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霸的黑科技模拟器

作者:陆神要崛起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七十九章 有没有更容易的方式?

书名:学霸的黑科技模拟器 作者:陆神要崛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16

网上已经没有多少人议论“竹林怪圈”现象,大家心里有些猜测,但不会随便谈论。

而且战忽局筒子们更是到处留言。

看到有讨论比较偏的言论,马上辩驳说这是种菜。

难道炸毁一些竹林种菜都不行,大惊小怪。

外网依旧在热议,战忽局在外的力量还是小了一点。

陆晓这次可没有在b站发视频,大家还没有联想到音波武器上,也不知道是陆晓研发的黑科技。

一天后,众人舟车劳顿一大圈。

在隔壁市深山老林中,成功复制“竹林怪圈”,而且只用了2台特超声波仪器,证明了音波有强大威力。

陆晓甚至计算出,当波长更短,最终可以只用一台设备,就能释放巨大威力的音波。

由洪加兴、张界、郭广舱三人领头,开始正式讨论将这种现象武器化。

近些年gj形势大变,夏国需要除了核武、第五代战机、航母、远程导弹等等以外的威慑力量。

多一种全新武器,就多一个筹码。

在大家看来,将“竹林怪圈”现象武器化,并不难。

原理经过陆晓介绍,大家都懂了。

就是音波共振,在超短波情况下,不管是植物细胞,还是木纤维细胞,都会被影响。

物质的基础构成是分子原子,从竹林现象中,大家已经确认,能用音波特定频率引起组成细胞的微观粒子产生加速,或者逃逸现象。

小一些的变化自然是加速植物细胞生长。

大的变化就是分子改变,物质崩解。

麦田怪圈现象是植物细胞加速的原因导致,竹林爆炸就是竹子组成细胞的分子原子被改变。

并不是强行用外力改变分子,这需要消耗极大的能量。

陆晓发现的现象,是从内到外的一种改变。

由声子在微观情况下,引起微观粒子的特殊逃逸。

在微观层面的量子领域,微观粒子一直在乱窜。

化学现象产生,就是微观粒子再产生交换。

同样爆炸,也是化学现象,本质其实就是微观粒子相互影响造成的。

常见火药是在小环境燃烧,最后发生化学变化,而轮胎爆炸是物理现象。

21世纪的特殊炸药,甚至火箭燃料,都是化学反应,本质上就是分子的变化了。

陆晓发现超短波,能够让它们无规律运动变得有规律,这就更容易发生物质改变。

制造特超声波仪器,发出超高频率的超短波非常困难。

即便实现,估计也只有在物理实验室近距离实现。

但陆晓用的方式,是特超声波不停碰撞,最后形成超短波,这也是竹子实验用了9台特超声波发射仪的原因。

而且竹子的空腔,同样在不停反射回波。

计算起来极为复杂。

想将这种现象制造武器,专家提出几种方案,比如将声波发生仪装在导弹弹头中,精确射到地表,还可以制造成开花弹的形式,然后开启音波发生器,人为制造回波场域,形成强大破坏力。

还有飞机上对地表干涉。

必要时可以形成音波矩阵,十几架战机飞过一片区域,不停发射特超声波进行音波干涉。

陆晓没有否定大家的建议,还肯定地点点头道:“这几种方式,都是可行的,但有没有更简单的方式去实现呢”

“假如,我们想破坏地球另一边的战略目标,我们的战机或者导弹不太好过去吧”

“这样威慑力就小很多了。”

此时众人正在西南秘密基地内,三位院士还会留在这里一周或者几周时间。

争取将武器造出来。

他们原本就参与各种保密项目,自身的知识可以用在普通科研工作中,同样也能用在武器制造上

不过他们大多数情况都是在旁听,造武器自然有专门的武器领域专家。

陆晓必须参与讨论,只有他最了解自己设计的软件。

武器专家准备制造硬件设备来匹配软件系统。

陆晓出售了技术,如今就相当于在做售后服务。

众人不相信陆晓会提出什么好建议,毕竟陆晓不是他们领域的人,以前从未有过武器设计经验。

比如现在他提出的建议,就让不少武器专家感觉好笑。

西南秘密基地,一位导弹专家便笑问道:“那陆晓同学,你有什么想法呢”

“其实不只是我们接下来要研发的音波武器,就算是核武,也存在难以投送的问题。”

“在以前,我们没有轰炸机、没有中远程导弹、核潜艇的时候,核武根本打不出去。”

“既然你发现了音波共振现象,对音波产生和传播肯定很了解。”

“首先音波需要介质才能传递,空气中已经被削弱了很多威力,我们除了近距离用战机飞掠战略目标,发射导弹还有其他方法吗”

“没有了”

不是大家想不出来,而是已经考虑过所有方案,但没有比战机飞掠和导弹更好的办法。

除非,又有什么逆天黑科技。

洪加兴几人倒是饶有兴趣地看向陆晓,期待陆晓能说出什么高见。

陆晓毫不怯场,点头道:“我想,这种方式是有的。”

“首先麦田怪圈现象,就是自然产生的,那我们一定也可以找到这种自然产生的方式,通过我们的努力,去主动激发它”

会议室内众人面面相觑。

最后专家摊摊手道:“这我们就没办法了,我们只会设计导弹飞机,可不会远程制造声波啊。”

不少人的视线,都看向三名院士。

要是这里谁能解决这个难题,一定是他们三位。

如果他们都说,陆晓的想法不可行,那肯定就造不出来。

洪加兴是搞数学研究的,也不懂音波。

最后只能由高能物理和量子力学专家张老和郭老来解惑。

郭老摇摇头道:“目前没有能力做到远程制造音波,我们甚至对自然界如何产生麦田怪圈现象都不了解。”

“其实我先前就有疑问,陆晓你是怎么想出公式的”

“我们搞科研,肯定是先发现现象,才能从现象中总结结论,建立公式,比如牛顿发现重力是多少,那他肯定是先被苹果砸中脑袋嘛。”

所有人都好奇地看向陆晓,因为他们也有同样的疑问。

陆晓只能拿出老一套解释了。

“数学能告诉我们答案,具体公式因为保密的关系无法公开,所以抱歉不能和大家详细解释具体原理。”陆晓遗憾地摇摇头说。

洪加兴倒是帮着陆晓解释道:“的确数学能发现我们有时候根本不理解的问题。”

“比如量子力学中的一些公式和黑洞公式,它出现的时候,黑洞还没有被观察到。”

“还有很多在数学上,很完美的模型,我们至今不知道这些模型,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陆晓参加奥数的时候发现邮差公式,解决了最短距离问题,最后就运用在数据压缩上了。”

“这个公式,也有可能解决物理问题,比如我们以后能够星际航行,发现了很多虫洞,从一个虫洞进去连通了成百上千个虫洞,里面一定有一条最短的距离路线,这个恰好就符合陆晓的公式,这都是可能的。”

“数学的问题,可以将各种符号,换算成现实中的各种现象,数学的解,并非唯一解,也许音波干扰音波共振公式,也是量子力学某种现象的公式。”

“只是我们的眼界或者思维受限,就和三维世界无法获得四维世界的视角一样。”

ps:准备上架把武器造出来,昨天推荐票拉胯了,连发两张求推荐票,月票,投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39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