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腰破阵行

作者:赵童子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六百二十九章

书名:红腰破阵行 作者:赵童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20

――分割――

龙今月带着众贵族的期待前往楚天盟扎营地,面红耳赤的对着楚天盟手下的几个部将进行了一番简短的演说。部将见主母亲自来说,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欣然同意随主母征讨红腰军。在龙今月演说之时,作为贵族代表的宝公子皱着眉听完全程,不置可否。他年纪轻轻尚不过三十,但已经历过许多政坛轶事。若让他评选生平所见的最差演讲,他实在很愿意投龙今月一票。辞藻平淡,情绪极端,堪称毫无煽动力。如果让她来游说自己,便再倒退十年他也不会听进去一个字。但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演说,愣是把楚天盟的部将们讲得看义愤澎湃――这是怎样一群朴实却认真的军人啊,明明深陷局中,却还是这般义气深重。可惜,时代不过拿他们当零件,用过即消耗。他无声的叹一口气,转身下令大理寺卿释放龙珩,并宣布由龙珩暂领楚天盟领军之位。

演讲完毕,龙今月即遵守诺言,跟着宝公子回到他的府中。她一直捂着脸,情绪尚未平复,一双眼灌满了红丝与泪花,就像一头受伤的小鹿。宝公子忍不住又叹一口气――等楚天盟出击之后,龙今月便成了俎上的鱼,若龙珩进攻成功,则龙今月便能暂留一命,继续做她的人质,一旦龙珩进攻失败,贵族们便要推她祭旗了。看她小小年纪身怀六甲,却被人推着进这般险恶的局,如何不令人慨叹呢。

将龙今月安顿妥当,又派了层层护卫驻守,确认无误之后,宝公子才回到自己的书房,瘫倒在昂贵精致的太师椅上。

未来到底会是怎样的?他没有把握。贵族们虽然暂时连成一线,但实际内部忧患重重。一把手李青云和二把手徐大人贪图安逸,互相推诿,龃龉未平,守军张若诚则是个怯战的脓包,三把手齐大人又是个偷懒和稀泥的,一切全指望着龙珩出征大捷――可一旦开战,谁能说一个稳赢?若是李厘还则有些争雄之力,但龙珩不过一个文将,并非领军人才,更不是武林高手,真上阵又怎能敌得过身经百战的萧昀汐、穆瞳和图灵三强联手?深深的无力感席卷着他,使他看到的一切都蒙上了灰色。面前摊开的书卷白纸黑字的讲述着「君子之道」,他亦自幼学习这等圣贤真言,可真到了家族生存问题面前,这一切又仿佛成了梦幻泡影。

天色渐暗,夜晚又再降临。他早已饥肠辘辘,但又毫无食欲,只呆呆望着窗外萧瑟树影,魂不守舍。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人推开,一简装侍女端着茶盘轻轻走进房中,道:「公子,夫人几次叫您前去用膳,都没得到您回应,特命奴婢送些茶点来,请公子进些吧,莫要饿坏了胃肠。」

宝公子皱起眉,头也不回看也不看,道:「我没胃口,拿走吧。」

在家中他一向说一不二,按照惯例,他甩出这话便了结了。

可出乎意料的,侍女竟毫不退缩:「今日新来的茶点师傅擅长西南风味,或者公子尝一尝便会喜欢的。」

西南?宝家人定居岚京已历三代,早已入乡随俗,几乎没有人知道自己本家起源西南,就连自己妻子也是本地人士,对家族历史一知半解。怎得这个侍女竟提及西南?想来是无意的。

宝公子仍不回头:「我说了不吃,便是不吃!退下,莫打扰我想事。」

他语气已近严厉,满以为能讨个清净。

哪知片刻之后,身后传来一声轻笑:「公子是在担心城外战事么?」

宝公子一凛,这才转身――只见面前盈盈站着一位纤柔女子,虽身着下人服饰,相貌也平平无奇,但往那一站便逸动满满的聪慧灵秀之气。他可从未见过府中有这般人才。

「你一个奴才,也敢妄议政事?」宝公子蹙眉道。

侍女笑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便是鸟兽蝼蚁

,也有求生之欲。」

宝公子眼色一动,有些意外:「想不到你也懂些文字。」

侍女低头一笑:「公子乃西南大儒世家子,所学如山海。奴婢浅薄,不敢在公子面前卖弄。」

宝公子眯起眼睛:「你怎知我是西南世家?你是何人?」

侍女笑道:「澜沧宝氏,君子之家,慈悲处世,仁善育人。先祖宝公德丰,白手起家,乐善好施,便只赚了一钱,也要分半钱与当地穷困共享富贵,便是靠了这份兼济天下的道义,换得人心所向,才一步步夯实大族之基。奴婢祖上同是西南人,也曾受益于人,是以念念不忘。」

宝公子这才放下心来,叹息一声:「难为你们还记得。可叹我身为子孙,未能将先祖遗志发扬光大,实在有愧。」

侍女将茶点奉到宝公子面前,柔声道:「古人有云: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连泱泱大朝都不能免俗,更何况公子耳?时移事异,岚京人心叵测,不比西南民风淳朴,公子守成不易,非人力之过,公子切莫自责。」

这一番话虽寥寥数字,却说得宝公子心中熨帖,也便不再拒绝她奉上食物。他低头一看,只见茶盘中软白红香,俱是家乡特产,不由得勾起童年回忆,忍不住拿起一块,细细咀嚼。一尝之下,心怀大开,自祖父祖母过世之后,便无人再做得这般地道口味。

「是你做的茶点?滋味确实不错。」宝公子夸赞道,「难得你懂些情理,明日便来我书房伺候茶饮吧。」

侍女轻叹一口气:「奴婢得承公子青眼,实在三生有幸,可奴婢尚有一难未解,来日尚不分明,怕是难以久侍在侧。」

「哦?你有何难?说来与我,或者我能帮你解决分明。」宝公子道。

侍女又叹息道:「我一心向德,是以无事时总读些佛学着作,深感其中奥妙。只是近来读到一句‘大智不杀生,大仁不伤人",甚是不解,还求公子点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20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