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
被燕王念叨的朱允熥。
在吏部尚书詹徽,兵部尚书茹瑺,以及中书舍人刘三吾的讲解下,渐渐对大明王朝,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印象。
“大明,统治的疆域,太大了。统治的子民,也太多了。”
朱允熥不得不承认。
在封建时代。
按照大明王朝目前的统治模式,几乎已经到达了古代王朝的极限。
当然。
朱允熥也发现,不知道是因为他们三个地位太高,看不到大明王朝的中低层,还是他们故意藏私。
总之,他们谈的内容,非常的虚。
好像只要朱允熥学习上古圣王,拱垂而治,就能让大明重现盛世一样。
一点都不接地气
甚至。
朱允熥问他们一些地方的五六号人物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经历,主要的成绩,或者擅长的能力
“以后给地方官吏升官加职的时候,难道我还得去查资料,靠着印象,随便搞又或者,由六部尚书拿出推荐名单,让我随便选”
这不是扯淡吗
他们拿出的名单,不管怎么选,整个名单上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是他们的亲信。
谁被选上都不吃亏
但朱允熥。
如果因此就洋洋得意,觉得自己掌握了人事权,以后,肯定会被当他们当傻子糊弄了。
朱允熥默默记住了这个问题。
以后。
得想个办法去解决。
被朱允熥各种刁钻的,普通的,为难的问题,整的口干舌燥,脑力枯竭,精神萎靡不振的三位大臣,心里愈发难受。
这是又一位跟老皇帝一样精力充沛的大明皇帝啊
而且
别看他很多事情都不懂,也没经历过,但小皇帝似乎很聪明。
他现在只是不停的问,根本不发表自己任何观点的行为。
三个人私下里互相看了一眼。
这个小皇帝不好应付啊
亏他们来之前。
还觉得。
一个十五岁的小皇帝,长在深宫妇人之手,读书还不努力,又喜欢玩乐享受,恐怕会非常讨厌处理政务,未来,稍微使用点手段,很容易就会被他们掌控呢。
一时间,他们也不知道是喜是忧了。
等到朱允熥意识到他们累了,刚好自己现在肚子也饿了。
于是。便让曹忠吩咐御膳房。
拿来十几道素菜。
聚在一起吃了点。
勉强半饱。
朱允熥可不想在这群文官面前露出不孝的破绽。这可是他对付其他藩王的利器呢。自己可不能倒在这上面。
就在朱允熥准备召见其他尚书,侍郎,以及拉拢勋贵。
防止这群文官,趁着他给朱元璋,朱标举行葬礼,不能全心全意,处理朝政,勾结在一起,窃夺属于皇帝的权力的时候。
由刚刚登基,朱允熥就迅速派魏贤去拉拢,早就已经投靠他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带来的消息,把他给震惊了
事情是这样的。
京城。
秦王府。
秦王朱樉最初得知太子朱标的死讯后。
惶恐不安。
却又带着点兴奋。
他怕父皇因为太子之死,责怪他,怨恨他。
甚至因此废了他的王位,将他贬为庶人。
但秦王闯祸多年的丰富经验,又告诉他,皇帝朱元璋,极为重视他们之间的父子亲情。
多半会严厉的训斥一顿。
只要他肯积极认错。
把去世老娘抬出来。
最后,皇帝朱元璋肯定会选择原谅他。
因为太子朱标死了。
“一个儿子已经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父皇已经足够伤心了。他再无情,总不可能,送另一个儿子也去死吧”
秦王朱樉甚至还幻想。
他是嫡次子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就算排。
也应该轮到自己当皇太子了
要不是怕朱元璋生气。
秦王朱樉恨不得现在就大摆筵席,享受一下朱元璋规定的,皇太子级别的宴会
直到他兴奋了一整天,等来了另一个消息。
朱元璋死了
“大胆父皇身健体康,怎么可能薨了呢”
等到秦王朱樉确定这个消息后。
多年的戎马生涯
带给他的经验
再次从沉迷酒色的躯体里苏醒。
“哈哈哈,大势在我本王是嫡次子,是二皇子,老三,老四,老五他们又不在。
现在皇宫里,群龙无首,按照规矩,大臣们估计现在已经赶来请本王登基了。
上天啊,这么多年,你终于听到我的心声了”
秦王朱樉还是有脑子的。
等,不是个办法。
老三晋王,和老四燕王,在朝廷里隐藏的势力,都不弱于他。
如果他们的亲信们争执起来,这皇位,恐怕还有波折。
秦王朱樉略一思考,下令秦王府的亲信,跟着他一起去皇宫。
他要变被动为主动
“秦王殿下,没有陛下的圣旨,您不能出府,殿下仁慈,请不要为难我们兄弟。”
秦王朱樉:“”
负责看守秦王的锦衣卫,选择了尽忠职守,根本不敢放秦王朱樉出去。
因为皇宫禁严,这些锦衣卫,目前尚且不知道朱元璋死了。
自然不敢让秦王离开秦王府
他们接到的任务。
就是看守秦王
要是秦王离开了秦王府,他们完不成任务。
皇帝朱元璋,可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他是真的要杀人的
“狂妄”
秦王朱樉气的不行,大手一扯,拎着锦衣卫的衣服领子,口水直喷:
“你小子,知不知道陛下,今天在东宫薨了,本王现在,要去皇宫,继承大统”
“你他娘的,还不快给我让开,耽误了登基,本王砍了你的脑袋。”
秦王,这是疯了
见到秦王疯言疯语,锦衣卫们一个个忍着笑。但毕竟没有专业培训过。
实在是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们是锦衣卫,知道的内部消息多。
秦王朱樉,犯了大错。
已经失势了
“秦王殿下,想要出府,必须要有陛下圣旨。没有圣旨,就不要为难我们。”
秦王朱樉怒极。
以前父皇在的时候,我敢光明正大的杀官。
现在父皇都不在了,你一个小小锦衣卫百户,也敢在本王面前猖狂
秦王左右一望,闪电般的,从一个“大意了,想闪,但没来得及闪”的锦衣卫手里,夺来了一把绣春刀。
“给本王死”
嚣张跋扈的大明秦王朱樉,偷袭,斩杀一位锦衣卫百户,重伤两位锦衣卫小旗。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械斗,最后,失手被剩下的锦衣卫擒拿。
目前正被关押在秦王府,因为他脾气暴躁,锦衣卫还把他龟甲缚了。
听到这个消息,朱允熥牙花子疼。
这个秦王。
真能惹事
但朱允熥现在万万不能动他,甚至还不能严厉的惩罚他。
若是因为这事。
吓得其他藩王,不敢回来祭奠他们的老父亲朱元璋,不能一网打尽,朱允熥得后悔死。
同时。
朱允熥也意识到一个新问题,他现在手里事情太多了,有些分身无术了。
两位皇帝的丧礼,作为继承人的朱允熥,时不时的就要参加,晚上还得守灵。
对于朝廷运行的规则,也得学习,否则连下圣旨都不会下,岂不是让人笑话。
后宫虽然交给徐氏姐妹和外祖母蓝氏处理,但现在朱允熥还没跟蓝氏见面呢。
不得抽空,见个面,吃个饭,表现孝心。
好让外祖母,替他拉拢舅舅开国公常升和大将军,凉国公蓝玉。
另一件事,后宫里的嫔妃,包括东宫里朱标留下的妻妾,也得找时间,见个面,这都是孝道的基本要求。
当初皇太子朱标,还被朱元璋用剑逼着,给庶母低头呢。
还有一件事,就是帮助朱允熥登基的三位从龙之臣。
蓝玉,常升,徐辉祖
朱允熥不是不知道军权的重要性这是他当皇帝,最重要的基础。
但朱允熥现在,在大明军队里,根本没有基础。
他甚至连大明王朝,总共有多少军队,京城有多少兵马,禁军有多少番号,他都不清楚。
因此。
小皇帝朱允熥,想要自己掌握兵权,难,太难了现在唯有依靠常家,徐家,蓝家,暂时让他们三足鼎立,替他掌握军权。
朱允熥这段时间早已经想好了。
信国公汤和
他被朱元璋赶回老家养老去了。
目前活着的大明将领。
汤和威望第一
这一点,冯胜,傅友德,常升,徐辉祖,甚至大将军蓝玉,都比不上他。
最重要的是,汤和还有两个,他们不具备的优点
第一,年纪比较大,再过几年就死了。
第二,汤和的几个儿子,不是战死,就是早夭。
就剩下个小儿子,能力也不行。
后来,都把信国公这个祖传爵位,给混丢了。
简单来说,汤和没有当权臣,或者黄袍加身的想法。
别人也不会投靠他,年纪太大,儿子也不行,没前途。
而他,也有能力,有威信,替朱允熥压制这群桀骜的武将。
只需要稳定一两年,朱允熥就能从容不迫的接手朱元璋的遗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