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作者:白银大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九十五章 文官党争霍朝纲

书名: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作者:白银大圣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1

朱瞻壑看着依旧紧盯着白布上数据愣神的众人,忍不住一阵咂舌,心里默默念叨:这才哪到哪儿呀,这你们就受不了了?我们继续!

随即朱瞻壑又拿起毛笔,在众人恍惚的目光中,再次在白布上写下了一行大字:大明亡国论七篇重文轻武—文官党争!

“我知道大家很疑惑,为什么会有文官党争的问题!

从古至今,我们大家看到的,一直都是文官,官武对立的现象,很少见到文官之间的对立,以及文官之间的争斗!

实际上,文官党争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文官,武官对立结束!

文武对立出了最终的结果:武官败退,文官全面压制武官,所有武官只能接受文官的压制。

我现在就可以直白的告诉大家说。

在未来,我大明朝终将是文官的天下!武官只是陪衬!”朱瞻壑的话,瞬间就让永乐皇帝眼神锐利,寒光四射,满眼杀机!

太子朱高炽也是一脸的惊恐,虽然他喜欢文官,但监国多年的他,也是知道文武制衡的道理的,这是基本的帝王之道!

“壑儿,说说原因!”汉王爷听了这个话后,更是腾的一声站了起来,满脸涨红,他汉王爷可是大明朝武官的代表!现在他的儿子,居然说未来的大明朝是由文官当家做主的!

“这件事,一句话就能说明白!”朱瞻壑再次看向了一旁的永乐皇帝,朱瞻壑突然觉得,永乐皇帝真是个冤大头,怎么现在什么事都能跟他扯上一些关系。

一旁的小透明朱瞻基,也发现了朱瞻壑的目光,偷偷摸摸的看了爷爷一眼后,就赶紧低头开始数脚指头!

“我大明朝,无论何时都必须每三年一次开展科举选士,但是,却不能每三十年进行一次靖难!”朱瞻壑的这个话明晃晃的告诉大家,大明朝未来文官的后备力量多的是!无穷无尽!但武官未来却没有选拔和进步的空间!勋贵只会越来越堕落!

“哄!”朱瞻壑的这个话再次直击永乐皇帝的要害,直让永乐皇帝大脑充血,眼睛发红,目眦欲裂!

但所有人愣了一下,瞬间就明白过来,他们清楚的知道,朱瞻壑的话说的没有问题!这是最真实的现状!

“而既然是文官占据优势了,那么未来的大明朝谁来当家做主呢?会是皇帝吗?”朱瞻壑的这个话让众人只觉得脑袋发晕!

不禁心里念叨:文官还敢不听话皇帝的话怎么着?!

“朝廷所有的官员选举工作,基本都是在文官之中选的。

他们执掌了朝廷几乎所有的话语权!

即使是他们年老回家,他们也是当地的士绅!

这还只是最简单的问题!

我们说些重要的!

我大明朝皇权集中在皇帝一人,为了加强统治,皇帝需要培植自己的亲信来做事!

有能力的人那么多!但亲信的数量却是有限!这就导致这个位置不是谁都可以坐的!

所以,大臣们会私下里结盟,推举一个团体里最合适的人出来,作为皇帝的亲信!这样他们就形成了一个最原始的团队!这就是党争的开始!

而,从地区分布形势上来说,南北方文化差异,形成的南北势力角逐,这早在洪武年间就埋下了伏笔!

就像洪武年间的淮西和浙东两个派系!他们最后是以胡惟庸案办法结束的!”朱瞻壑的这个话,直接就让人头皮发凉,当时可是以死了无数人才结束的!

朱瞻壑继续说道:

“而这个问题还不是最复杂的!

每一个读书人,从开始读书,就会有一个蒙师,其中读书优秀的孩子,会被蒙师推荐到县学,府学,国子监,太学!或者熟悉的书院!

而当这个读书人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多一个老师!

参加科举的主考官也是他们的座师!

他们这些人,从头到尾,就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复杂关系网络!

若是有朝一日他们入朝为官!他们这些门生故吏就是天然的一派!

久而久之自然也就在朝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党派!

而朝堂之上,自然而然的有着无数这样的小团队!

现在皇爷爷威势正隆,他们自然不敢造次!

但别忘记了,他们这些人抱团的目的是为了利益!

但同时,他们又是竞争者!他们竞争所产生的恶劣后果,却是由朝廷来买单的!

如果,有巨大的利益出现的时候,那些小的团体就会自然而然的抱团取暖,共同谋求发展!

爷爷,你说这个世界上,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事情是什么呢?!”朱瞻壑说了半天,问出了他的问题来,同时不由自主的看向了一旁的道衍和尚。

“阿弥陀佛!功大莫过于救驾!功高莫过于拥立!”道衍和尚看着朱瞻壑的目光,又看了看一脸铁青端坐着的永乐皇帝,道衍和尚默默念了一句佛号,接着又说出了一句让人毛骨悚然的话来!

“咚”的一声,只见朱瞻基跌倒在地,只见他一脸惊恐的看着一旁的道衍和尚,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恐惧神色。

“行废立之事?!”太子朱高炽也是一脸的震惊,嘴里喃喃的说着,眼神里都是呆滞。

“若皇帝昏庸,有这样的朝臣也是可以的,起码朝廷的大方向不会出错!

我担心的是君臣对立!

到时候没有人能知道,面对极大利益的时候,那些自诩读书人的家伙会干出什么来!”朱瞻壑没有反驳道衍和尚的话,反而是说出了让人更加毛骨悚然的话来。

惊的众人一个个神情恍惚,不觉一身冷汗。

不由自主的,朱瞻基心里冒出一句话来:负心多是读书人!

“当然,当然刚才这也是一方面而已,我们说一些其他的问题。

文官之间的相互倾辄,要是再附带上国事和个人的私利,才是最大的问题!

影响朝廷施政!影响朝局走向!影响边军!侵吞百姓田产!等等等等,这些问题可也是在掘朝廷的根基”朱瞻壑又简单的说了一句党派与个人利益勾结的问题。

“这就是文官执政,压制武官,从而形成的文官党争造成的后果!”朱瞻壑放下了手里的笔,有些唏嘘的对着众人说道。

实际上,他没有跟大家说的是,未来的大明朝有很多的皇帝死因不明!

其中就包括瘫坐在地的朱瞻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4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