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快穿之女王大人有金手指收藏癖

作者:迹部逗樱木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395章 媒婆的心结 11(求月票)

书名:快穿之女王大人有金手指收藏癖 作者:迹部逗樱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17

王大妮看到简易先是害羞的腼腆笑了笑,而后挨个跟在场的几个大龄长辈问好,轮到简易这儿的时候,就又是好一阵害羞。

简易抿着的唇扬了扬,看着人小姑娘害羞的模样,心里止不住的乐呵。

诶,这个年代的未婚小青年的面子就是薄,这还没怎么的呢,不过是看见个媒婆而已,就害羞的不行,真是可爱。

看着这样青春年少,虽稚气未退却不乏真挚的小年青,简易突然有些明白原主的感受了。

换成简易自己,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叫这样鲜活的小年青无辜受苦,简易也是会愧疚不已,膈应在心,无法释怀的。

这倒不是简易圣母,为良心而。

心中的思绪百转千回,手上的活计儿简易也没有落下,利索地给小毛驴刷洗身子的时候,简易同样也没忘记观察王大妮。

不过这一观察,简易就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儿。

那就是这个小姑娘长得实在是有些幼小,发育还没完全呢。

十三四岁的年纪,身长不过一米三四,看起来也虽不瘦削,但也不丰盈,整个人的女性特征看起来也不甚明显,打眼一瞧,跟穿着衣裙的竹竿似得。

这明显就是还没有发育完全,出于生长期的年龄嘛。

这个年纪,这个模样,如果真的过两年十五六岁就结婚,那于女孩子来说简直就是遭罪。

看着小溪上方边浆洗衣裳,边偷偷用余光偷看自己的小姑娘,简易觉得她应该做些什么了。

快速给小毛驴洗刷好,再把用来运货的车架喜好重新安装妥当,简易便同溪边的妇女们打了个招呼走人了。

晚上用晚饭,待苏苏华将碗筷洗干净后,简易叫上正在房里逗几个孩子玩的张茂林,和正缝补衣裳的苏苏华,将几个小屁孩给赶了出去后,利索地关上房门。

“娘,你这是干什么”

张茂林觉得他娘怎么看起来紧张兮兮的,叫他也不自觉的紧张起来了。

到是苏苏华看自家婆婆这个模样,一个激灵,想起了婆婆前几天说的人参那事儿。

“娘,你这是把那宝贝给卖了吗”

简易看着性格截然不同的两口子,不禁乐了。

诶,原主可真是秒人啊,瞧瞧给他亲儿子挑选的媳妇,诶真是机灵,同老师木讷的铁憨憨就是不同。

“嗯,卖了,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说着,简易假借床头梳妆柜的掩护,从空间里将存放在空间里头的银票和钱币给都拿了出来,随手放到刚被苏苏华擦得油光瓦亮的桌上。

“叮叮”

“啪嗒”

苏苏华张茂林目瞪口呆。

“诶,我的亲娘诶,那可是银票,哪经得起您这样摔打。”

说着,苏苏华赶忙将给那压皱银票的两串子铜板小心翼翼的拎了起来,放到一边,接着将手在衣服上搓了搓,待觉着自己手掌的湿气给搓干了,这才屏气凝神的将银票给捻了起来。

张茂林同他媳妇一样,双眼发光,目光炽热的看着苏苏华手中的银钱。

这可是银票啊,银票啊,一张银票最少的面额也会是一百两。

一百两啊,一百两,他们庄户人家什么时候看到过这么多钱了一年到头,手里能握着个十两银钱,都可都是了不得了。

更何况,这,这还不止一张的模样。

张茂林看着他媳妇翻看银票,清算银钱的模样,不禁心跳加快,呼吸急速,双眼泛红起来。

“多,多,多少”

张茂林的声音有些发颤。

“有,有”

苏苏华抖着手,哆嗦着嘴,有些说不出话来。

简易看着他们的这个模样,叹了口气,见天色已经昏黑,不想再浪费时间,便给他们两人一人打了一道清心咒下去,帮他们醒醒神。

待他们都缓过劲儿来后,简易这才说道:“我前段时间去大柳树村的时候,在路上挖到了一根人参。

原本我是打算拿去省城给卖了,换点钱,好把满仓送去私塾上几年学。”

上私塾

张茂林有些被他娘的想法给吓到了。

“娘,咱们家,咱们家不是三代以内不能参加科举吗”

苏苏华也跟着在一旁直点头,在她看来,不能考科举那还上什么学啊,左右读完书都是要回来种地的。

再说了,他们也没有那个闲钱啊。

有那个读书的钱,给满仓满屋他们攒着,等他们大了给他们娶媳妇盖房子用不好吗

简易一看他们这模样,便猜想到了他们的想法,佯作生气冷哼了一声,恶狠狠的瞪了一眼张茂林,“老娘我话还没有说完呢,你插什么嘴”

张茂林被他娘这么一瞪,顿时蔫了,讨好笑笑后就立马装起鹌鹑起来。

简易见人都老实了,复而说道:“咱们家虽然暂时没有办法参加科举,做人上人,但娘总觉得,不能考科举并不是娃儿他们不读书,不上进的理由,一个人只有读书了,才能明辨是非,才能有出息。

娃儿上个几年学出来,虽然不能去参加科举,但识字了,肚子里有墨水了,总是差不到哪去的。

去县城谋生,做个账房、书铺伙计,去给人做些需要识字会算活计儿总是可以的吧

镇上那些识字会算的账房们一个月能有多少工钱,你们大概是有数的吧

和咱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忙活比起来,哪个更轻松,更有前程”

见两人若有所思的模样,简易又道:“还有,如果满仓满屋他们不读书,不认字,没有好的前程,那他们如何教养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能识字读书吗

他们的孩子都没有读书,不认字,美誉好的前程,那他们的孙辈呢”

“阿华,茂林,咱们庄户人家一年忙到头能赚多少钱,存下多少钱,你们是清楚的吧。

同样的,要是满仓满屋同你们一样,一年到头都忙庄稼,那么你们觉得就那点钱够他们送他们的孩子上学堂的吗”

苏苏华和张茂林被简易说得一个激灵,满心苦涩的看向简易,“娘,那你说该怎么办”

简易勾起嘴角,觑了一眼苏苏华,“该怎么办这不是很明显的吗阿华,你看看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苏苏华和张茂林顺着简易的话语看过去,哦豁,是三张银票。

简易嘚瑟道:“我挖到的那支人参我看着个头很不错,觉得在县城里卖的话容易亏,然后我就去了府城,在那边一问,这才知道那是十分罕见的百年老参,老难得了。这不,一下子就给卖了个三百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808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