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跟死对头重生成男主的双胞胎姐姐

作者:八千少女心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06章 态度的转变

书名:跟死对头重生成男主的双胞胎姐姐 作者:八千少女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05

“秀秀老弟,女儿也挺好的,如今我们都有女儿,将来也能分享带女儿的经验。”李崇伟安慰道。

郑橘子仔细确认那人虽然斯文但绝对是个男人,一个男的叫秀秀?

钱秀林显然也是接受了现实,但也有些遗憾的道:“年轻的时候不觉得,这时候还真觉得没个孩子家里太冷清了,还是你们好,早早的就儿女双全了,现在国家政策变了,想多生都不行了。”

启凡年纪不大啤酒肚却是够挺,他们家里有五个孩子,道:“话是没错,孩子多也要有钱养,我以前在单位还能凑合,现在不是为了养孩子,只能停薪留职,现在出来做买卖,不然真养不起那些败家子。”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些事情就没办法十全十美。

这些人都是回城之后再结婚生孩子的,相对而言比在农村已经晚婚晚育的郑贵祥生孩子更晚,几个爸爸又说起孩子的事情来。

“贵祥,你家孩子的检查结果出来了吗?没问题吧?”李崇伟对那两个小个子姐妹还有点儿印象,随口也就关心一下。

郑贵祥道:“没多大的事情。”

虽说来的初衷是带两个孩子看医生,检查结果也早就出来了――问题不大。

“医生给开了一些钙片和鱼肝油,说喝些牛奶,多进行运动就行了。”

“若是一年内没有明显的长高再来复查就行了。”

“贵祥,你是带孩子来看病的?”钱秀林也是吃惊,这么远来看病得花多少钱啊,看来郑家是真的混得不错。

孩子长高没什么问题郑贵祥来时候的最大问题就算是解决了,说话也轻松,“以前没上心耽误了孩子,还好没大事,不然我这辈子都难安心了。”

“可不是。”启凡也是痛并快乐着道:“我们做父母的生了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现在带孩子可不像我们小时候给口饭吃就行了,还得从小就好好培养。”

至于钱嘛,赚了就是花的,不给自己孩子花那给谁花?

孩子说了又说起各自现在做的买卖了,钱秀林孩子少现在过得最轻松,他在海关上班,有太多可活动的空间了,日子过得轻松也宽裕。“你们要是想要摩托车的话,只要有钱,我能给你们弄一辆。”

这时候能有辆摩托车就是路上的靓仔了,他能说出这样的话算是给昔日的伙伴很大的面子了。

钱秀林家里有单位的公车可以用,自己家没有买,但是岳母家他给弄了两辆。

啤酒肚叫启凡,回城之后家里给他买了个进厂的工作,连买工作的钱都没拿够就下海了,不过他是在观望,并没有把岗位卖掉,也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我们厂以前做的是出口贸易,听说以前的效益很好,可惜效益好的时候我没进得去,等我进去的时候里面积压的货物比城墙都要高了。我现在做的也就是把那些衣服拿出来倒腾,外国人的码子和我们不一样,以前羊城货没过来的时候还好,现在羊城货过来了我这小买卖是越来越难做了。”

“兄弟们要是有什么门路,也给小弟我介绍介绍。”

看启凡那一身行头没钱肯定买不到,不过家里孩子多,不挣钱也有7张口要吃饭,累啊。

李崇伟还好,钱是不缺,他们家和岳家的家底都还不错,这次开厂的钱也是两边出的,凭借以前的关系勉强混个温饱,“我这边以前还好,现在家具是大东西不好卖,年轻人都不喜欢那些老款式,本来想趁着海交会碰碰运气,结果是钱花了,一笔单都没弄到。”

做买卖这事,一年比一年难了。

郑贵祥还好,开始经营的养殖场办得有声有色的,今年还扩产了,女儿的小作坊都签到出口的单子了。

三人顿时看怪物一样看着他。

启凡道:“我原单位是国企现在出口都不行了,就平阳公社那旮旯地方还能做出口?”

李崇伟也不信,但人家都说两次了,他也忍不住问:“你家厂子真签到外贸订单了?”

郑贵祥被他们说得也有点心虚了,没办法,他那个女儿给自己签的东西总觉得有坑也正常,道:“都是盖了公章的,应该不会是假的吧?”

“你不是你是开养殖场吗?现在猪肉的价钱都涨了,今年肯定能赚钱,怎么还出口猪肉吗?”启凡也来了兴趣,若是好东西他也不介意参与。

郑贵祥道:“猪肉就在我们那小地方卖,出口的做的是一次性筷子。”

“啥?”李崇伟面色古怪。

郑贵祥以为他不知道一次性筷子是什么,就跟他解释了一遍,说话的语气中带着点小骄傲:“这玩意也不是我想出来,就我那两个女儿喜欢瞎折腾,没想到还真的有人要。”

钱秀林和启凡表示自己听明白了,虽说筷子用一次就丢太浪费了,但是能出口创汇也是件好事。

现在国家重点抓经济发展,国企都是铆足劲搞出口,私企能有出口的东西那是挺本事的,更何况坳塘村那地方他们待过,地里的粮食长得不是很好,山上的竹子确实是优势。

“好啊,贵祥你这也是出息了,以后发财了可别忘了哥几个。”

郑贵祥很是谦虚的道:“我也就是运气好,哪里比得上你们都已经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了,还希望你们别忘了我这农村娃。”

“农村怎么了?当初没你这农村娃,我们这几个人那点工分哪里能活到回城那天,以前大伙换地方断了联系,以后可得多联系。”钱秀林一副好兄弟的道。

他们回城是换个地址,但郑贵祥没挪窝啊。

以前没联系是觉得没必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现在听说他一个私企能签出口的单子,不说真要求他办事,态度却与以前不同了,有点想要主动交好的味道。

“伟哥,你怎么不说话?”启凡有些不解的看着李崇伟。

李崇伟的表情很凝重,好一会儿才道:“虽然具体金额我不知道,但贵祥我听说你的一次性筷子卖了好多亿日元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79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