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非战时特别行动小组

作者:大话江河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008章。量子纠缠

书名:非战时特别行动小组 作者:大话江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7

“小兰多博士,你看看我们这伙人又傻眼了,现在有几个人还能炯炯有神的看着你”这时又是约翰逊开口提醒着小兰多博士,如果连约翰逊这个理科高才生都无法跟上,想来其他人肯定更是茫然。

“我再用个简单的案例来比喻量子纠缠,假设沙梅特习惯的走路姿势是跨出左脚时,同时自然而然的举起右手去保持身体的平衡,这两个动作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机制体系。

也就是说,跨脚与举手这两个动作就是这个体系内的惯性协同动作,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沙梅特一跨脚,就能同时不假思索的举起手,反之亦然。”小兰多博士继续说明着。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在阿尔卑斯山上复制出有着沙梅特生物特征的左脚,当我们对它下达向前跨出的指令,这时不管沙梅特人在阿富汗或是澳大利亚,都会自然而然的举起右手”杜克不可思议的问着小兰多博士。

“大致上就是如此只是这其中的过程远比我刚刚这么简单的描述,要复杂上千千万万倍,这也是兰多实验室为什么会花上七十多年的时间,才能突破这些瓶颈的原因。

一般来说,量子纠缠这样的超距作用,通常只会发生在小如粒子这样的物质身上,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摸索出大量粒子同时运动时,对远端的大量粒子产生量子纠缠的机制。

尤其是像人体这种复杂的综合分子聚合体,我们必须建立极为庞大的数据库,才能对人体内的主要量子运动模式进行分析建模。”小兰多博士继续说着。

众人这个时候,基本上大致都能够理解兰多实验室在这七十几年里,到底都在进行怎样的实验计划,这的确是一项跨时代的科研项目,难怪需要花这么长的时间,以及这么多的资金。

“小兰多博士,你刚刚所说的那些,是否已经有了具体的实验数据”杜克身为国际制药集团总裁,听到如此惊人的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自然要询问这一切是否已经经过实地的验证。

“那是当然,量子纠缠能突破时间与距离的限制,让宇宙另外一端的某个粒子运动型态发生改变,这个概念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出了,只不过以当时的科研水平,远远无法支持相应的实验论证。

尤其这些年有关量子纠缠领域的研究,多半都聚焦在它能超越光速的限制去传递信息,把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应用在信息的传递上,反而忽略了它能改变粒子运动状态的本质。

等到我父亲真正启动了这个计划,更发现其中的困难程度远远超过他所想象,毕竟当时的量子力学,还是以观察与假设为主,尤其它独有的不确定性特质,尽管各种实验不断的同步在全球各地进行,却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所幸这些失败的实验,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经验,直到最近这二十几年,分子生物工程与半导体芯片科技的突飞猛进,终于让我们的项目有了强而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在十次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实验。

但是其中仍有许多假设上与建模上的瑕疵,因此这十几年来又经过不断的纠错修正,又在全球进行了几百次的实验,直到上个月,这个项目的有效率,才正式突破了百分之十。

有了这样的成果,我们认为这个项目该是进入下个阶段的时候,这才临时通知大家,举办这个七十年来的首次成果发表会。”

超过百分之十的有效率小木屋里的所有人,对这个数据既感到好奇,又感到陌生,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数据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乍听之下仿佛只有一成的有效率,应该还能有更多的进步空间才是,但是做为一个外行人,这时也不知道该有什么反应才是正确。

尤其是有效率这三个字,什么是有效率为什么不是成功率或转化率此外,这个项目的下个阶段又代表什么意思

“能否让我们知道这百分之十的有效率,它的定义是什么”杜克继续追问着。

“没问题这百分之十的有效率,指的是从十个成功个案开始,在我们所有进行实验的样本中,大约有百分之十的个案,确实是因为我们在远端启动他的生物特征程序后,因而发生了量子纠缠的远距作用,显著地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

更具体地说,这十八年来的总样本数是出现显著运动状态改变的是九十一件,精确的有效率是百分之十点二八。”小兰多博士这时补充着实验的具体数据。

“什么是显著的运动状态改变”亚伯特这时突然兴致勃勃的问着。

大伙听到亚伯特这时所提出的问题,心想,难道他真想拿沙梅特祭旗,让他失足跌落山崖若真是这样,可真有一场好戏可看

“到目前为主,在这个实验中,所谓显著的运动状态改变,十之八九都是标的物消失在当下的位置,简单的说,就是不见了。

也有极为少数的人,会有进入平行空间的状况,或是游移于我们所处的空间与平行空间之中。”小兰多博士继续说着实验的过程。

“不见了这意思是实验的标的物死了或是人间蒸发了”你们又是怎么知道有些人进入了平行空间”杜克好奇的继续追问下去。

“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收集到任何标的物死亡的数据,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绝大多数的标的物,都已经不在这个地球的范围里。

或者更精确的说,他们都不在这个星球的卫星定位范围里。因为从最近十年开始,我们在每个标的物的身上,都植入了能够实时观测生物特征与全球卫星定位的芯片,用来追踪他们的生命迹象与运动轨迹。

但是在我们启动他们生物特征程序的同时,不但立即就在现场失去了他们的踪迹,就连电脑里的监测数据也立刻抓不到任何信号,这个现象,几乎完美的契合了量子纠缠的特性。

只有极为少数的个案,他们同样在现场失去了踪迹,但是他们的生命特征与卫星定位却还是能被有效收集,我们因此合理的怀疑在那个当下,他们应该是就地进入了平行空间。”此时小兰多博士又将这个实验项目带进了另一个范畴,这些标的物到底去了哪里

“那些失去监测数据的标的物,如果已经被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移动到地球以外的地方,是否可以就此认定他们已经死亡毕竟一个没有任何特殊装备的人类,一旦突然离开地球的大气环境,曝露在宇宙的真空环境中,结果自然只有一死

换句话说,只要是启动了生物特征程序,相当于是执行了一次死刑,唯一的不同就是那些标的物根本还来不及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已经糊里糊涂的被行刑了。”亚伯特突然面露恻隐之心的说着。

“就目前的实验结果来说,有极大概率会是如此,这也是我们认为这个项目必须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原因,我们必须能进一步控制住这些标的物的运动轨迹,至少也得能够追踪到他们的下落才是。

既然部份实验结果显示他们并未消失在全球卫星的定位范围内,就表示他们可能还留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如果那里真是平行宇宙,或许就表示我们已经发现了另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小兰多博士这时平淡冷静的说着另一项石破天惊的发现。

“你说的这个平行空间,是否也在下一阶段的实验计划里”杜克这时激动的说着。

“那是属于宏观物理学的研究范畴,而我是微观物理学的学者,研究的是最小单位量子的运动,平行空间的研究并不是我的专长。”小兰多博士客观而专业的对着热情的杜克泼了一盆冷水。

做为一个生物科技业者,以及一个贵族共济会的成员,杜克能够想象平行空间的发现,背后代表的是怎样的利益,如果贵族共济会能够早一步跨进与地球相容的平行空间,那就相当于成为另一个地球的主宰,这无疑是个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机。

“会长平行宇宙空间的计划我们一定要启动,不管得花多少钱,我们都得全力支持,这要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创举还要伟大千万倍

如果资金不够,我去负责募资,多少钱我都能募到,只要这个计划成功,我们就是下一个地球的主宰。”杜克难掩激动的对会长索罗斯说着。

“冷静点,只要是该做的事,我们一定会去做,就像是当年创会的查尔斯爵士与独排众议支持这个项目的布汉会长,贵族共济会永远能看到大家所不能看到的未来。

但是现在先别急,眼下还有兰多实验室的下一个阶段要进行,我们先继续听小兰多博士说下去。”索罗斯会长气定神闲地说着,看来他早就对这一切了如指掌。

“兰多实验室的下一个阶段,将朝三个方向继续推进。首先,就是将样本有效率从百分之十至少提高到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十的有效率,只能证明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对的,但是距离我们是否已经有效地掌握了这项技术,还是有段不小的差距。

百分之三十的有效率,乍看之下虽然仍不成熟,却代表整体质量的提升空间,更代表我们可以试着常态化的去运作这项技术,而不是之前所经历的摸索过程。”小兰多博士简单介绍着第一个未来发展方向。

“没问题,我替大家同意这个发展计划,你尽管继续说说下个阶段的发展方向。”会长索罗斯没等其他人提出意见,立刻就同意了这个计划。

在贵族共济会的组织架构中,会长拥有一言九鼎的绝对权力,虽然在座的每位会员都是一方之霸,而会长索罗斯不过就是个光杆会长,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会长权力所能影响的范畴,绝对不只是贵族共济会的会务而已,更包括了每位成员辖下的事业,毕竟他们每个人手上的事业,都是依托在贵族共济会的群策群力,没有人敢公然违抗会长的旨意。

更何况所有人在听到刚刚小兰多博士所做的实验成果发表后,大家对这个实验项目只有更加支持的份,一旦这个技术成为成熟可控的技术,接下来的世界,必将成为贵族共济会的世界,自己岂有不全力支持的道理。

“我支持我支持”随即整间屋子的会员,前仆后继的同声对这个科研计划表达赞同。

“其次,就是实验范围的扩大。在七十多年前,当我父亲第一次与布汉会长谈及这个实验项目时,原本是针对非生物个体所做的计划,但是当时布汉会长似乎另有考量,他希望能先以生物个体进行研究,尤其是针对人类,这才让项目计划大幅改弦更张。

我父亲原本的计划,是聚焦在军事或航空领域的应用,例如透过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去改变洲际导弹的弹道、协助失去动力或是被狭持的飞行器安全降落等等。

这些都是能够大幅改善人类生活,甚至是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发明,如果我们连人类这么复杂的生物个体都能搞定,对于像是导弹、飞机这些非生物个体,相信也不会是太大的问题。

我相信在座各位一定都能从中嗅到满满的商机,这将会比人工智慧更能改变人类的生活。”小兰多博士继续说着未来的第二个发展方向。

“看来当年的布汉会长,一定有个苦大仇深的死对头,才会希望老兰多博士先针对人类去进行这个项目。”

副会监约翰逊这时轻松开着前会长布汉的玩笑,大家都知道布汉会长掌管会务的时候,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局势瞬息万变,各方角力相互倾轧,当时不管是布汉会长或是贵族共济会,或多或少都有着许多的死敌或竞争对手。

如果当年的布汉会长真想透过这门技术去对付什么难缠的对手,倒也无可厚非,只不过这个计划一直到了七十年后才初步看到成效,就是不知道当时的布汉会长跟他的对手最后到底是鹿死谁手。

“小兰多博士,既然现在你们连人类这么复杂的生物个体都能搞定,又何必大费周章的去立项发展非生物个体的研究呢这不该已经是水到渠成的项目吗还是你们想借此多争取一点研究经费”掌管贵族共济会财政大权的会监包尔曼,这时合理的怀疑着小兰多博士这发展方向的动机。

虽说贵族共济会向来都不缺钱,但是兰多实验室毕竟是个巨大无比的钱坑,未来的资金需求只会比过去更大,他甚至可以想象小兰多博士接下来只要开口,肯定是万亿美元以上的天文数字。

如果花了这么大一笔钱,短期内能够看到成效,或是能够利用这个技术让资金快速回流,这个投资自然还算值得;就怕像当年布汉会长一样,虽然投入了大把资金,却是在七十年后才看到成效,这就是笔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亏本买卖。

“这个计划,可能要比会监大人想象的复杂许多。不管是生物个体或是非生物个体,他们各自都有着各自的巨大差异。

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动物,人类的量子运动模式就与鱼类、昆虫天差地别,即便是花博士这样的分子生物学专家,一辈子也只能聚焦在人类这个物种的研究领域,如果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对象是蜘蛛,只怕还得另外找专家来负责这个项目。

至于非生物个体也是一样,空气粒子与金属粒子的量子运动模式就是不一样,水分子与化学聚合物分子的物理特性也是截然不同,更别说在空中飞翔与在地下潜行的巨大差异。

要能透过量子纠缠去产生超距作用,就得先精准复制它们的量子运动模型,只要其中有任何一点差错,都会影响量子跳跃的程度,这两者之间便纠缠不起来,更别说会不会出现超距作用。”小兰多博士这时像是绕口令般的解释着为什么非得专案立项来进行这个发展方向。

包尔曼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尽管他对此依然有所质疑,却不是那么坚定,一方面自己的确外行,他也搞不懂小兰多博士说得到底对还是不对,身为贵族共济会的会监,自然不能拿自己的不专业当做胡搅蛮缠的理由。

另一方面,他能感受得到会长索罗斯对兰多实验室的支持,既然兰多实验室能历经三任会长都对它如此信任,自己也不需要当着众人的面去当那只不识趣的乌鸦。

“刚刚听了小兰多博士说了那么许多,不知道能否让大家亲眼见识一下量子纠缠超距作用的神奇我们不需要非得找个人来做实验,只要找个最简单、最方便的物体就行了。”

包尔曼这时提出建议,毕竟从头到尾都只能听着小兰多博士的一面之词,无论如何,花了一千亿美元的投资,总得亲眼看到实验成果才是,不管在座的所有人如何外行,也不能闭着眼睛乱扔钱。

“没问题,实验室早就对此做好了准备,稍后我们就将在各位的面前,进行金离子的量子纠缠实验。”看来小兰多博士对此也是有备而来,立刻就答应了包尔曼的要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7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