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青囊尸衣

作者:鲁班尺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四百零五章 文公山下的墓穴

书名:青囊尸衣 作者:鲁班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7

月夜,冯生风尘仆仆的走进了南山村。

自从在缅甸恩梅开江与寒生分手后,他便与卢太官和救援队等人乘直升机返回到了泰国东北的乌隆基地,次日驱车前往了曼谷,然后由曼谷飞回香港,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江西婺源。

兰儿见到冯生自是百感交集,一边烧火做饭,一面打听着寒生的情况。

“这么说,寒生和才华都很好,找到墨墨后就可以马上回来了。”兰儿松了一口气,连日来紧绷着的心总算是落了地。

北斗西斜,吴楚山人和茅一噬押着良子走出了灵古洞,踏着月光回到了村东家中。

“是冯生你回来啦,那寒生呢”吴楚山人欣喜道。

冯生讲述了此行泰缅寻找老祖女儿的惊险过程,并转达了寒生的问候。

“如此说来,曼谷事情一了,他和婴儿就直接返回江西了。”吴楚山人遂放下心来。

“爹爹,你们找到耶老了么”兰儿问道。

“什么耶老还没有回来”吴楚山人闻言大吃了一惊。

兰儿道:“是呀,始终没见他人。”

茅一噬在一旁摇了摇头,说道:“这个千年皮尸头脑简单,处世荒唐,说不定又要惹出什么漏子来呢。”

“如此说来,这个耶老并没有回家来,反而是有可能偷偷的跟着我们到了卧龙谷坏了,他万一遇见了黄建国,便会有危险了,不行,我得赶紧再返回谷中一趟。”吴楚山人急切的说道。

“我同你一道去。”不化骨茅一噬站起身来。

“不,”吴楚山人沉吟着说道,“兰儿这儿我不放心,拜托茅兄照看,还有这个良子也需要人来看守。”

“山人但可放心,有我冯生在,绝对保障兰儿的安全。”冯生抽出腰间的手枪自信的说道。

“如此也好,冯生定要多加小心。”吴楚山人点头应允道,遂带良子来到西屋衣橱前,出手将其点到,关进了橱内。

吴楚山人和茅一噬匆匆出了院子,直奔灵古洞而去,然后在溶洞内一路疾奔,只消用了半个多时辰,便又回到了谷中。

卧龙谷中一片寂静,林间雾气蔼蔼,不见人迹。

吴楚山人先冲进了土屋之内,那黑泽已经不知去向,很可能是出谷去见黄建国以及毛尸去了。

“茅兄,我们即刻出谷。”吴楚山人匆匆道,随即施展轻功,向谷外一路疾奔,不化骨茅一噬悄无声息的跟在了后面。

卧龙谷口也是静悄悄的,见不到一个人影,山人脚步略一踌躇,随即沿着那条唯一的山路继续追了下去。

“这是耶老的蟋蟀笼子,”吴楚山人在山路的岔道口发现了那只空空如也的竹笼子,自言自语道,“看来耶老已将那些蛐蛐喂给毛尸吃了。”

不化骨茅一噬俯身在地面上,鼻子贴地嗅了嗅,然后站起身来说道:“老夫闻到了毛尸的特殊气味,是往西北面的路上去了。”

吴楚山人抬头望望东方天际处,急切道:“天色已经快要黎明了,我们得加紧了。”

两人如疾风一般的朝着西北面的山路追了下去。

婺源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山腰葬有朱熹祖墓,因谥号“文公”而得名。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朱熹回乡扫墓亲手栽植的24棵杉树,寓意24孝,历经800多年风雨,至今已有三米多粗,三十余米高,仍郁郁葱葱的屹立在半山之上。

黎明前,天色昏暗,毛尸一蹦一跳的走在古驿道的石路上,虽经几百年风霜雨雪,古道仍完好无损,因其修建时采用了倒三角形的方法铺石,借助行人的踩踏,石块越踩越实,越踏越紧,所以保存至今。

耶老望着苍翠的文公山,不由得叹息道:“老衲久居关外,听闻南宋理学家朱熹祖墓穴址择地颇为周折,毛尸哎,你能葬于此山之中,也是不容易啊。”

毛尸闻言停下了脚步,疑惑着说道:“唧唧文公祖墓如何费周折啦”

耶老清了清喉咙,然后回答说道:“老衲听吴楚山人说过,南宋朱熹曾祖墓下葬时,乃是一个叫做赖布衣的风水师择的时辰,必要等到四种现象同时出现时方可下葬。”

“唧唧是什么”毛尸感兴趣的问道。

“一是鲤鱼上树,二是铁锅当帽,三是瓦片盛饭,四是葛藤束腰,那赖布衣告诉朱家人某日某时将棺木抬至墓穴旁边等待,族人们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做了。时辰接近午时许,见一位农夫手提两条鲤鱼来到路口茶亭旁边,随手将鱼挂于树上,自己则到凉亭内歇息喝茶,这就是鲤鱼上树。须臾,天阴落雨,一人头顶铁锅奔进凉亭,岂不是铁锅当帽了么因天近中午,几名农妇提着瓦罐前去地里送饭,下雨路滑,一位农妇摔了一跤,送饭的瓦罐打破,腰带也因摔跤跌断了。那农妇心疼米饭,用瓦片将饭盛起,又随手折了葛藤当作腰带系于腰上。此刻族人方才恍然大悟,鲤鱼上树、铁锅当帽、瓦片盛饭、葛藤束腰,四种现象真的同时出现了,不由得连连称奇,于是连忙将棺木下葬于墓穴内,这才成就了一代大文豪朱熹。”耶老很满意自己有机会在毛尸面前炫耀一番。

“唧唧有意思。”毛尸抿嘴嘻嘻笑了,音质清脆甜美。

“毛尸,你的墓地究竟在哪儿呢”耶老也陪着干笑了几声,然后抓紧时机问道。

“唧唧就在这里。”毛尸手一指古驿道旁的一处山坳,那里背风向阳,赫然矗立着一个大坟包。

耶老走近前细观,诧异道:“毛尸,你是哪一年死的”

“1966年,唧唧。”毛尸回答道。

“那是十年前了,可这却是一座新坟啊”耶老望着坟包上面的新土狐疑的说道。

“唧唧唧就是这里,没错。”毛尸肯定的说道。

这是一座新坟,土包上面甚至才刚刚生出些青草来,耶老围着绕了一圈,也没找到墓碑,他挠了挠头皮,又接着问道:“怎么会没有墓碑呢”

毛尸嫣然一笑,解释道:“唧唧,唧唧外姓人葬坟到文公山上,都是不立墓碑的,几百年了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远处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直奔他俩而来,毛尸害怕的闪身躲在了耶老的身后。

“毛尸,你别怕,有我耶老在此,任何人休想伤害到你。”耶老张开双臂毅然的护住了毛尸。

夜行人的衣袂声转瞬已至跟前,稀疏的星光下,站立着吴楚山人和不化骨茅一噬

“耶老,你让我们找的好苦。”吴楚山人气恼的说道。

茅一噬走近前来,鼻子不住的翕动着,嘿嘿的开口道:“这具普通毛尸没什么道行,干脆剿灭算了。”

“唧唧,我怕”毛尸战战兢兢的后缩着。

耶老胸脯一挺,高声叫道:“老衲绝不允许你们伤害毛尸”

“耶老,你自己这样随意乱跑,是很危险的。”吴楚山人责备说道。

耶老脖子一挺,分辩道:“老衲喂毛尸吃了蛐蛐,她带我来到了她的墓穴,老衲马上就可以解开太极阴晕里面发生的谜团了。”

“这座坟就是毛尸的么”吴楚山人疑惑道。

“唧唧,是我的。”毛尸躲在耶老身后探出脑袋说道。

“哼,是真是假,挖开便知,”吴楚山人转身对茅一噬说道,“茅兄,方才路过一家农舍,我去找把锄头便来。”说罢,山人身形一晃,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了。

“耶老,老夫一生剿灭尸变无数,你与这具毛尸非亲非故,干嘛要护着她呢”茅一噬不解的问道。

“人在江湖,行侠仗义,除强扶弱,助人为乐,乃老衲份内之事,岂能袖手旁观,更何况毛尸又是一个受尽苦难的美妇人。”耶老义正言辞的朗声说道。

“美妇人你又怎么晓得”茅一噬诧异的说道。

“你听她吴语软侬的话音,行走步态之婀娜,接人待物之娇羞,举手投足之妩媚,老衲岂能分辨不出”耶老雄辩道。

“哼,不就是一具毛尸么,连肉都没有。”茅一噬鄙视说道。

“呜呜唧唧。”毛尸伤心地哭了。

“不化骨,老衲不许你侮辱毛尸”耶老愤怒的冲着不化骨喊叫起来。

脚步声重又响起,吴楚山人手拎着一把铁锄回来了,二话不说,走到那座坟包前便奋力挖掘了起来。

此刻,东方已现鱼肚白,山人也将墓穴掘开了。

一口陈旧的棺材静静地躺在了墓坑里,看样子它已经在泥土中埋了若干年,木质表面大都已腐朽。

“我要开馆了。”吴楚山人说道,然后一锄劈在了棺盖上,“咔嚓”一声,撬起了棺材板。

晨曦下,一个赤身裸体的老头安祥的躺在棺材里,皮肤还未曾腐烂,正是黄老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20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