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风华首辅

作者:烟柳画桥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宗族事毕,薛虹断后患

书名:红楼:风华首辅 作者:烟柳画桥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1

薛虹在整理卷宗之时,忽然发现,里面有一部分耕地的买主居然都姓薛,而且这些人都居住在族地附近。

“这是……”

薛虹眉头紧蹙,心底隐隐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

次日一早,扬州知府照旧过来向薛虹禀报扬州事务,两人相谈甚欢。

扬州知府年约五十上下,看起来和和气气,一副吃亏是福的样子,但却是一个实干派。扬州府地方的一些小的积弊还有小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

至于大的问题,那就不是一个小小的地方知府能解决的了。

“下官今日真是大开眼界。不瞒大人,此前下官等还以为大人年轻,或于治理地方上经验略有欠缺。

今日请教方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昔日甘罗拜卿之才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薛虹面对扬州知府的夸赞没有任何的反应,脸上依旧是公式化的微笑:“本官也不过是借先人智慧罢了,纸上谈兵。

若要真论起治理地方的经验,本官恐怕还不如咱们扬州府随便的一位同知、知县呢。

知府大人,本官昨夜查看了卷宗,衙门处理的结果不错,既妥当,又不失公正。只是……本官在卷宗中看到了一部分薛姓的买家,可是本官的族人?”

“哈哈哈哈!大人千万不要误会,这些的确是大人您的族人,只不过都是合法的买卖,既非强取豪夺,亦非强买强卖。”

薛虹眼底有一丝丝微光闪过,心中已经了然……

……

春风料峭,日光微熹,温暖的光芒透过薄厚不一的云层打在大地之上,阡陌交通的田野上,三五只黄狗成群结队的嬉戏打闹。

村庄屋舍整齐,俨然一副人丁兴旺,团结一致的模样。

村庄中不时传出犬吠声、鸡鸣声,以及朗朗读书声。

学堂外,一名须发皆白,脸上戴着一副老花镜的老举人,坐在学堂门口的一处枯木桩子上,拄着拐杖闭着眼睛听着学堂中稚嫩的读书声,不时跟着摇头晃脑背上几句。

这正是薛氏一族的老族长。

“太爷爷!!太爷爷!!爹让我告诉您,城里衙门传来信啦,说咱们家的薛爷爷从京里回来啦!!现在都到家啦!”

一名四五岁的女童屁颠屁颠的从不远处跑过来。

薛举人听到动静后连忙起身,向着孩童走过去:“老夫的心肝啊!跑慢点!!可别摔喽……”

啪叽!!

打扮的和年画娃娃一样的小家伙不小心摔了一个五体投地,抬起头来,圆溜溜红扑扑的小脸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薛举人吓的连拐杖都扔了,赶紧过去抱了起来:“让老祖宗看看,摔没摔坏??我看你爷爷、你爹这两个小兔崽子是欠收拾了。

怎么让你一个人出来报信呢?真是该打!!”

小女娃虽然摔了个四脚朝天,但不以为然,伸出小短手,拍了拍衣服,然后用牙都没长齐的漏风的小嘴快速的又说了一遍。

“太爷爷,爹说京里的爷爷回来啦。现在就在咱们家!”

薛举人闻言一愣:“京里的爷爷?哪个??”

“就是那个探发啊!这位爷爷看起来好年轻,好漂亮啊!”

薛举人顾不得拐棍,抱起小女娃就开始向着家的方向冲刺。

……

薛举人家的正堂内,薛虹坐在右手上位,左边是薛举人的儿子。

两人正就着薛家的变化,自己这几年庄稼的收成聊的热火朝天。

“咱们家的探花郎回来啦!!?人呢??”

薛举人一进门,便看见了坐在上位右边的薛虹。

但见此人须发乌黑光亮,满头乌发束于乌纱帽内,头顶脑子上的那块玉饰更衬的人如玉石。

嘴唇微抿,一副客气模样,但却红润,眉眼柔和,笑时让人如沐春风,不笑时又自带浓烈的上位者的气息。举手投足间儒雅风流、华贵大气。

薛虹见状起身上前主动搀扶:“族叔,久见了。

一直以来因公事在身,不曾回过族中。如今也是借着公差的机会才能回来看一看。

是以未曾来得及提前通报,还望族叔不要怪罪。”

薛举人看着面前的薛虹,激动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看见没有!!看见没有!!这是俺们老薛家的孩子!!瞧瞧什么叫读书人!!

你们这个家里出个秀才,那个家里出个举人的!

吹牛逼呢!这叫探花!你们谁家里出过?城里人咋滴?城里人你们家里也没有!!!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景……”

“族叔还像信中一样,称呼我为景瑜便是了。”

“好好好!景瑜你不知道,自从你考上探花之后,咱们族里也沾了你文气的光,这十多年里出了一个秀才,好几位童生了。

这不,今年又有几个童生的孩子要下场,保不齐族里就又多了一个秀才了!”

看着老族长激动的模样,薛虹心底一阵好笑,但又能理解。

对于薛老族长而言,家族兴旺,或许就是他这辈子最渴望的成就吧。

“那个有庆啊!别傻坐着了,吩咐你媳妇去杀只鸡,再买条鲤鱼回来……再去城里买两坛子好酒!!

对了,再去祠堂里准备一下!景瑜回来了,要开祠堂,让祖宗们瞧瞧咱们薛家的好儿郎!!

景瑜啊,回来都回来了,要是不耽误公事的话,今天就在族里留一晚上,明天再走,如何?”

薛虹沉吟片刻,唇间勾起一抹笑容:“如此,便叨扰族叔了。”

“唉!唉!唉!不叨扰,不叨扰!”

“叔父,今日侄儿回来除了祭拜先祖外,还有一事,详情听说……”

薛举人听罢后,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气冲冲:“还有这样的事情?!这群鼠目寸光见钱眼开的家伙!!景瑜你不必担心,此事今夜老夫便给你个交代!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群兔崽子拖累了景瑜你!”

见自家老族长如此深明大义,薛虹也倒松了一口气,准备许多的话反而省下了。

“叔父,侄儿虽是京官,可到底年轻,不过是仰仗陛下厚爱,以及祖宗庇佑罢了。

到了如今这个位置,嫉妒也好,羡慕也罢,盯着侄儿的人数不胜数。盼望我从上面跌下来的人更是不胜枚举。

行差踏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若非族中有叔父这般明事理的长者,必要之时侄儿甚至打算分族另起一脉……”

“景瑜不可!!事情还没到这般田地!”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薛虹自然不会另起一脉。

薛氏本就是小族,如今薛虹身处高位,突然自起一脉,难免有不好的流言蜚语产生。

薛虹从怀里掏出两张银票,俱是一千两的面额:“叔父,这里是两千两的银票。便放在族里的公账上吧。

凡族人所得偏财、快财及歪财等,还请叔父勒令其尽数还出去。

还请叔父规定,凡在族学进学,享受公账补贴、救济的生员家中,人均田亩不得超过二十亩。

此外,对于还请族叔重新修撰族归,以此约束族人,整顿族风。”

“这是自然。”

当日夜里,薛虹同薛举人根据老版族规,又增添了几条。

于个人:

小事勿纠结,大事必三思;言语需谨慎,出口留三分;事以密成,言以泄败;‌贫莫断书香,贵莫贪贿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处高思退,落谷唯攀

于家庭:

娶妻娶惠,勿娶财颜,嫁女择贤,莫恋富贵。

长幼尊卑有序,却不可愚孝。家贫仰宗贫,家富惠宗族。开义塾、置公田,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家有余庆者,需岁资饥贫,以修德养福享,如此方可使子孙行事得福用。

于国家:

执法如雷,守法如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为官时怀仁慈一念,百姓受惠十分。

利在己身,虽千斤之重甚谋。利在天下,虽毫厘之差必较。

庙堂之高,不正难处。草堂虽低,行卧逍遥。

大智兴邦,常集众思广议;大愚误国,应明辨是非。

富贵传家,三代而止,诗书传家,五代有终,耕读传家,十世有余,道德传家,历百世可存也。

今草创家训族规,凡后世儿孙务必遵守。若有良言亦可后附于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9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