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为了完成毕业设计,我成了院士

作者:风丘颜凉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六章 Science和Nature

书名:为了完成毕业设计,我成了院士 作者:风丘颜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8

脑域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

即使是初级开发,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慢慢适应。

根据系统所说,

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的时间里,王帆的脑域依旧会一个非常缓慢和温和的速率慢慢提升,一直达到一个顶点才会稳定下来。

这给王帆带来的改变是全方位的。

别的不论,就拿即将进行的论文撰写来说。

一般情况下,就算是知道全部过程以及具体数据情况下,也得花一个星期,甚至更长一些时间。

然而,王帆只是两天不到,差不多接近三天时间,便完成论文的撰写,包括对应的实物毕业设计。

当然了,这里的论文只是一部分粗略概况,就算是涉及到一些数据,也是无法反向推导出具体过程的那一种。

材料学嘛,

最重要,最根本的的就是其中的材料混合配比。

稍微改变一点剂量,最后的结果都将完全不同。

要不然材料学怎么会有玄学这一称号呢

同样,这也是被各大公司以及各个国家藏着掖着的东西。

“老师,最近有时间吗”

“我想问一下,院里的课题组大概什么时候有时间。”

王帆掏出手机,直接打给自己的导师张远。

接到王帆的电话,

张远感到有点意外。

自从王帆回学校之后,他就一直在关注,刚开始的那几天,几乎每天都会去王帆那里一趟,询问王帆的身体情况和课题的进展情况,甚至表示自己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最近课题组里的一个项目完结,基本上都有时间。”

“你是”

张远问道。

王帆径直道:“老师,我想申请答辩。”

“申请答辩”

张远第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王帆的项目,作为导师的他,太知道其中的难度了,就更不用提中间一部分数据还出了问题。

之前校内就商量过,

最后如果实在不行,就给王帆拉到其他课题组去混一个论文,然后安安稳稳的毕业。

可是,现在是怎么回事

王帆竟然申请答辩

这难道意味着

“对,老师,我申请答辩。”

张远有些疑问的开口:“那你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

“也都完成了。”王帆回道。

“什么”

“完成了”

“你再说一遍,真的假的”

“最新的数据是多少”

听到王帆的话,

正坐在家中沙发看电视的张远,神情瞬间,整个人也是一下子猛的坐起来,把在你旁边看电视的自家妻子都吓了一跳。

“老师,您没听错。”

“论文和设计都已经做好了,我现在就在实验室。”

“4400ahg,完全达到了当初的设计值。”

“您要是不放心的话,可以马上过来一趟检验一下。”

王帆双手一摊,无奈的说着。

“4400ahg”

“你确定你没有算错”

“你知道这个数据代表着什么吗”

听着王凡的话,张远双手都在颤抖。

“老师,您就放心吧,这种简单的数据运算不可能算错的。”

“这样,我现在就在实验室,您在哪里,我可以把东西送过来,让您亲眼看一下。”

“我在学校的家属楼5号”

“不不不,你就待在实验室。”

“不对,就待在原地,哪里都别去。”

“我马上过来”

张远非常紧张的开口回道,生怕王帆离开实验室。

然后,他一个电话打到学校实验室负责中心的王波那里。

“老王,在不在实验室”

“在啊,咋了”听着电话里张远一副急匆匆的样子,王波有些纳闷开口问道。

“行。”

“在就好。”

“你马上让老秦,带几个人去实验室。”

“三号实验室马上关闭。”

“在我赶到之前,不允许有任何人进出。”

张远在家一边收拾,一边开口说着。

“三号实验室,那不是王帆待的实验室吗”

“发生了什么”

“该不会又要”邵志国一听和王帆有关,下意识想到之前的事情,满脸的无奈。

“想到哪里去了,不是你想的那一回事。”

“反正你别管,别浪费时间了,赶紧让老秦带人上来。”

“非常急。”

“我这就马上过来,在我赶到之前千万别让人进去。”

张远一边说着,就准备出门。

如果电话里王凡没有骗他的话,4400ahg的电池性能数据,将会是一个巨大性发现,震惊全国,甚至是全世界。

这由不得他不谨慎。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出错。

他只是马上过去了一趟而已。

并没有付出什么。

“过去的路上慢点啊。”

“开车小心。”

妻子在一边听着,看着满脸焦急的张远,并没有多问,只是小声的嘱咐了丈夫几句。

三号实验室,打完电话之后,

王帆没有闲着,坐在那里,打开电脑开始筛选投稿的一些sci期刊。

sndex。

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由40年前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

这是一种论文引用数据库,也是重要的论索系统,由此而衍生的一种名词叫做影响因子。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简单一点来说,影响因子越大。

它所代表的影响力和论文质量也就越高。

依照硅碳负极材料的性能,按照王凡的想法。

当然是首选nature和sce。

这是业界的两大顶级期刊。

这两大顶级期刊并没有什么重大性不同。

如果非要去分辨的话,可能也只有一个审稿方式的不同而已。

nature的稿件一般是两个编辑处理,其中一个占90的意见,占主导性,另一个只占10的意见,只是在原来基础上提出一些修改性意见。

而sce的稿件,在收到投稿以后,它首先要通过学术委员会board讨论,然后讨论之后打分,分数高的送审,分数低的直接pass。

在网站上找到期刊的编辑投稿方式以后。

王帆将整理好的论文英文版通过邮箱发送过去。

“接下来,就是慢慢的等了,不用我再去做什么。”

“按照这两家刊物的流程,最起码得两三个月。”

王帆自言自语道:“或许nature会快一点。”

“但最快也得两个月。”

“除非”

正当王帆摸着下巴,想着怎么能够加快自己审稿时间,早一点看到论文健康售后科研点的时候,实验室的大门砰的一下打开。

顺着目光望去,只见穿着一身保安服装的老秦,带着两名龙精虎猛,身材壮硕安保人员直接冲了进来。

看见王帆在里面,也没有说什么,就直接站在实验室大门的两边旁边,一言不发,像个门神一样。

由于宣工大属于211高校,即使这只是宣城地区的分校,其安保工作也非常严格,全部按照合肥本校的规格,安保主管老秦是正儿些安保人员也大多数都有当兵的经历。

所以三人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看上去相当吓人,整个实验室的温度都像是下降了两三度。

紧接着,实验室研究中心的主任邵志国跟在后面也进了门。

“秦主管,王主任,这是”

王帆疑惑的问道。

“你别问我,我也不清楚。”

“你老师等会儿要过来,有什么事情可以问他。”

王波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这一会儿他自己正懵逼呢。

不过,看着王帆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旁边是收拾的整整齐齐的操作台,连一张草稿纸都看不见,哪里像是一个做实验的实验操作台

再联想张远的态度和之前课题组里有关于王帆的一些方向性研究消息。

“我天,该不会是”

王主任似乎有了一点隐隐约约的猜测。

听到这里,王帆就明白了。

原来是自家导师干的。

“咱导师这保密意识,倒是挺强的。”

王帆低声笑着说了一句,然后坐在那里静静的等着。

大约十分钟后,

张远风风火火的赶得过来,还没进门就喊了起来:

“王帆,数据给我看看。”

“我要从前到尾所有的数据。”

“还有制取出来的材料。”

张远进门之后,二话不说,转身就把大门关上,同时上了保险锁,面容异常严肃。

看着这样动作的张远,再加上刚刚他说的话。

王波刚刚心里的猜测几乎完全证实。

一时间,

他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因为他是知道王帆的课题方向的。

也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闻言,王帆打开实验室保险柜,在里面取出一叠文件,并且拉出了一个保险盒,直接递给了张远。

在看数据文件和实物之前,

张远看着旁边负责安保人员的老秦三人和王波:

“今天这事情,需要保密。”

“如果说确认无误的话,后续我会向院里申请保密协议,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都需要签署。”

“老秦我就不多说了,你是部队里下来的,知道规矩和原则,也知道保密协议代表着什么。”

“老王你也是。”

“当然了,如果你不乐意,还有一种其他选择方式,就是马上离开这里,实验室里的一切都得闭嘴。”

听到话之后,站在一边的老秦没有说话,连头都没有转过来,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径直的在原地点点头,表情异常认真,后面的两位安保人员也是和他一模一样。

王波连忙摆摆手:“哎,老张,我来都来了,还把我往外面赶,我只知道组织原则和规矩的。”

“所以赶紧开始吧。”

“如果我没猜错的,是小王的研究有了进展了吧。”

“不然,不会这么兴师动众,搞这么一副大阵仗。”

张远点了点头,接着好像想到了什么一样,自顾自说着:“大阵仗我和你说,如果后面确认没问题的话,这还只是小意思。”

“更大的阵仗还在后面。”

“不过,那就不是咱们该考虑的事情了,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王波同样也是赞同的点点头。

接着,张远坐了下来,开始阅读所有数据才能,并且把王帆拉到一边,让他能随时可以给自己讲解。

时间一点点过去,

咱们是上午9点刚到实验室的,一直到晚上7点,才把所有过程,数据重新验算了一遍。

并且亲自实验了硅碳负极材料制作而成的电池。

最后得出来的结果和王帆一模一样。

他红着眼睛站起来,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兴奋:

“王帆,你成功了”

“以硅碳负极材料构建的新型电池,它的性能和理论上完全一样,超越了目前市面上的所有,达到了十倍性能的跨越。”

“这是一个巨大的发现。”

“毫不夸张的说,这将会给目前的新能源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不行,事不宜迟,我要马上报告到上面。”

张远这一会儿脸色通红,兴奋的话都讲的不利索。

在他准备掏手机的当口,他忽然问向王帆:

“对了,你的论文写了没有”

“没写的话得赶紧,写了的话,我可以帮忙推荐发表sci核心期刊,基本上能一个月内通过。”

话还没说完,张远忽然反应了过来,他拍了拍脑袋,笑着补充道:

“不对,按照你的这个论文质量,哪里需要我去帮忙打招呼。”

“或许我只能说一下,让他们马上进行审稿,这样速度会快一点,不耽误你的时间。”

王帆点点头:“写好了,刚刚完成投稿。”

“投的哪里”

“一般你这种,一定要投顶刊,不然就浪费了。”

“sature。”王帆回道。

张远一愣,他盯着王帆。

好家伙,这两个顶级期刊,他到哪里去打招呼。

虽然他在国内科研业界地位也不错,评上了杰青,正在往长江学者的级别靠近,但是也只是限于国内,satence这可是国际性顶级期刊,别说是杰青了,一般的长江学者都够不上。

他摸了摸鼻子,突然觉得自己刚刚说的话有点太满了,以后得改掉这个习惯:

“的确,这两个算是业内的顶刊了。”

“要等他们的回复的话,估计需要一点时间。”

“回头我找找关系,看能不能联系上那边的审核方,给你加快一点审稿,争取在正式毕业之前见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855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