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正德日不落

作者:中华田园牛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72章,朕真是傻子一样

书名:正德日不落 作者:中华田园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9

弘治皇帝本来是不想用厂卫的。

他在位的这十五年来,厂卫几乎都是马放南山,毫无存在感,厂卫不仅仅没有得到重用,甚至于遭到了裁撤。

他父亲明宪宗成立的西厂就被弘治皇帝直接给裁撤掉了,这几乎是等于废掉了自己的眼睛、耳目和鹰犬。

弘治皇帝相信文臣,也亲近文臣,一直以来什么都是听文官们的,厂卫得不到重用。

一直到前不久的时候,朱厚照和弘治皇帝的一番谈话,琉璃阁哪里弘治皇帝看清楚了朝中那些喜欢装穷大臣的真面目之后。

弘治皇帝这才重新的将厂卫的力量给重视起来,从朱厚照这边拿了五十万两银子调拨给了厂卫,将厂卫的力量给恢复起来。

但是弘治皇帝依然不喜用厂卫的力量。

因为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在告诉他厂卫是鹰犬、是恶狗、是残害忠良、严刑逼供的酷吏,是让百姓胆战心惊的恶狼。

总之在文官们的嘴里面,各种各样的脏水都是可以往厂卫身上去泼的,至于他们这些文官,读圣贤书的人,那自然一个个都忠君爱国、才华横溢的治国良臣。

长期在这样的洗脑之下,弘治皇帝自然是亲近文臣,也听信文臣,即便是这种信任出现了裂痕,也依然没有说动用厂卫的力量来去威慑文官百官。

然而此时此刻,弘治皇帝觉得自己被人给骗,自己就像是傻子一样,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

北直隶和山西出现灾荒,自己下令赈灾,调拨粮食,本以为这个事情也就如此了,可是谁知道今天戴珊将这个事情给捅出来。

捅出来就算了,关键是朝中这些大臣们的反应,这让弘治皇帝想起了朱厚照的话,厂卫是天子的眼睛和耳朵,是悬在文武百官们头上的利剑。

没有厂卫,天子根本就不知道大明各地以及朝中大臣们的情况,自然而然也就很容易被人给骗、被人给忽悠。

同样的没有了厂卫的威慑,这些文武百官们也可以更加的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官员们为什么会讨厌厂卫

为什么恨不得将厂卫给全部解散了

还不是因为害怕厂卫,有了厂卫他们就不敢乱来,什么事情都难以瞒过天子、骗过天子,而且尸位素餐、做的不好也会被天子给知道,影响自己以后的仕途等等。

总之对于这些官员来说,厂卫是让人极其厌恶的存在,最好是全部解散了。

萧敬和牟斌去着手调查北直隶和山西的灾情了,调查各地官员还有朝廷调拨给各地的赈灾粮到底去了哪里。

弘治皇帝坐在椅子上,闭目沉思,连批阅奏疏的心情都没有了。

“陛下,有太子殿下的书信”

这时,有小黄门急匆匆的将一份书信呈上来。

“哦”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睁开了眼睛。

朱厚照去天津这边也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期间竟然是一封书信都没有写给自己,要不是杨廷和、刘瑾他们定期都会汇报太子的事情,弘治皇帝都不知道太子在天津这边干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打开朱厚照的来信,弘治皇帝快速的看了起来。

书信的内容非常的直白,和大臣们所写的奏疏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臣们的奏疏就跟烂婆娘的裹脚布一般又臭又长,明明可以直言其事,非要想卖弄一番自己的文采和学识,引经据典、堆砌辞藻,最后再问安一下。

纯粹就是浪费时间,浪费天子的宝贵时间。

朱厚照就不一样了,人懒得很,很少给弘治皇帝写信,即便是写信,那也是非常简洁的,直接就说事情。

就比如眼前的这封信,朱厚照就说了几件主要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向弘治皇帝说明了下现在北直隶天津这边的灾荒,以朱厚照自己亲眼所见、所看到的的向弘治皇帝这边陈述。

流民四起、饿殍满地、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各级官员尸位素餐,根本就没有开仓赈灾或者是搭棚施粥,甚至于官商勾结大发国难财。

第二件事情则是向弘治皇帝这边说了下自己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都干了一些什么事情。

办了造船厂、水泥厂、海事学院,现在已经造出了可以出海捕鱼的捕鱼船。

“一艘船只是一晚上的时间就可以捕鱼十万斤”

看到这里,弘治皇帝都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根本就不敢想象、也不敢相信这样的事情。

一艘船出海一晚上的时间竟然能够捕捞回十万斤的鱼,谁敢信

“照儿竟然还大规模的招募流民,直接给流民吃鱼肉,修建港口、道路,还要修建一条通往京城的水泥公路”

“这水泥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看到水泥,弘治皇帝就想起了杨廷和给自己写的奏疏上面将此物称之为神器。

言水泥此物无论是修桥铺路还是建房、修城墙,修筑水库、堤坝、港口等等,都非常的有用,只需要要沙子、砾石混合在一起搅拌,等到干燥之后就可以坚硬如岩石。

“到时候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去天津这边看看”

弘治皇帝继续看下去。

信中第三件事情是向弘治皇帝这边阐述了下朱厚照对于未来天津的规划,同时重点提到了,要打击倭寇、海盗的事情。

朱厚照在信中阐述了海洋的重要性,别的先不说单单是眼前北直隶和山西出现大饥荒,粮商们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导致饥荒肆虐,饿殍满地。

如果可以开放海洋捕捞的话,有几百艘拖网捕鱼船的话,一天可以捕捞到几百万斤的海鱼回来,足以养活几十万、上百万的灾民。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粮仓

如果可以开放海洋捕捞、推广拖网捕鱼的方式,以后大明每年都可以从海里面捕捞到海量的鱼类,养活几百万、上千万的人口。

单单是从这一点来说,大明就不能放弃海洋。

而想要在海上捕鱼,首先要解决的并不是捕捞船的问题,而是海上肆虐的海盗、倭寇,只有将这些海盗倭寇都给肃清了,大明的百姓才能够安全自由的出海捕鱼,源源不断的将海鱼捕捞回来,填饱大明人饥饿的肚子。

“打击倭寇、海盗”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沉思起来,说起这个时期来,他都头大。

北方的鞑靼、西南的土司、辽东的女真、东南沿海的倭寇、海盗,他弘治皇帝都需要肃清的,但是奈何大明军队不堪重用,朝廷又国库空虚,根本就拿他们没有任何的办法。

而且朝中的大臣们也是强烈的反对用武,一个是没钱,朝廷拿什么去打仗

另外一个就是怕武将勋贵们靠着战争崛起,动摇他们文官对大明朝廷的把持。

“允许在天津成立海军学院,他自己出钱训练海军、打造战舰、打造军火武器”

很快,弘治皇帝都忍不住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如果朱厚照不是自己的儿子,弘治皇帝都以为朱厚照是要造反了,又是训练军队,又是打造战舰、还要自己打造军火武器的。

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但朱厚照是太子,是弘治皇帝唯一的儿子,可以说这地位无比的稳固,直接和弘治皇帝说要造反,估计也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父皇,儿臣以为身为天子,自然是必须要将军队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行,现在我大明军户糜烂早已经不堪一用,边防空虚,鞑靼年年南下扣关、劫掠,烧杀掳掠,边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还有西南反复无常之土司、辽东虎狼之女真、东南沿海之倭寇、海盗,还有我大明境内无数的土匪、山贼。”

“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扫荡,正所谓不破不立。”

“如再遵循以前之制,则我大明江河日下,难逃300年之宿命轮回,当另编新军、实行新军制,牢牢掌握军权,徐徐图之,不断改革弊病、强我大明,方可使我大明能够千秋万代”

“故而恳请允许儿臣在天津编练新军,恰逢现在饥荒之年,容易招募流民,此事当秘密行之,儿臣挂之训练培育航海人才之名,切不可走漏风声,否则群臣必定强烈反对。”

“待新军编练完成,据时不仅仅可以扫荡海上之倭寇、强盗,亦可以用于巩固皇权,逐渐取代现有军户制度,强我大明之军,外御强敌、内保民安”

弘治皇帝看到这里顿时就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大明军队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了,别说边军什么的了,就是京城的三大营都已经不堪一用了,军备废弛、吃空饷、老弱病残、训练废弛

这还是常备军,至于军户,早就已经糜烂不堪,军户们早成为了各地卫所军官们的农奴了,饭都吃不饱,穷困潦倒、破军户可是大明最底层的存在。

你能指望这些军户们去打仗,去起什么作用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一直以来的制度,你朱厚照现在要秘密的编练新军,这真的好吗

作者题外话:三更万字更新奉上,求票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222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