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缠金枝

作者:知棠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三十七章押回宫正司

书名:缠金枝 作者:知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巧儿挣扎呜咽的更加厉害。

崔瑜干脆道:“劳烦妈妈,拿掉她口中的布团。”

“你、你胡说!”巧儿甫能说话,当即满目惊慌地摇着头否认。

她口中不住地喃喃道:“就是因为你,蕊儿姐姐是奉命带你去见皇上的,又不是想要害你,你为什么不肯领情,你若是去了,她就不会死了。”

崔瑜看着她仍在拼命拒绝接受真相的样子,胸腔里那股闷气,慢慢变成了不可名状的悲悯。

她轻轻笑了一声,却顺着巧儿的话说道:“可你方才不是也说,若是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宁愿从未去过那个天底下顶顶好的地方吗?怎么到了我这里,不领这所谓的情,便成了杀人凶手,其罪当死呢?”

“巧儿姑娘,这可真是好没道理啊。”

“那、那怎么能一样,”巧儿双眸渐渐失去了神采,但仍不肯松口,止不住的失声否认。

“我们是去做宫女,你是去做娘娘,做主子和做奴婢,怎么能一样呢?做了娘娘,哪里会像宫女这样,只因主子一句话,便丢了性命呢。”

她铁了心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做糊涂人,崔瑜便不再与她浪费时间。

“祖母,”她转身向端坐在上首的沈老夫人行了个礼,“孙女的话说完了,已然没有疑问了,请祖母处置吧。”

话说到这里,整场刺杀事件的前因后果,老夫人也全部知晓了个透彻。

她招招手,将平白无故遭此劫难的小孙女唤到身边,安抚地抚着她的发髻,半晌才看向趴在地上神情萎靡的人。

“既然是宫里的逃奴,如何能由我们自行处置呢?”

她淡淡吩咐:“将她押去皇城,听宫正司安排吧。”

“我不是逃奴!”

宫正司三字入耳,地上的人一骨碌爬了起来,激动道:“别送我去宫里,我是被赏了板子,丢到乱葬岗去的,绝不是逃奴,你、你们不能送我去宫正司。”

“什么你你我我的,没规矩的东西!”管事妈妈见状一巴掌将巧儿抽倒在地。

“方才不是还有骨气的很,说什么要杀要剐,全凭我们四姑娘吩咐吗?怎么一听到宫正司,就变成了软骨头,老奴还当是出了什么舍生忘死的女壮士呢,原来竟是个假仗义,全是打量我们四姑娘好性儿,当成软柿子欺负呢!”

她边说边拧着巧儿的耳朵往外走。

巧儿一时悲从心起,殊死挣扎道:“老夫人和四姑娘把奴婢扭送回宫,便不怕奴婢将孝惠太子妃当日的打算全部抖露出来吗?”

老夫人冷冷一笑,不屑道:“你若真有那陪上全族性命的胆量,当日受刑之时,何不便将此事和盘托出呢。”

她此言一出,巧儿彻底没了指望,她双腿失力,瘫软在地上,全靠着管事妈妈施力往外拖着。

将出门时,崔瑜轻轻唤住了那妈妈。

巧儿的双眼当即又燃起了希望。

却听崔瑜道:“劳烦妈妈,为她治伤的药铺掌柜,如今正拿了收治之日,她所穿的衣裳候在二门,收治当日的情形,相邻商铺皆可作证,掌柜绝非伙同她出逃大内的同伙,请妈妈送她回宫时,代为禀报女官们。”

巧儿眼里的希望瞬间熄灭的透彻,她脑子一转,又垂死挣扎道:“奴婢不知,当日收治奴婢的,竟然是崔四姑娘的手下人,请崔四姑娘好人做到底,求求老夫人,别送奴婢回宫了。”

“仅凭这句话,你便能断定,那药铺是我所有了?”

巧儿一时哑然,崔瑜却只是平静地看向她,“事到如今,巧儿姑娘又何必再装下去呢?我身边的侍女玉书巡查药铺之时,曾与你当面交谈,今日街上,她也在场,你早便知道是我的人救了你的性命,可你拿刀刺向我时却并无片刻迟疑。”

“我如今之所以能有命站在这里,不是因为你手下留情,而是因为昭平侯及时出现,救下了我。”

“那么,”崔瑜定定道,“我为何要以德报怨,饶恕险些害我丧命之人,甚至不惜冒险相助呢。”

她话音落下,管事妈妈再不给巧儿胡搅蛮缠的机会,塞上布条,一鼓作气将人扭送出了堂屋。

红木隔扇门打开又闭合,堂屋重新恢复了宁静。

“瑜姐儿,”老夫人轻轻唤了声,崔瑜走过去靠在她身边。

老夫人拉她坐下,将她搂在怀里,沉默地摸着她的发鬓。

良久,崔瑜听她道:“祖母这些年,真的做错了,牵连了我的瑜姐儿受苦。”

她的语调里少见的带了无尽的倦意和痛惜。

崔瑜知道,老夫人是在为这些年对大房的偏疼和纵容后悔,她认为是自己养大了崔瑛和卫氏的野心。

“这不怪您,”崔瑜偎在老夫人怀里,缓缓开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纵然是果敢善断,曾得太祖皇后亲口称赞为女中豪杰的沈氏,面对英年惨死的长子长孙,也不免是要心软的。

崔瑜扪心自问,若换作她是沈氏,也无法对大房仅剩的寡母幼孙毫无照拂。

然而,格外的照拂,却并非一定会滋长自私疯狂的野心。

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是崔瑛和卫氏自己的选择。

“瑜姐儿,祖母问你,除了设局引诱你私下面见圣上,那对母女还对你做过什么祖母不知道的事情吗?”

阳光透过槛窗洒进堂屋,暖洋洋的笼在人身上,沉静舒和的檀香里,崔瑜轻轻道:“大伯母送了孙女一个丫环。”

“那便逐她走。”

这样不讲道理的处置,放在治家威严的沈老夫人身上,不免有些违和。

崔瑜忍俊不禁地直起身来。

她发现,自从自己跟祖母的关系,没有再次因为进宫变得客气疏淡之后,竟然可以在祖母身上看到很多从前未曾见过的模样。

老夫人以为她不信,当即便要唤芙蕖去撵人。

“祖母别急,”崔瑜赶紧拉住她,“孙女有法子呢,您只管等着看我的吧。”

老夫人没答她,她想起孙女方才与那宫女对质时的情形。

她那样坚韧通透,沉稳冷静,丝毫看不出是刚从一场横祸中逃生,老夫人应当感到骄傲的。

可不知怎么,她突然就想起了幼时那个喜欢跟在她身后撒娇卖痴的糯米团子。

眨眼竟然就长得这样大了。

可她是怎么长得这样好的?

老夫人不知道,崔瑜的成长,她错过了最重要的六年。

只因她的父亲在巫蛊案后执意为逝去兄长留下的血脉奔波。

老夫人知道,勒令幼子离京这件事,作为族长,老侯爷没有错,作为宗妇,她也没有错。

可作为母亲,作为祖母,她对幼子和孙女是有愧的。

她摸摸小孙女的脸颊,一字一句,语重心长道:“瑜姐儿,这里是你的家,不需要你这样劳累,凡事有祖母呢,祖母愿意给你撑着。”

崔瑜眼眶有些热,她默了会儿,轻轻道:“那您借个管事妈妈给我吧,我想让她帮我做个见证,没准儿过几日,我会给您捅出来个天大的麻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