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作者:白银大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九十二章 粮食不足引动乱

书名: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作者:白银大圣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1

朱瞻壑并没有过多的在土地兼并问题上深入太多,反而是转移到了下一个问题上。

只见朱瞻壑在白色的布料上写下了大明亡国论四篇天下粮食不足—人多地少!

“相信经过刚才土地兼并问题,大家对于百姓的田产问题有了一些认知,但我要说的是,事情不仅仅是如此简单而已!

百姓们之所以要造反,不仅仅是因为田地的原因,实际上最直接的原因是——吃不饱饭!

田产和粮产是直接挂钩的问题,田产不足,就会导致粮食减少,而且朝廷还要收税,这就导致粮食更少,也就出现了吃不饱问题,吃不饱饭,百姓才会流窜,形成流民!

而流民才是一切动乱的根源!”朱瞻壑说出了王朝末年百姓流离失所的关键问题。

“若百姓手里有吃食,有粮食,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张角之所以能够聚集无数的百姓,为自己所用,说是符水的作用,但我们清楚的知道,那是因为他的符水里有栗米!

这才是他成功掀起动乱的根源!

而历朝历代,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事件,无不说明了百姓只有吃饱饭才不会造反!”朱瞻壑以黄巾起义的事件来举例说明了百姓手里有粮食的重要性!

“壑儿说的对,百姓只有吃饱饭,他们才会安分守己!”对于朱瞻壑说的这个话,太子朱高炽很是认同。

“而想让百姓吃饱饭,也就引申出现了另一个问题!粮产不足!或者说现有的田地种出的粮食不够吃!”朱瞻壑指着第三篇出现的人口数据继续说道。

“从这里的数据我们知道,大明的百姓是越来越多的,而整个大明朝的田亩数量却只有那么多!

朝廷还要封赏功臣,赐予皇室宗亲等等一系列的用途。所以,百姓真正手里的田地数量就更少了!

目前,我朝江南地区水稻的产量约在亩产两百到三百斤左右,而干旱的北方地区小麦的亩产约一百到一百五十斤左右!

而朝廷的赋税约在一成左右!百姓家里的余粮,江南之地约有两百斤,北方约有百十斤,这也仅仅只够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开销而已,还不算百姓婚丧嫁娶之类,若遇到天灾怕是会更加的艰难!

但是,最可怕的问题是,百姓的人口还在不断增加!这就代表每个人的口粮明显是越来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不说百年之后,便是五十年之后,百姓家还会有余粮吗!

届时他们只怕是,都会卖地卖房成为佃户,流民之流!

若当地再有地主士绅之家侵占百姓土地,那后果不堪设想!

一家是如此,百家当如何?!万家又当如何?!谁能保证这现象又能坚持多久呢?!”朱瞻壑一脸感慨的说道。

他是真的觉得古代的百姓生活的太不容易了,怪不得每当王朝末世时,只要有人煽动,百姓就会揭竿而起的原因了,实在是吃不饱啊!只能谁有粮食跟谁走!

“这实际上跟刚才的王朝覆灭是一样的问题。”朱瞻壑看了看刚才写的王朝覆灭三个阶段,再次提笔写道。

“王朝建立初期,百姓人口少,土地多,虽然要缴纳赋税,但总有余粮饱腹。

到了王朝中期,百姓人口增加,不考虑土地兼并,每个人的口粮减少了,但总该坚持的住,有口饭吃,不至于会造反。

到了王朝末期,百姓人口最大化,天灾人祸,加上朝廷赋税,百姓根本就留不下多少口粮,根本吃不饱或者直接没得吃!

所以他们加入造反之列!

这也是北方造反多发的原因!相对于南方,他们的粮食更少,更加的不能抗衡灾难!”朱瞻壑一脸感慨的写着,忍不住感慨北方多造反的原因。

“而,造反之后,不论是谁最终登上高位,都是同样的流程再来一次而已”朱瞻壑一脸感慨的说道。

朱瞻壑的这个话,只听的众人心里一阵打颤,浑身发冷!

“呵呵呵~,盛世降临,百姓越来越多,地主士绅也开始土地兼并,导致百姓无地可耕,无地可耕就会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会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成为流民,而这些成为流民的百姓就是混乱的根源!

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粮食吃!只要有吃的,他们就是良民!”脸色难看的永乐皇帝,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白布看,嘴里发出一阵阵难以言明的笑容,眼神里好似能看出一朵花来。

“定期处理一批地主士绅!”汉王爷一脸的杀机,恶狠狠的说道。他也是想要争夺皇位的,对于这些危害朝廷统治的存在,深恶痛绝。

他的话,至今让永乐皇帝一脸的嫌弃,就连太子也忍不住皱着眉头,一脸的嫌弃。

“没那么简单的!每一个士绅地主背后都有着巨大的关系网络,一个处理不慎就是滔天大祸!实际上是有更直接的办法的,但~……”朱瞻壑一脸迟疑的看着脸色铁青永乐皇帝,有些不太敢说。

“呵呵,直接说!”永乐皇帝此刻心态早就崩了,也是无所谓了,开口就让直接说办法。

“我大明朝不可能每三十年进行一次靖难的!”朱瞻壑并没有直接说出办法,反而是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凉气,满是惊愕的看着朱瞻壑,都没一个敢说话的。

永乐皇帝听了朱瞻壑的话,也是瞬间就明白了话语的意思,刹那间眼神一暗,默默地闭上了眼。

“土地兼并问题和粮食问题要一起解决才行!”太子朱高炽满眼通红的看着白布上书写的这四篇让人头皮发麻的问题,一阵头晕目眩。

“爹!”

“老大!”眼看太子要晕倒,现场的众人也是一惊,赶紧上前去搀扶。

朱瞻壑随手又抄起一碗碗来,直接就给灌了下去。

也许是药物的苦涩味道,亦或者是太子那坚强的毅力,太子很快就缓了过来。

“壑儿,继续说,我挺的住!后面你直接说,我们不会打断你的”太子朱高炽脸色潮红,明显是有些气血淤积,不过依旧是坚强的坚持着。

看着大伯这个样子,朱瞻壑也是有些钦佩,不愧是大明的常务副皇帝,这敬业程度比自己老爹汉王爷简直甩了几条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9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