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青囊尸衣

作者:鲁班尺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二十七章 信物

书名:青囊尸衣 作者:鲁班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7

“是的。祖先婆婆赶去卧龙谷,准备杀了刘伯温,以泄其逼死主母陈氏之恨。”婆婆说道。

“祖先婆婆杀死了刘伯温么”寒生问道。

“没有,他俩在卧龙谷中深谈了一次话,祖先婆婆就回来了,从此终生再也没有踏足过卧龙谷了。至于那次会面具体谈些什么,祖先婆婆的遗书中没有说,只是留下了刘伯温的一首偈语,那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曰:“太极覆太极,青田未有期。天蚕重现日,尸衣伴君行。”至于这首偈语的含义,我家世代守陵人历经600余年,仍是参详不透。”婆婆叹气道。

寒生听罢久久沉默不语,世上事,江湖争斗,爱恨情仇,纵有谁又能够说得清楚想那吴楚山人,半生飘泊,一世孤独,连心中至爱的女人却也咫尺不能够相见,甚至都不曾知道自已还有一个受尽困苦的女儿在世。兰儿娘也是够可怜的,携踏遍中原,矢志千里寻夫,孤寡一生而无怨无悔。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寒生想着,眼角竟流下了泪水。

婆婆吃惊的望着寒生,关切地问道:“孩子,你怎么哭啦”

寒生抹去了眼泪,说道:“没什么,婆婆,您接着说。”

“祖先婆婆遗书中还说到了天蚕,书中道天蚕,球状,硬而现绿光,内生白陀须,闻气而长,所以听你说到那石蛋蛋的情况,我已猜到了那就是天蚕。刘伯温诗的后两句天蚕重现日,尸衣伴君行,如今,天蚕已经重现,那尸衣又是什么呢”婆婆说道。

“尸衣在这儿呢。”萍儿突然跑出去,拖进来那已经剪开的蚕衣说道。

卧龙谷中,清晨,林间弥漫着白茫茫的一片雾气,令人感到了深秋的凉意。

吴楚山人负手而立,望着隐居了几十年的山谷,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自语道:“600年了,今天总算要有个了结了。”

蒋老二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急匆匆道:“先生,出事了。”

“什么事”吴楚山人并未回身,只是淡淡地说道。

“我去给寒生送饭,发现他们都不见了,寒生、那个岭南吴道明、姓朱的小队长还有那条大黄狗,统统不见了。”蒋老二一口气说道。

吴楚山人沉吟了一下,依旧淡淡说道:“随他们去吧,未见他们出来,有可能误入了地下溶洞,这个岭南吴道明实在是不简单呢,我小看了他。算了,已经来不及去管他们了,大事要紧。”

“是,先生。”蒋老二唯诺道。

尸衣经相传是刘基刘伯温倾尽毕生心血所著,里面俱是极其诡异的辟邪之法,江湖上从未有人见过此书,听到过此经的人也是寥寥可数。

尸衣经就是今天来人所要出示的信物,卧龙谷守陵人,惟有见到此经方能移交陵地,当年刘伯温布下此局后,从来没有人来交接过,至今已经600年了。

自己心中异常渴望能够一睹尸衣经,历代守陵人曾流传下来过几条经上的密术,其中就有“骑马布”避雷电一法,那天晚上自己曾经目睹过老蝙蝠在使用,确实是灵验无比啊。

今天就要如愿以偿了,山人想着,脸上露出了微笑。

今天是农历九月十八,朱元璋出生之日,只有在今日夜里阴气最盛的亥子交更之时葬下,方可速发。前几日那两个入谷的劲装打扮的中年人,尽管自称是收山货的,可一眼就看出是会家子,武功均是不低。两人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自己虽是旗人,但自幼在京城出生长大,所以一听便知是来自京畿一带的人,而且口气中似乎还显示出来某种官场的威严。他俩临出谷时回头说了一句话:“九月十八,600年青田之约”,当时自己如五雷轰顶,几乎惊呆了。

回想起当年,自己饥寒交迫病倒在卧龙谷口,被一个白须老者所收留,并授自己易数和独门武功,成为了一名极端秘密的守陵人,老者去世后,自己便成为了卧龙谷的主人。自从那一次碰巧搭救了寒生,见此孩子意志坚强,聪明内向,而且身怀怪异的医术,便想收其为徒,培养其做为下一代的守陵人。

今夜一切都将结束了。慢,万一出了差错呢

如果来人有诈,按理说来人应该是浙田口音才对,可他们确是讲着满口的京片子,而且带有官腔,今夜要下葬的究竟是什么人要知道,葬下去后不出十年,中原必将易主此事非同小可,必须百般谨慎才是,一旦发现有诈,自己就要引其去假龙穴下葬,600年的期待岂可毁于己手

“先生,吃早饭啦,刚蒸好的老鼠干。”草屋内传来蒋老二的喊声。

“嗯”,吴楚山人踌躇满志的踱着步向草屋而去。

早饭间,吴楚山人望着蒋老二苍老的面孔,心中有些酸楚,唉,这个青田人的后裔,毕生都耗尽在了刘伯温布下的这个风水迷局之中了。

“老二,此件事了结之后,你欲何往”吴楚山人问道。

“先生,老二愿意追随先生,继续伺候您。”蒋老二由衷地说道。

“唉,你还是去成个家吧,老了也好有个人相伴。”山人劝慰道。

“先生还要去寻找失散了的妻子么”蒋老二关切的问道。

吴楚山人不免有些黯然,许久许久都没有再说话。

夕阳西下,已近黄昏,“嘎嘎”两只报讯的黑乌鸦终于从山下飞来了,蒋老二挥挥手,表示知道了,乌鸦们盘旋了一圈又折返山谷口去了,终于来了,吴楚山人松了一口气。

山人背负着手,站在草屋前,眼盯着上山的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次入谷的那两个劲装汉子,步履矫健,气息平稳。身后跟着两乘滑竿,最后面又是两名劲装汉子,一行共有八人。

草屋前,滑竿落下,前面这乘滑竿上坐着的是一个双目深陷、鸡皮鹤发,骨瘦如柴着灰色中山装的老者,轻轻地走出滑竿,双脚落地竟悄无声息。

山人心下自是一惊,此人功力深不可测啊。再看后一乘滑竿,上面蜷缩着一个瘦弱的人,身上盖着一件草绿色的军用大衣,看不到其面孔,似乎像是一个病人。

前面的劲装汉子悄声在灰衣老者旁边耳语了几句,老者看了下吴楚山人,目光阴冷之极,山人顿觉心中一寒。

灰衣老者走上前来,拱手施礼,道:“我是青田刘今墨,前来赴600年之约,有礼了,请问先生是”其声阴柔而音极尖细,直刺吴楚山人耳膜。

吴楚山人微微颌首还礼,说道:“幸会,在下吴楚山人。”

刘今墨点点头,冷冷说道:“太极覆太极,青田未有期。”

山人吟道:“天蚕重现日,尸衣伴君行。请问信物何在”

刘今墨面无表情的望着山人,默默地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轻轻翻开来,里面露出一本颜色发黄薄薄的线装册子,手捧着递过来。

山人心中有些发热,微微颤抖着接过来,凝神视之。

发黄的册子封皮上有竖着手写的三个大字尸衣经,左下角有两个小子:刘基。

这就是600年前刘伯温的手迹山人内心激动不已,他轻轻翻开第一页

空白,再翻开第二页,还是空白山人连续一页页的翻过去,全部都是空白

吴楚山人大惊失色,眼睛盯住刘今墨,缓缓说道:“这是为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33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