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黄巢挽天倾

作者:平生假寐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六章 殿试开始

书名:黄巢挽天倾 作者:平生假寐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5

三月初六,晨曦初绽。

一众即将参加殿试的考生,身着整洁的儒袍,早早便候在了宫城外。

他们有的面色凝重,口中念念有词,似在默背经史典籍;

有的则原地踱步,试图舒缓内心的忐忑;

还有的目光不偏不倚,遥望宫门,似乎对今后仕途胸有成竹。

不多时,枢密使杨钦义手持拂尘,领着一群小黄门自宫墙内走出。

只听他清了清嗓子,声音虽不洪亮,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咱家是新任枢密使杨钦义。时辰已到,请诸位随咱进宫。”

考生们闻言,赶忙下意识地整理衣冠,而后自觉排成两列纵队,有序跟在这名大宦官身后。

与此同时,小黄门散入队伍之中,逐个向考生讲解殿试的各项规矩。

而杨钦义则在前面不疾不徐地走着,偶尔回头扫视一眼队伍,似在打量这些官场新生力量。

行进间,杨钦义终于望见了自己要找的人。

与周围大多神色紧张、略显局促的考生不同,那名叫黄巢的青年,不仅身高鹤立鸡群,举手投足更透着一股极其坦荡的自信。

十分符合杨钦义对大部分清流的印象。

他不动声色地放慢脚步,待黄巢走到身旁时,才微微侧身,语速极快却又清晰地说道:

“那位问什么你便答什么,没问你的,切莫胡乱攀扯。”

话落,杨钦义神色如常,仿若刚刚只是随口一说,继续不疾不徐地领着众人前行。

而黄巢听完,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来者既是杨钦义……那幕后推手,大概就是当朝宰相李德裕!”

史料记载,李德裕曾出任淮南节度使,杨钦义则以监军身份与之同行。

起初,二人虽每日共事,却仅维持着表面的同僚关系,并无私交。

直至武宗登基,诏令杨钦义回朝。

李德裕一反常态地设宴邀请杨钦义,还在宴会结束后,赠予他大量金银珠宝。

杨钦义自然满心欢喜地启程回朝。

谁知杨钦义人已在半路,武宗却朝令夕改,叫他从哪来回哪去。

杨钦义羞愧难当,打算将李德裕赠送的财物如数奉还。

可李德裕却十分豪爽地让他收下。

数月后,武宗正式召杨钦义回朝担任枢密使。

杨钦义收钱办事,赶忙在天子面前极力举荐李德裕,助力李德裕回朝复任宰相。

至于出身五姓七望,素来高傲的李德裕不惜摧眉折腰事阉人,也要结交杨钦义的原因,就更简单了——

拉拢宦官新贵,以此对抗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精英。

‘所以,我今日要卷入的不是牛李党争,而是李德裕对仇士良发难?’

黄举天的目光在队伍中逡巡,落在邱慕阳那道瘦削的背影上,眉梢微微蹙起,思索他与仇士良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

一行人抵达大明宫宣政殿外,礼部侍郎李景让早已等候在此。

杨钦义对他展露笑脸,他却目不斜视,径直从杨钦义身旁掠过,展开黄榜,有条不紊地点名。

所有考生中,黄举天是最后一个踏上石阶的。

就在擦肩而过的瞬间,李景让对他幅度极轻地点了点头。

黄举天顿时心中一惊。

只因李景让在政治立场上较为复杂,不属于典型的李党成员。

从他的生平事迹来看,李景让主要以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等形象示人,还曾多次因直言而得罪权贵。

在牛李党争中没有倾向于哪一方,更没有明确支持李德裕的行为。

‘为了对付仇士良,竟连清流官员都被卷入党争的漩涡……’

他暂且将李景让视为可争取的对象,抬脚迈入宣政殿内。

通常情况下,来到殿试现场的除考生之外,其余人员包括皇帝、主考官以及相关的考试工作人员。

对大多数文武百官来说,他们并没有必须出席殿试的职责和规定,不太可能齐聚。

黄举天却凭借对官服制式的了解,敏锐观察到——

这场殿试的规格超乎寻常。

除了李景让等礼部官员神色庄重,各司其职;

翰林学士三五成群,交头接耳;

鸿胪寺官员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宜,国子监官员在一旁不时点头附和;

更引人注目的,是本不应出现的御史台御史与大理寺少卿,皆在殿内。

而在众多文臣的最前列,身着紫袍、佩戴金鱼袋的,正是当朝宰相李德裕。

黄举天深深地看了李德裕一眼,旋即收回目光,神色平静地走到自己的坐席旁,静静等候。

不多时,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传来。

宦官与侍卫自侧殿鱼贯而入,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唐武宗李炎登上御座。

李炎身着赭黄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御座之上。

片刻间,殿内众多考生与官员纷纷下腰,对这位新任天子行礼赞拜。

待众人行礼完毕,李炎微微抬手,声音沉稳而威严:

“众卿平身。”

众人这才缓缓起身,垂手而立。

这时,站在李炎身旁的宦官鱼弘志向前一步,展开手中的卷轴,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

“朕承天命,求贤若渴,冀得栋梁之才。诸生皆为四海俊彦,今日汇聚于此,当展所学,抒己见,以答社稷之望……

“望尔等潜心作答,勿负朕意,朕将亲览策论,择其优者,委以重任。

“殿试,就此开始——”

原本双目紧闭,仿若老僧入定般的李德裕,眼眸陡然睁开,转头对身后某位御史使了个隐晦的眼神。

那御史心领神会,猛地高举笏板,便要出言打断圣旨朗读。

就在这时——

“圣人且慢!”

一道洪亮的声音骤然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黄举天利落地掀袍出列,对着上方的御座再次俯身三拜。

随后缓缓抬头,朗声道:

“草民要告发山南道士子邱慕阳私通,扰乱科场,罪不容诛!”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若被动地受制于上位者,前方唯有向左向右两条死路。

只有找准机会,主动出击,才能将这场政治倾轧的浑水搅得更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1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