里的,不经查的。

“那么,是在内库配送的途中出的问题,还是军中出的问题?!”

内库的军械解往军中都有一套特殊的流程,甚至可以说是很繁琐,但物流这个东西,其实就两个环节,一个是送,一个是收。

但这两个环节中涉及到了两个人,长公主和楚王。

涉及到这两位,即使是刑部尚书也不敢多言。

“经查,这三具军弩是三个月前出库的,应该早已经交到楚王军中,至于有没有入库,还需得到楚王殿下首肯,入西北军军需处调查。”

“混账,你说什么!”

刑部尚书话音刚落,便听到一声暴喝,却是刚刚被封为勇毅侯的王竹摇,此人是大皇子麾下猛将,在西北屡立战功,以脾气火爆著称,在殿上一听到刑部尚书将火引到了西北军中,当场便发作了起来。

“住口!”大皇子冷斥一声,“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殿下恕罪!”王竹摇被大皇子一声轻斥,连忙请罪。

大皇子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转身出列,与刑部尚书并列一排,对龙椅上的庆帝抱拳行礼道,“陛下,此事既然涉及到西北军中,还请陛下令人入军中彻查,西北军上下官兵,必通力配合。”

“嗯!”庆帝对大皇子的态度好像十分满意,转头望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道,“承乾,你怎么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3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