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缠金枝

作者:知棠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三章请安

书名:缠金枝 作者:知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59

软轿稳稳停在仪门前,崔瑜摘下帷帽下轿,往老夫人居住的正院松鹤斋走。

侯府中的丫环婆子们已经在青色罗衣外添上了夹棉比甲,远远见到崔瑜一行人走过来,便有条不紊地层层往内传话。

等到了松鹤斋,银红色的雁绒撒花软帘一挑,堂屋里暖融融的气息顷刻扑面而来。

“给祖母请安。”崔瑜端端正正地朝首座上的老侯夫人沈氏行礼。

头还没磕到底,老夫人便亲自扶了崔瑜起身。

“瘦了!”她将崔瑜搂在怀里,牵着她的手将人仔仔细细看了一圈,笑道:“小时候啊,可是像个粉团子似的,这一路寒凉,舟车劳顿,可是将祖母的心尖尖累着了。”

正是抽条的年纪,经年不见,纤瘦些本是常事,可老夫人却将此归结为路上劳顿,是谁累得崔瑜赶在深秋走这一遭可是显而易见的。

跟远在冬州的崔瑜不同,二太太韦氏这些天可是将老夫人的态度瞧得真真的,从中秋宫宴上太后提起要见见四姑娘,老夫人明面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别说往日里对大房那些明里暗里的照拂少了,就连大太太这个人,如今都被老夫人敲打了。

这可是稀罕事儿!

到底是崔家的宗妇,陪老侯爷沙场征战挣出的这份基业,对老夫人来说,什么子子孙孙,血脉亲情,那都是次要的,最要紧的还是侯府的尊荣承袭。

大房这次将侯府的利益抛在脑后,为了一己之私,在朝局这样复杂的时候,自作主张把崔瑜往皇家推,可见着实是触了老夫人的逆鳞。

二太太无声勾起唇角,她这个大嫂,真是蠢得从不让人失望,自己这把柴算是没添错。

不过这四姑娘也足够让她意外了。

小时候整日跟在大姑娘身后黏糊的紧,对家里人更是满腔的信任亲近,可如今不过几年未见,竟然知道提早提防那位大伯母了。

二太太想起方才自家哥儿带人压着崔瑜随身的二十几辆辎重回府,径自报到老夫人跟前,当时大太太的脸色可是一下子就黑了。

偏偏这四姑娘话说得漂亮——

“天子脚下,没有行事张扬的道理,所以请二哥哥受累,绕小巷将其余车架先行送回府中。”

这侯府所在的松溪巷,可是京城一等一的贵胄聚居之地,四姑娘这话,可谓是将老夫人如今的心思揣摩透了,字字句句都说到了老夫人的心坎里。

再加上侯府门前跟陈氏那一遭,二太太不由叹息,这四姑娘可真是个妙人,要是她的珍姐儿能有崔瑜半分聪慧,没准她还真会动心将女儿送进宫去。

不过虽然不是自家女儿,但能令大太太屡屡吃瘪,消磨掉老夫人对大房的怜惜之情,二太太还是喜闻乐见的。

“难怪我这不成器的哥儿一听说四妹妹回来了,拼着被先生责骂,也要请了假迎到城门口去接,瞧瞧,咱们家四姑娘可不是个顶顶招人疼的,往日里母亲总是想着念着,媳妇还吃味呢,如今见着了,连我都不知道要怎么疼她了!”二太太掩唇娇笑,鬓间整套红宝头面熠熠生辉。

“属你爱作怪,也不怕叫人笑话!”老夫人指着二太太笑骂,转头对崔瑜道:“这是你二伯母,瑜姐儿还认不认得?”

“自是认得的,”崔瑜赶紧起身行礼,“见过二伯母。”

大太太卫氏见状,脸色倏然沉了。

先是祖母,再是二伯母,这是当她这个大伯母不存在了!

“瞧母亲说的,太后娘娘金口玉言,瑜姐儿能得娘娘青睐,这不是天大的荣光吗?换做别家,那可是求都求不来的。”大太太不忿,见缝插针地开口。

她恨恨想,就只有崔瑜是老夫人的孙女不成?明明她的崔瑛才是侯府这一辈的嫡长女,瑛姐儿挑中崔瑜,那就是崔瑜这丫头的福气!

可这崔瑜倒好,瑛姐儿把她从冬州那个黄沙遍地的地方捞回京,她非但不念着长房的好,感恩戴德地来给她这个大伯母磕头请安,求着自己带她进宫去,反而接二连三地坏了自己的好计策。

简直是要翻天了!

要不是二房实在猖狂得厉害,她早把这小蹄子赶回去吃沙子了!

大太太越想越气,

她狠狠瞪了眼垂首站在门边双颊红肿的陈妈妈,忍不住端起架子对崔瑜训话,“四姑娘怎么也不知道给大伯母问个安?可别是在冬州养野了性子,这京城有京城的规矩,四姑娘这样不知礼数,改日出了门,岂不是要丢咱们侯府的脸面?”

陈妈妈办砸了差事,满心里正担忧被大太太责罚,赶紧顶着巴掌印上前附和,“四姑娘可别怨大太太严厉,大太太也是为了四姑娘好,像咱们大姑娘,那可是宫里出了名的贤良淑德,四姑娘理应多向大太太请教,来日入了宫,才不会辱没侯府的门楣呀。”

“是侄女疏忽,一心思念祖母,多说了几句话,竟忘了大伯母。”崔瑜从老夫人怀中站起身,落落大方地朝大太太行了一礼。

大太太唇角一翘,正要继续教导几句,却见崔瑜面有讶色地看向陈妈妈,“这位妈妈,方才在府门前言行无状,不是已经知错了吗,怎么不但没有自行领板子去,反倒巴巴地跟到了这来,还在主子们面前胡言乱语,直接揣测起天家圣意了?”

如今后妃人选尚在斟酌之中,陈妈妈所言却像是定准了崔瑜会入后宫似的,这已经是大不敬了。

若是崔瑜存了入宫的心思,没准会觉得受用,进而求着大太太多多提点,可惜了,这份“福气”她不想要!

大太太面色一黑,“四姑娘怎么学得规矩,竟越俎代庖教训起我身边的人了,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大伯母?”

“瑜姐儿教训不得,我训不训得?”老夫人冷眼瞥向大太太。

“母亲这是说得什么话,您自然是教训得的,可这陈氏伺候媳妇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母亲您的心可不能偏过头了。”

“放肆!我看不是瑜姐儿眼里没有你这个伯母,是你心里没我这个婆母了!这才纵得这腌臜婆子胡言乱语,指摘主子,今日借着这由头,你倒是肯将心里话说出来了,可我若当真偏心,又岂容你放肆至此。我倒要问问你,她说得这些疯话,究竟是她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来人——”不待大太太说话,老夫人便沉声吩咐,“将这挑拨主子,枉言天恩的婆子拖出去,重责四十大板!”

“母亲!母亲开恩啊!”

大太太笑容霎时僵住,陈妈妈可是她的陪房,这祖孙俩打得哪里是陈氏,这分明是在打她大太太的脸!

大太太不由委屈起来。

是,陈氏这些年当着她身边的管事,时不时也爱逞些排头,可老夫人往常知道了,不也都看在长房的面子上揭过去了吗,这回怎么就不顾自己的体面了。

都怪崔瑜这个不识好歹的小蹄子!

大太太怒目瞪向崔瑜,却见崔瑜面露诧异,又有些感怀的看向自己。

好像在说这么不守规矩的奴婢,怎么会是大伯母身边的人,大伯母这样恪守规矩的人,竟然能容得下这等刁奴,可真是心善。

大太太气得仰倒。

老夫人不为所动地看了大太太一眼,“若是不想在小辈们面前跌了份,你也合该稳重些才是。”

“好了,姑娘们也该散学了,到了没有?都唤进来,叫她们姐妹几个好好团聚,还有蒋氏,她是长嫂,也该见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