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快穿之女王大人有金手指收藏癖

作者:迹部逗樱木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69章 猎户的心愿 5

书名:快穿之女王大人有金手指收藏癖 作者:迹部逗樱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17

进了官学后,简易还好,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很快就适应,但另外三个确实不行,尤其是晏子安这个家里的宝贝疙瘩。

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家,到了这里,每月就只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回家见见家人,大小事情再也没有人处处为他们考虑、安排妥帖了。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简易也在这里,不然这些小家伙准得闷闷不乐、不知所措一阵子。

官学里教授的内容、科目,相交林夫子那边多了几项,经义、法律、算学也都需要学起来了。

且官学里的讲师授课的习惯也同林夫子不同,简易倒还好,就是没有老师,他自己翻一翻书也能看得明白,但晏子安他们那边就惨了。

这几个习惯了林夫子那边一对几,处处讲得透彻明白的教学方式,一下子坐进了几十人的大教室里,听讲师们的一扫而过,却是完全跟不上进度,几天下来啥也没学到,反而还把自己折腾的心浮气躁,看不进书。

简易知道后作为老大只好每晚都将他们召集起来,指着课文,一字一句的同他们讲解,陪着他们学习,几个小家伙儿一个个看着简易的眼神,都充满了崇拜和依赖。

直到小一个月后,这几个这才适应了官学一切,简易也终于可以闲下来研究研究那些名家著作了。

虽说简易经历的世界多,还有神识的加持,但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每件事儿、每本书、每句话,在不同人的眼里,得出来的间接看法也都是不同的。

是以看书、听讲师们的讲解、研究课本中的奥妙,于学习上是很有必要的。

在官学里,简易还结交了很多有学识,有思想的同窗,只要一有时间,简易便会拉上晏子安等人,喊上三五好友,找一酒楼,弄上一桌子好菜好酒,同好友们谈天说地,作诗对词,真真好不快活。

才进官学不过小半年,盛行远这个名字便在县城,府城的学子圈子里流传起来了。

成为众多学子口中一个学识渊博,见识颇多,见解独到,为人谦逊有礼,亲和待人的翩翩佳公子。

很快,又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简易刚出孝期不久,府试的时间便到了。

天正微亮,简易便自觉的起身了,洗漱好吃完早饭后,拿上考篮,简易便混进讲师的组织的参考学子里,随着大流一起走。

这次参考的除了简易外,晏子安、冷子峰和蒋楚明也参加了。

原本因为晏子安积累不够,平时的小考成绩也无他人优秀,被讲师说没有什么考中的希望,所以是不打算让晏子安去的。

但临近考试时,晏子安不想被好兄弟撇下,耍了小孩脾气硬是要跟着。

这次考试同上一次童试相比难度增加了很多。

墨义上除了常规的解释经文句意和联系上下文,还需要书写理解前人的注译。

帖经上虽然还是老规则,需要对经文进行默背填空外,但经文的范围扩大了很多,要是你读的书不够多,看得不够多,别说作答了,你更会见都没见过这本书,理解都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

由上面两科可以看出,读书是多么耗费钱财的活计,家里没两个钱的,想要去考科举,可能会连个毛都得不到。

毕竟科举不是你去考了就有结果的,很多人连考到头发都白了,家财都散尽了,可能连童生都没有考上。

除了上面两科,府试还需要考诗赋和策问。

这两科相较于前面两科是最考验学子悟性的了。

前面的墨义和帖经只要钱够多,看的书够多,且也都一一背诵下来,想要答出来并不会有多困难,而后面的诗赋和策问且不是如此。

诗赋,展现的是考生们的掌握语言和文字的能力,也是很耗费脑细胞的一科,要是考生们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跟不上,那么做出来的诗最多也只能达到评测整齐了。

策问,则需要考生们去了解国家的现实问题,如民生、社会,需要去观察,去思考解决的办法。

这两个都是需要学子们有高一些的平台,去见识了解这一切的。

这也是简易虽然在家里,在林夫子那里就能将经文学个遍,却依旧来官学念书的原因。

以简易的身世背景,也就只有在官学里才能学到这些了。

一脸几天的考试终于过去了,简易以十七岁的年纪夺下头名,人称盛案首,或是盛三元,才名远播整个金杨郡。

因为是头名,简易以后便有国家供给衣食了,除了可以享受免役税之外,简易很多的政治司法特权。

算是正式进入管理阶层了。

同一批考中的还有蒋楚明,府试第83名。

而冷子峰和跟风去走个过场的晏子安却是没有考中,需要再等一科。

成绩下来了,没过几天便是官方组织的庆功宴了。

喜宴摆在官学里,来得除了这科考中的生员们,还有各个学政,讲师,主考官范学士。

因着这科的生员们都是在范学士主考的考试里出来的,所以这科的生员们就都给奉范学士为座师,喜宴期间,更是连连敬酒于他。

范学士很是看重简易,觉得这个少年年纪轻轻的,就又如此才学,将来定是不凡,因此很想将简易收入门下,拉拢于他。

但因着简易实在是太优秀了,不只是他,同批的考官学士也看中了简易,还没等他们争出个所以然,就被官学的学政给摁下了。

因为学政也很看重简易,觉得他将来的出息定是不会小,所以想让简易到了府城那边的官学后在拜师。

当然学政也不是个傻得,这样费心的为简易着想,定是要在简易的面前表功一番的。

如学政所料,简易是真的挺感谢于他的,不论学政是为了什么,出发点是什么,到他对简易帮助却是假不了的,却是真真实实的。

因着出了孝,这次蒋家大宴宾客,简易也是去了的。

参加完年长他几岁的蒋楚明的谢师宴,简易也跟着在县城的酒楼里举办了几桌。

来客里除了林夫子一家和私塾里的同窗,官学里的讲师和同窗,这一年多来结交到的好友,还有县令县丞学政。

这些都是冲着简易小三元的名头来的,这些人想着就算不能同简易处好关系,但也不能交恶,最起码得要交好简易,给彼此留给好印象。

简易现在的年纪不大,又是小三元,且学识渊博,才学斐然,是很多家中有女的人家眼里的香饽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41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