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快穿之女王大人有金手指收藏癖

作者:迹部逗樱木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74章 猎户的心愿 10

书名:快穿之女王大人有金手指收藏癖 作者:迹部逗樱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17

下了船,出了码头,婉拒黄忠原等大少爷们的借住邀请后,简易便和同窗们在一客栈租了间,专门为进京可靠的举子们准备的独立小院。

分配好房间后,学子们便各自行动起来。

简易这次进京带着的东西并不多,除了衣物和一些随身物品,就是用来送礼的金杨郡特产了。

所以简易这边不过只花了小半天的功法,便将房间收拾好了。

收拾好房间,趁着天气还没有黑下来,简易带着司默出去逛街了。

这个世界的京城简易还没有见识过呢,至于原计划中的卖房一事儿却是不用急,因为以简易现在的身份还真拿不到什么好房子。

简易现在还只是万千举子中的一员,在其他地界还好,在京城解元算个屁,想要以此身份拿好地儿,好院子,那是在做梦,除非你用大把大把的钱去砸,不然你也就只能在南区的平民区附近买。

解元听起来很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你仔细算算,仔细扒拉一下,大梁朝开过两百余年来,出过多少个解元,多少个状元

别的地儿不说,你就往翰林院里看一眼就知道了。

能呆在翰林院里的,不说每个都是解元状元的,但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是。

那些不是一甲前三名的,基本在翰林院呆了一年三载的,考个庶吉士后便会外放去地方当官。

那些留在翰林院里的,除非上头有人罩着,提携着,不然就只能在翰林院这个清水衙门里翰一辈子的林。

是以什么解元,状元的,在京城这些大拿的眼里,还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而没有考中进士的简易,在官家那些中介眼里,也不是什么人物,毕竟光是这次参加春闱的举子就有两千来人,其中的解元少说也有个十来二十多个。

由此可知,这个时候简易一个外来小喽啰,能买到的房子能是什么好房。

简易带着司默低调的来到京城最负盛名的茶楼状元楼。

听说这个状元楼的牌匾是开国皇帝亲赐的,每年从这里接收到中会元喜讯的举子数不胜数。

因着这个好名儿,好意头,那些举子们有事没事的都喜欢到这里来,和同窗谈天论地,看他人展示才华。

对于简易这种刚进京的学子才说,这里也是能最快看出其他学子水平的地方。

据说,了解经常活跃在这里的学子们后,你基本就能估摸出你自己在这一届是个什么水平,大致能拿到什么名次。

简易对这话虽不全然认同,但估摸对手们的文化水平确实可以的,就如台下那个作出了一首好词,被众人围在采就不错,不输黄忠原。

大致了解了情况后,简易便带着司默回去了。

第二天,简易带着礼,和同窗们去拜访几个月前,去了金杨郡做乡试主考官的陈大人。

毕竟简易等人都是他从他手里出来的举子,陈大人就是他们的座师,现在进京了,收拾好家当后,自然是要好好拜访一下的。

拜访完陈大人,简易就开始琢磨着置办产业了。

之前在金杨郡府城,简易想着在书院里呆不久,最多三年就要上京,如果在府城置业的话,到时候还要费时间打理,于是就没有去置办。

而现在,简易想他大概会有几十年的时间都生活在这里,那么产业什么的也该置办起来了,不然等考完试,当了官就没有时间去打理这些事儿了。

左右能赚银子的营生同宅子不同,只要有钱,买几个铺面,买个小庄子啥的都不是难题。

是以接下来的几天,简易时常带着司默城里城外的到处奔波,最后在小官富人居住的西城买了三间铺面,在城郊买了一座庄子。

有过一世在古代给皇帝皇后当小金库掌柜经验的简易,处理这些事情顺手的很,这不,才三四天的功夫便在京城这个地界,将这些个事情给确定了下来。

三间店铺,一大两小。小的两间一间卖布匹,一间卖金银首饰;大的那件被简易用来经营书斋。

城郊的那个庄子不大,只有一亩多的地儿可以用来种粮食。

简易去庄子里实地考察了一番,然后让人在河堤前弄了个大荷塘,用来种花种藕养鱼;河流边的地儿简易也没有浪费,被开发出来种比较喜水的花。

良田那边简易准备搭个地龙,种反季蔬菜。

京城这边天冷的快,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一到冬天,家家户户的桌上不是大荤就是大白菜土豆等物,是以简易觉得种个反季节蔬菜来钱比其他营生快。

接着简易又去人才市场买了些人回来,将原来铺面和庄子上的人都清洗了一遍后,这才让司默开始正式实施他的规划,而简易自己,则窝在房间里开始为最后的会试做准备。

过完年没多久,春闱就开始了。

这天天还未亮,简易便和同窗们一起去了贡院。

经过一系列难以言喻的检查后,简易终于得以进入自己的号儿。

看着有些破旧的桌板;看着前排考号儿的墙面;看着湛蓝的天空,饶是经历了起伏的简易,心绪也不平静起来。

施了个清洁术将号儿里弄干净后,简易便将考箱里的东西都一一摆了出来,然后随意给自己整了些吃的,吃完后简易便躺下睡了过去。

接下来还有九天的大战需要奋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养精蓄锐了。

第二天一早,简易是被官差敲锣的声音吵醒了。

因着号儿是被左、右和背后、头顶四面土坯建立起来的小单间,前头没有门遮挡,还有带刀的侍卫站岗巡逻,是以简易只好冻结了时间,闪身回了山庄的浴室,简单的给自己洗漱了一把并吃完早饭后,这才出了来。

没过多久考卷就发下来了,大致的扫过一遍考题后,简易终于能够明白,为什么那些能考过会试,考中进士的学子们,都是一些好几十岁,胡子一大把的老头,而那些年轻的,没有考个两三次都难以考中的原因了。

因为这些墨义题和帖经题,就是简易也觉得出的实在是偏了,这要是没有博览过群书,没有个几十年的积累,想要答出来,一个字,难。

整张卷子也就诗赋题好做一些,只要你有才华,有想象力,审美能力高些,做出来的诗词有美感些,这一题就能稳稳地过去。

毕竟,纵观整个科举长河,能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做出来千古流传的佳作的学子又有多少

考生们能做的就是平时有事没事的,多做些各个主题的诗词,积累一下,万一考试的时候主题就是这个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51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