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当皇帝,太难了!

作者:五白之姿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十章 奏疏改革

书名:大明:当皇帝,太难了! 作者:五白之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10:39

在大部分历史小说里,穿越者皇帝们,似乎一个个,都不喜欢处理政务。

甚至公然鄙视以勤政著称的朱元璋和雍正

觉得他们傻

有病

明明可以把大部分政务交给内阁处理,自己总揽全局就可以。

偏偏挑灯夜战,劳心劳力的亲自动手,结果累的不要不要的。

对于这等观点,朱允熥极度不认可。

权力和义务是相互的

当你开始偷懒,忽悠权力的时候,权力也会离你而去

乾清宫里。

朱允熥埋首苦读一份份的奏疏。

这些奏疏来处不一

有来自朝廷六部的,有地方郡县长官的,有五城兵马司的,有太医院的,有通政司的,有国子监的,有钦天监的,有僧录司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的,有都察院御史的,甚至还有公侯勋贵私人的,锦衣卫的,还有歌功颂德的

全都是文言文

全都是繁体字

还他妈是从右到左,从上往下竖着读的文章,一个个的,都是成语大师,用典大师

这让习惯了大白话,习惯了简体字,习惯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横着读的朱允熥。

看的头晕眼花。

很多时候都要靠猜,才能读懂一份奏疏,倒底讲了什么事情。

越看越生气

越看越恼火

“停一下吧,看的朕累了,眼睛疼”朱允熥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

“陛下,您处理奏疏的速度,已经很快了。”

刘三吾也很惊讶。

连续一个时辰。

外面传闻不喜欢读书的朱允熥,竟然能够做的住,静得下心。

在他的帮助下,足足处理了二十多份奏疏。

尽管这跟老皇帝朱元璋相比,大大不如。

但已经足够让刘三吾吃惊的了。

“莫非,以前的坏名声,都是小皇帝故布疑阵,做出的假像,用来蒙蔽太子妃吕氏”

小小年纪,就如此城府,此子恐怖如斯

就连隋炀帝杨广

恐怕都不如这位小皇帝会装

也是

若不是如此,凭什么老皇帝一出事,这小皇帝就当机立断,行事果决,以堪比历史上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的手段,联合武将,一举压下了对手,登基称帝

刘三吾心底暗惊,以后,可不敢再小觑少帝朱允熥了。

面对奏疏的规格,内容,包括句读符号都没有,不能让朱允熥满意的情况。

朱允熥没有学习老前辈朱元璋。

小时候不识字的朱元璋,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最终像个饱读经书的文人一样,可以熟练的读懂了奏疏。

但朱允熥不行

这他娘的得耗费多少时间

而且

凭什么是他自己费心费力的去改变,而不是改变奏疏,改变写奏疏的人呢

在某些方面,朱允熥可能不如朱元璋有魄力,有能力,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但对于如何让自己舒服的处理政务,朱允熥却绝对不可能妥协。

“刘舍人,朕对奏疏的格式和文体,非常的不满意。

我说一下我对奏疏的要求,稍后你把它们整理一下。

然后下发给朝廷衙门,今后写奏疏,必须按照朕的要求来。”

朱允熥直接对刘三吾开口道。

刘三吾一惊

乖乖,小皇帝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呀

新官上任三把火。

历朝历代,新皇登基,除了要大赦天下,与民同庆以外,大多数都会通过废除前一代皇帝的某些政策,或者通过新的政策,建立军功,开疆扩土,来树立自己的帝皇威严。

历史上,建文帝朱允熥登基以后,就是通过废除了朱元璋的大部分政策,达到众正盈朝,让文官们认可自己的目的。

“陛下,奏疏的规格,书写格式,这都是先皇重新规定的,大明十三省的所有官员,都已经适应了这种格式,贸然改变,费时费力,老臣觉得,不能改啊。”

刘三吾开始拿朱元璋压少帝朱允熥。

但他给的理由。

也不能说错误。

因为改变奏疏的书写格式,不是改变一个两个人,而是所有的大明官员。

牵扯甚大

朱允熥可不惯着刘三吾:“皇爷爷也曾因为奏疏问题,杖责过大臣。

这不正说明,奏疏的格式,确实有问题,不得不改吗”

这倒也是

见到朱允熥横眉竖目,眼里杀气腾腾,刘三吾眼神微缩。

连忙点头称是。

“陛下此言有理,陛下圣明,老臣也觉得应该改。”

识时务者为俊杰

刘三吾选择低头。

心底对于小皇帝朱允熥的害怕,又深了一层。

刚才

刘三吾心血来潮,他感觉,自己要是继续顶嘴,小皇帝是真的要用他,杀鸡儆猴

压住了刘三吾,朱允熥其实并不高兴。

他是大明的皇帝。

区区一个臣子跪下了,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朱允熥直接提出自己对奏疏的要求。

第一,今后奏疏,要口语化,就是使用大白话,平时怎么说话,奏疏就怎么写,要写的不识字的种地老汉,都能听懂的地步。

第二,话与话之间,要使用句号和逗号。

这一点,朱允熥并没有把未来所有的符号,都普及的想法。

因为会使用逗号和句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已经足够了。

第三,以后不要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竖着写,而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横着写

第四,朱允熥暂时还没想好,不说了。

嗯,其实朱允熥想过推行简体字,但放弃了。

一次改变三点

估计到时候文武百官都得闹翻天

朱允熥甚至可以想象。

不需要等到明天。

今天晚上之前,估计就会有许多的奏疏,来反对他。

但朱允熥还是有自信的

他能赢

因为他已经决定,针对这件事情,所有的奏疏,都留中不发。

然后通过圣旨的方式,直接把奏疏改革确定下来。

到时候,谁要是写奏疏不符合要求,那就是藐视皇威。

要狠狠地打击

只要朱允熥能够坚定下去,从严从重的处理三五个人,其他人就会乖乖的退缩回去。

刘三吾很容易就把朱允熥的意思,写成了一道未来施行的政策。

朱允熥看了,非常满意。

直接吩咐道:

“行了,就这样吧,一会儿通传所有的衙门,京城内的衙门,三天后开始实施。

整个大明王朝的衙门,从接到消息的那天开始施行。

三个月后,如果再有奏疏不符合规定,轻则杖责十下,重则罢官。”

看了一下乾清宫剩下的如山堆的奏疏。

朱允熥一阵头疼。

好在,内阁成员的作用,就是把每一份奏疏的内容精简为百十字,然后提出解决的建议。

除了一些地方灾害需要救灾或者牵扯到人事权,兵权,财务权的奏疏。

朱允熥每一份都会仔细阅读外。

其他的奏疏,都是根据内阁的提要,粗略分析问题,按照内阁的意见,同意或者不同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55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