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军侯

作者:冼青竹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百四十八章 出其不意

书名:大明军侯 作者:冼青竹 字数:0 更新时间:02-25 20:31

不过朱棣不管盛庸再搞什么幺蛾子,既然他们那边有动静了,朱棣自然也不可能安安静静的再默然无视下去,敌动我动做出应对才是朱棣此下应当做的事情。

眼下你盛庸不打算继续和平相处了,那我朱棣也不能干呆着,而且在朱棣心里另有所盘算。

之前济南城之下的羞辱尚在眼前,这口气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咽下去的,朱棣虽然不是什么小心眼小肚量的人,可现实诈降就是拿自己父皇的神牌做事,这种情况如果朱棣还能够忍的话,那他也就不是带领大军敢和朝廷对着干的人燕王了。

实际上就算盛庸这边不动,朱棣也不打算再休整多久了,麾下的将士们原本士气折损就不是太大,只是被那济南城给搓了锐气,一时间不适合和朝廷正面交锋而已。

不适合正面交锋却并不代表朱棣就怂了,也不是燕军就打不过南军,只是时机和己方的状态都没有达到最佳而已,不想并不代表不能,一时的撤退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进攻。

深明此道的朱棣因此选择了撤退,也选择了让跟着他征战许久的将士们能够有一个休息的空档时间,这样一来养精蓄锐之下,再一次面对南军之时定能将他们打一个落花流水屁滚尿流。

现在既然盛庸要战,那朱棣自然没有退缩的理由,他也没有退缩的余地。

朱棣可不是和自己那个家大业大的皇帝侄儿一样,朱允炆到现在败了多少阵,相比他自己也是一清二楚的。

前前后后损失的士卒数量已近三十余万,损耗的粮草辎重兵甲火器等等更是不计其数,如果没有殷实的家底,朱允炆可能早就完蛋了。

但正因为这诺大的明帝国都是朱允炆的,眼下也只有北平周边三府之地是在朱棣的掌握之下,其他的仍然要听从朝廷调令。

也就是说朱棣在靠着三府之地可整个大明天下为敌。

同时,有着坚实后盾支撑的朱允炆,才能够在短短时间内又重新拉起一支强大的平燕部队,人数再一次达到了二十万人左右,简直是让朱棣要多羡慕就有多羡慕。

朱允炆能够输得起,可是朱棣却并没有输的资格和本钱。

之前这些燕军大胜,才将将给了朱棣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就这样,其中若是稍有偏差的话。

白沟河,北平城,真定城等,这些地方主要朱棣有那么一次败阵,当今天下的局势肯定就不是这个样子的了。

简单的讲,盛庸可以选择什么时候打什么时候不打,他的周旋余地进退之间可是要比朱棣大的太多了。

而朱棣却要考虑很多方面,不管是兵源还是治下百姓,亦或者钱粮收入兵器供给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需要朱棣操心关注。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无非便是朱棣的资本太小了,三府之地妄想与整个天下为敌,这在常人看来不亚于是痴人说梦一般。

可朱棣却硬生生挺到了现在,甚至于他最开始的时候,北平府一地都没有完完全全的掌握下来,手中可调度的兵马尚不足五万。

但就是这样劣势的开局,朱棣却一步步的走到了现在,接连战败耿炳文李景隆等人,真真正正的囤积起来足够和朝廷一争雌雄的资本。

带甲之士不下十万,精锐骑卒六万余,这些皆是善战之兵,与朝廷正面交锋作战的话,那是绝对不会落于下风的。

眼下已经来到了起兵的第二个年头,建文二年也快要接近尾声了,朱棣此时此刻,手中有足够的力量和朱允炆一战,也能够有回旋的余地,至此开始,他才算是真正和朱允炆站在一个层面上。

也就是说,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朱棣和朱允炆之间不论是军事层面还是政治层面上,朱棣都是要逊色于朱允炆的,甚至在军事上还一度被人处于碾压的境地。

可就是如此,朱棣也没有放弃,以致今日之成绩,说这里面全是朱棣的功劳倒也不尽然,他手下的人暂且不论,但是朱允炆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就不小的。

粮草辎重的不限量供应,任命李景隆这个草包作为平燕大将军,给了朱棣可乘之机。

又是送兵又是送粮的,多亏了朱棣脸皮厚不在乎那些,不然还真的有点不好意思了。

一面打你一面还要从你那边接受支援,换了谁可能都不太好意思下手了,但朱棣不尽然,那是越打越狠根本就存在留情的意思。

反正这大明天下始终都要在老朱家手中,归朱棣还是归朱允炆都可以,那换句话讲,朱允炆的东西其实也可以算是朱棣的东西啊。

这样一来,接受战俘添补自己的兵源空缺,缴获粮草辎重的时候,朱棣就没有半点不好意思的情绪了,该怎么下手就怎么样,反正东西也都算是我的,早点结束还能让大明早一日恢复安稳状态呢……

眼下,不管是在沧州驻扎的徐凯还是在定州的陈晖,都是一副积极调动兵马训练士卒的景象。

朱棣也不太好判断这两地到底是何处先动,亦或者双方一起,亦或者有一个主攻一个佯动,甚至于互相之间主从变换都不是没有可能。

眼下的情报支援不足以给朱棣足够的判断,可若是如此就没有办法了,那朱棣也就不是朱棣了。

既然不知道敌人的具体想法,与其坐以待毙等人打上门来,那还不如主动出击打人一个出其不意。

你南军都已经积极调动了,明显是准备开战的意思。

双方又不存在和解的可能,我打你那也是应该的,说不上什么对错与否,只关乎于最后的结果胜败罢了。

所以,朱棣已经决定先下手为强,管他什么三七二十一的,你有你的想法和决策,我有我的动作和应对。

判断不清楚南军的真正意图,那么就不需要管这些,主动出击先行一步,这样还能打乱盛庸的部署,其中利弊显而易见。

如此作为双方新一次战役的开场,这样倒也能够有不错的效果表现呢……

喜欢大明军侯请大家收藏:(搜马阅读020115.com)大明军侯搜猫阅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11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