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学霸的黑科技模拟器

作者:陆神要崛起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四十六章 设计原理,震惊大牛(求追读)

书名:学霸的黑科技模拟器 作者:陆神要崛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16

让免费的3d建模软件去获取情报,陆晓还没有详细规划好。

还要考虑软件保密的问题。

他重新在模拟项目里添加一条备注,那就是:“软件绝对加密,不能被破解。”

不过这次模拟显示失败了,提示陆晓需要学习哈希算法以及各种其他加密手段。

这个算法陆晓知道,可以用来数据加密。

还有虚拟货币好像也运用了哈希算法。

陆晓准备在网上学一下哈希算法。

加密很重要,就算是给蓉飞集团的软件,也要有厉害的加密措施。

接下来几天,陆晓天天都在写代码,每天还要抽时间学习各种软件加密手段。

什么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d5加密全都在学习。

信息学经验值也在慢慢提升。

陆晓以为这一个月会在码代码学静度过,却没想到没过几天,张兵带着一位老者,亲自来西岭雪山下的疗养别墅拜访他。

而且两人还带着各种设备过来的,估计是等不及陆晓独自研发了。

见到陆晓后,张兵介绍道:“这位是西北5315雷达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彭方存,彭老是雷达方面的专家,自从上次听说你想到一种能够识别声波信息的方法后,每天都在问我进度。”

“没办法,我只能带他过来找你了。”

“彭老很厉害,应该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彭方存五十多岁,但头发已经花白,戴着厚厚的眼镜,很有文人学者气质。

见到陆晓戴着耳机,歉意地说道:“陆晓我也知道你身体不太好,但没办法,你那个声波干扰公式太吸引人了,这些天我做了无数实验,发现都能完美符合规律,我实在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恰好我在声学上有一些研究,就想过来看看能否帮上忙。”

听说是来帮忙的,陆晓心中暗笑,他都设计好了,根本不需要帮忙。

看来有必要介绍一下他的项目,让其他人心里有底。

陆晓这些天专注写代码,其实也在加强对耳朵的控制力,他取下耳机,点点头道:“彭老您好,软件还没有做出来,不过你们既然过来了,可以给你们讲讲原理,所有设计我都在大脑里完成了,现在就是在把东西写出来。”

彭老这样的专家过来,也不是完全没用,声波成像项目不需要帮忙。

其他项目却需要。

刚好他模拟“麦田怪圈”方案,也遇到一些困难,进度条卡在50,这些天变化不大。

一时间不知道该提升哪些知识储备,能够推进“麦田怪圈”项目模拟。

陆晓准备征服两人,让他们意识到项目完全没问题,真要帮忙就把精力放在他另一个项目上。

陆晓带着两人来到写代码的电脑前。

屏幕上,密密麻麻都是代码,陆晓压根不用编程平台,他还怕自己代码泄露呢,都是在记事本里写,写了程序,都不用跑一下验证。

目前还在写软件主体框架。

陆晓的写代码手段,让两人心中震惊了一下,竟然在记事本写代码,还真是特别啊。

没有理会震惊的两人,陆晓打开电脑自带画图功能,准备演示一下项目流程。

软件太复杂了,足足有上百万字符,给张兵他们看,估计都看不明白。

大部分代码还都在陆晓的脑海里。

以后陆晓肯定要开发脑机输出设备,可以把脑海里的信息直接输出,这就不必用双手码代码这么麻烦了。

这些天手都快给陆晓敲肿,代码才写一小半。

一个人写一个软件,真没那么简单。

拿计算机系统举例。

dos 7大约50,000,000行代码。

dos 7开发的时候有23个小组,每个小组约40人,也就是将近1000人。

dos vista大约50,000,000行代码,算上修正掉的代码估计超过一亿行。

内部版本超过上千个,每个版本都有所测试。

为其作出贡献的正式工合约工临时工超过数万人。

这么多人开发了好几年,这才做出计算机操作系统。

而且这是用行计算,可能不太直观,平时常见的a4纸,默认打印sos字体,一张a4纸只能写44行。

如果没有开发出读取大脑信息的设备,陆晓绝对不会用手打系统代码。

这次写大概十几万行的代码,已经让他精疲力尽了。

陆晓画出软件流程图,介绍道:“这是我的软件设计方案,整个项目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声呐设备,负责发射超声波接收超声波,这里我写了一个插件,将复杂的声波数据用声波干扰公式转换成二维数据表达。”

“第二部分,是数据处理,一开始不太完善,数据量很大,普通计算机根本算不出来,要用服务器才可能计算,当然超算更好,在这一步主要是将目标筛选出来。”

“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坦克,那就把坦克的目标数据筛选,可以把声波数据看成是一块覆盖整片大地的幕布,我们要剪切掉坦克那部分的幕布,进行单独运算。”

“如果是人,在人多的环境下,就会出现无数人的数据,这时候就需要筛选我们需要的具体识别目标,可以从体型、位置、参照物等多方面筛选。”

“第三部分,也是整套方案最重要的一步,将数据自动转化成没有任何色彩的3d模型,可以在这一步自动建模。”

“最后一步,那就是得出具体坐标,完成人物锁定了,要知道音波就算是迷宫,其实也能不停声波传递反射,最后我们也能获得迷宫的建模图形。”

介绍完,陆晓看向略微呆滞的两位专家,问道:“你们懂了吧”

张兵至少是大学教授的水平,听完后不是没懂,而是完全搞不懂了。

音波能反馈这么复杂的数据

原理倒是能懂,目前婴儿做b超,其实就是用超声波贴着肚子看肚子里的婴儿体位、长相、是否有缺陷等等。

但那是贴着肚子发出超声波接收信号。

陆晓这个设计已经超出张兵的理解范畴了。

音频文件很多人都看过,是上下起伏的线条,但用b超或者用声呐,获得的声音信息不是单纯的上下起伏线条。

b超3d超声成像,就是b超探头不停发出超声波,接收回波形成2维数据,最后无数2维图像合成,就能看到婴儿在肚子里的3d图像。

就算陆晓没有发明这个算法和软件,也许很多年后,人类依旧能发明出广域发射超声波,清晰扫描人脸的设备。

当计算机越来越强大时,能够快速处理更加复杂的数据信息,即便没有算法,硬破解也能得到图像。

现在陆晓的公式算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彭方存完全听懂了,他感觉到了陆晓的厉害之处,这4个步骤中,恐怕每个步骤都蕴含无数算法。

数据如何简化,多张声音的二维图像叠加形成三维图像,如何自动建模,筛选目标数据,这都是技术难点。

现在看样子,陆晓已经完全解决了难题。

只是把大脑里的想法,拿出来。

可笑他竟然想来帮忙

他这趟过来,本来是想着自己好歹是院士级别的大牛,可以帮陆晓解决一些技术难题,结果从陆晓的表现来看,完全不需要他插手。

难以想象,陆晓竟然还是高中生

现在的高中生,都这么厉害了吗

要是彭方存看过小说,估计也要说出那句名言了,简直恐怖如斯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03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