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跟死对头重生成男主的双胞胎姐姐

作者:八千少女心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72章 机会不能错过

书名:跟死对头重生成男主的双胞胎姐姐 作者:八千少女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05

郑寒秋建议段志辉把镇上效益好的厂子,不管是国营还是私营企业的管事人都聚集在一起开个会,中心思想就是:镇子是我家,致富靠大家,大家一起筹钱。

段志辉的下巴都快要掉地上了,这跟他们的行事作风也差太远了吧?怎么都得等上面开几个会下了通知再行动吧?“我这才说了两句,就去找人家开会要钱,怕是不合适吧?”

上面的意思可是让他去做李家村村民的工作,没想过换路线,将省道修他们这边纯粹就是一厢情愿。

郑寒秋的声音不大,甚至连起伏抑扬都没,语气中带着不如拒绝的味道:“时间紧、任务重,这件事情不成大家也没损失,但若是能成我们却没有准备好,错过了还不知道几十年后才会有机会,甚至我们董集镇以后都不会再有机会了。”

以后有高铁高速,省道国道啥的发展起来了就发展起来了,没发展起来自然消失的县城都不知道有多少,慢慢被抹去的乡镇更是数不胜数。

没机会也就罢了,有机会谁不想自己的家乡能建设的更好。

有些事情是需要深思熟虑,但这种泼天的富贵还等开几个会再表决那就要命了,毕竟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再没有机会了。

“这可不是小数目,不是召集大家开个会就能成的?”段志辉的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无奈。

这时候哪里都缺钱,掏钱的事情就是要命的事情,就算他是镇长也不可能强迫那些厂子掏钱,更何况还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

郑寒秋道:“董集瓷厂是我们这里的大厂,他们肯定知道国道的重要性出钱应该没多大的问题,还有农机厂、家具厂和瓷砖厂效益都还不错拿你拿出镇长的威严来多少能化点缘。”

化缘?段志辉心里嘀咕,你这是把我当要饭的了?

“至于那些私营企业,只要政府能给点政策优待肯定也会点头的。”

“政策优待?”段志辉咀嚼这两个字,最近国家的政策是开放了很多,但谁知道哪天又会变回去?他能给什么优待?

“就算这笔捐赠能抵消相应的税款呗。”郑橘子都觉得有点急了。

魔都那边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自己家这边却还像在十年前――啥事能不变动就不变动。

段志辉是真的追不上她的跳跃,只能无奈的道:“这我可没这个权力。”

“那就卖地吧。”郑寒秋也觉得段志辉的权力和胆识都不够,就不如卖地了。

虽说土地财政还没开始,但是适当的行使点权力在这个年代也是可以的。

“卖地?土地都是国家的,我有什么权利卖?”段志辉感觉再听下去,自己万一禁不起诱惑也就要进去了。

郑寒秋真的有点无语了,这时候的保守派真的太保守了。

直接卖地肯定不可以啊,但是将省道旁边的土地划分成宅基地比普通宅基地高价出售还是可以的,若是对方只盖门面房再加收一笔费用,一条街过去的地怎么都能凑个十万八万也算是镇府出了些钱了。

省道旁边的地肯定好卖,贵一点也会有人买,但那些地也不是随随便便能够出售的,“平塘村的人会同意?”

自己家的好处肯定不能给外边的人,这点谁都有这种情结。

郑寒秋觉得问题根本就不用想,“平塘村的人肯定不会同意。”

段志辉:“那你就是废话吗?”

"现在不是财政困难吗?这条道要修过来要修过来政府出资了肯定是要有一定的好处,再说了最大的收益者就是平塘村的人,你跟他们村长好好说说其中的门道,

凡事征用了土地的人家,除了政府的拆迁补偿,还能有两个进厂工作的名额,先把路修起来再说,以后要扯皮也等以后再说。”

什么叫等以后再说?段志辉头更大了,小孩子想事情是不是太理所当然了?“别说镇上了,就是县城各个厂子的名额都很紧张,去哪里弄这么多个进厂名额?”

郑寒秋觉得这事一点都不难,“除了城里那几个厂子就不能开新厂子吗?”

“开新厂?”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从你嘴里说出来就跟今天晚上吃什么菜一样?只是做决定,半点无难处。

“对,开新厂,就比如刚才说的平塘村也好、坳塘村也罢,我们这两个村里的竹子资源都很丰富,村里也有不少手艺人,镇上的凉席厂都快干倒闭了刚好把机器卖了在村里开新厂,解决一批人就业。”

段志辉:“那老厂就不管了?”

郑寒秋:“老厂还在啊,只是卖几台机器而已,再说了镇上这么多厂子经营不善,把一些厂子卖掉也能补贴些财政,还能甩掉一些包袱。”

段志辉:“为了钱,你是什么都敢做。”

郑寒秋:“段叔叔,这事来得突然但很重要,你就别总在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计较了,先去请示县里的领导,让上面的人看到我们董集镇愿意牺牲自己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决心,以及你愿意为全省道路顺利铺设全力以赴的奉献。”

段志辉……话是这么说的吗?

是这么说的吗?

他们不是想要靠修路捞好处吗?怎么还变成牺牲和奉献了?

不过有一点他还是门清――省道要是从他们这边过,绝对是件大好事,市里给他们压力解决李家村的拆迁问题,他们现在就是贴钱帮市里甚至省里解决难题,太伟大了。

段志辉在脑海里组织了一番语言,迅速给上面的领导打电话,“领导,你交代的事情我们想了一下,换个法子解决更好……”

对方听了也觉得是好,领导就是喜欢嫩解决问题的下属,更何况还把好处扒拉到自己县,“这事若是上面同意,县里负担一点也不是不行,你等我消息。”

挂了电话,段志辉看着姐妹俩,“现在我们先等上面的消息。”

郑寒秋可不觉得这时候是等消息的时候,而是抓紧时间将这件事情落到实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9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