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为了完成毕业设计,我成了院士

作者:风丘颜凉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六十五章 系统升级

书名:为了完成毕业设计,我成了院士 作者:风丘颜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8

“大家好,我是王帆。”

“这一次,我要向大家做出报告会议交流的主题是硅碳负极材料离子电池的性能以及未来行业的展望。”

王帆扶着话筒,轻轻的咳了两声,然后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他心里不禁有些澎湃。

这种世界级规格的学术报告。

就算是换在上一世在行业内奋斗几十年的他。

也是未曾达到的地步。

然而,这一世,刚过来不到一年,就轻松达到。

短暂的时间,他想了很多,然后抛开一切杂念,脑海里回想起一切有关的工艺制作流程,缓缓开口说道:

“相信大家都知道的是,硅碳负极材料离子电池,是基于当今硅基体系所创立出来的。”

“传统意义上的硅基体系电池,在充放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体积效应,在硅脱嵌过程中能够达到300的体积变化,易导致颗粒分化,从而从集流体上脱落。”

“同时电极极化,材料分化,sei模重构,库仑效率低和容量持续衰竭也是硅基体系电池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王帆首先开头抛出了目前新能源行业存在的问题,一点一点往后面延伸,进一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毕竟学者专家们来到这里,为的就是想知道王帆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从而给自己一些启发。

原本他是有稿子的,说到后面,索性就直接脱稿,想法如脱缰的野马开始一点一点奔涌出来。

“但是,硅碳负极材料很好的综合的二者的优势,形成了结构稳定,循环性好以及容量高的储能装置。”

“我们通过调控材料共公混比例和尺寸,比如高精度的纳米化,能极大缓解硅体积变化所造成的巨大应力,同时纳米硅可以缩短i的传输距离,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动力学性能。”

“与此同时,又因为硅纳米颗粒比表面积大,sei膜易消耗过量的锂盐,且体积效应易引起颗粒之间的电脱离,导致可逆容量与库能效率降低。”

“在这个基础上,加入碳的复合材料之后,既可以增强体系的导电性,也可以稳定其界面特性,从而提高循环稳定性,提高充放寿命”

王帆开启了他的第一个方向。

台下的学者专家们,如痴如醉的听着。

“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硅的体积膨胀。生成稳定的sei膜,硅碳负极离子材料采用了新型的核壳结构,即为硅的体积膨胀提供了一些体积,预留了空间,保证表面碳层结构不被破坏,得到稳定的sei膜”

“我尼玛,兄弟们,你们什么情况,还能听得懂吗”

“听得懂楼上大兄弟你在做什么胡话,我要是听得懂,现在站在台上的就是我了,双手叉腰jpg。”

“作为一名本硕博985的行业从业人员,我想说的是一开始还能跟得上,而且听着还挺有劲的,但是,越到后面越听的迷糊,大概20分钟的时候,我已经觉得我在听天书了。”

“一个个字掰开都能听得明白,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在说啥了。”

这时,伴随着王帆学术报告的正式开始。

直播平台上的流量也终于稳定下来。

达到了80万人次。

虽然没有超过百万,但是这个数据相当非常炸裂了。

要知道,这只是一场学术会议,并不是什么带货直播之类的,这是有非常强的专业限制和门槛的,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接受不到所谓的学术会议交流。

下午五点。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

王帆结束了这一次的学术报告。

“老吴,听完报告。”

“我好像懂了一点了,就像是天灵盖被打开了一点一样,就瞬间就明白了一些东西。”

坐在台下的陈伟,突然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

“难怪老大让我们有机会多参加类似的学术报告。”

“果然是有好处啊。”

“天灵盖打开了一点,你小子是真会形容啊。”

一旁的吴志林,没好气的说着,然后又补充道:“这三个小时下来,只要肚子里有点东西的,都会有一些感悟,毕竟都是同行业的研究,相当一部分经验可以用来借鉴。”

“咱们接下来的氢氧燃烧电池也是一样。”

“现在突然觉得选硅碳负极材料离子电池的那一组有点好啊,起点比咱们高多了,别的不说,最起码能直接投入到工作中,能进入老大的未来科技集团和各方面进行对接。”

陈伟摸了摸下巴,看着身边的另一组,有些羡慕的开口。

说着,吴志林瞥了一眼陈伟:“要不你现在申请调过去”

陈伟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无论是他还是吴志林都知道,未来实验室的能源发展方向就是氢氧燃烧电池,只要能熬过前期,后面将会是一条庄康大道。

相对于先甜后苦来说,陈伟还是选择了先苦后甜。

“这哪能,老吴,你也太小看我了,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你不知道,我这人打小就有一点好,无论怎么样,只要一开始选择的东西就不会改。”

两人拌嘴的同时,台上的王帆,刚刚走下来,就被一窝蜂赶上来,异常热情的学生们围住了。

“王帆学长,我想和您合个影。”

“王帆大佬,我想要个签名。”

“王帆教授,我想”

就这样。

王帆含泪签了两个小时的字,到后面手都要抽筋了,再加上当一个小时的工具人。

没办法。

中午许下的承诺,现在打碎牙都得吞进肚子里。

“好家伙。”

“真不是人干的呀。”

王帆甩了甩已经发酸的手臂,晃悠悠的走出操场。

尽管这一会报告已经结束,但是在操场上,依旧可以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学者聚在一起,手里抱着电脑或者是纸笔,相互激烈的讨论着,时不时的还争吵起来。

“真好啊”

“这就是学术交流的魅力。”

王帆自顾自感叹道。

“叮咚”

正想着,王帆耳边突然传来一阵机械声提示声。

“恭喜宿主,积分已达一级上限。”

“请问是否升级”

下一秒,王帆的个人属性面板径直出现在眼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24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