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绍宋

作者:榴弹怕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32章 赴宴

书名:绍宋 作者:榴弹怕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马扩来去匆匆,视国事为唯一,着实让赵玖感到一丝震动。

但是,他终究是没有阻拦对方转回,因为感情归感情,身为一个官家,总是要做事的真要是沉沦于感情,当初面对三大案齐出时的愤怒,他赵官家就不可能止步于拿刀子把赵佶的贺表给划个稀巴烂,哪里还会出来巡视军队,接见马扩

甚至更进一步,五六年的执政经历也的确让这个普普通通的工科大学生磨砺出了一些东西。

比如说,赵玖其实蛮讨厌李光和马伸这俩人的,但是理智却一直告诉他,李光在御史中丞这个特定位置上其实是合格的,人家本来就是要扮演挑刺者,而马伸即便是藏了门户之见,那也是人家棋高一筹,把矛头藏在了人家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内从刑部堂官的角度来说,此人无疑也是合格的。

更何况,之前此人在湖北也确系是维持有功。

此外,还有吕本中与仁保忠这两个新进近臣的问题,坦诚说,赵玖是知道这俩人毛病的,一个是无能,充分符合四世三公家族长公子的身份;一个无德,也充分符合边远小国少数民族军事宗族领袖的设定。

这两个人,放在五年前的赵玖,肯定是肯定是看不出来他们哪个无能哪个无德的。要是放在三年的赵官家,大约会一开始就不给这俩人近身的机会。

但是,眼下的这位官家心里却多少明白,无德无能不代表无用。

在勋贵、皇族遭遇普遍性打压的眼下,吕本中的身份天然具有一定政治影响力,再加上吕氏在原学上的特殊地位以及比较好的名声,那么把他给架起来,放在身边做个帮闲当然无碍。

类似的道理,仁保忠这个秃老头,且不说本身军事经验与政治经验丰富,一个横山党项大族元老的身份,也足以给他一个留在权力中心生存的机会。

当然了,一切的一切都要有杆秤往近了说,已经死掉的杨政也很有用,但照样被砍了脑袋;刘光世也挺有用的,却如一只鸡一般被放干了血凡事要有一个度,更要有一条线,人也是这般。

回到眼下,马扩虽然走了,却留下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息。这名可能是对女真人最了解,也是对北伐最有发言权的人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概念那就是一旦攻守易势,想要在两河击败女真,非三十万兵不可。

这个严肃的提醒,或者说警告,赵玖当然是认可的。不过,赵官家认可的是大略道理,认可的是攻守易势后,眼下勉强能维持黄河对峙的宋军战力是不足的,必须要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否则便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然后这个战力的明显提升,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从二十万到三十万罢了。

而实际上,它当然可以是量,但也可以是质,也可以是什么天时与地利,甚至可以是一项突破性的武器科技。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赵玖也早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类似的准备了,比如随着一年年财政的好转,以及曲端的御营骑军征募不到足够兵马的情况下,在前年底、去年初的时候,他就已经默许岳飞部在平定荆襄后稍微扩充部队,而御营前军在去年的编制就已经早早突破了原定的三万五千框架,来到了四万这个关口。

至于韩世忠部、吴玠部、曲端部、王德部,更是在此番征讨西夏后,被允许保留他们累计获取的一万多精锐党项降兵,各部其实都有突破原定限额的举动,御营大军的总体编制,更是在西夏战后,实际上越过了二十万的关口。

一句话,无论如何,共识都已经有了,那就是野战兵团的战力必须要有一个质变的提升。

且说,马扩走后,得到了自己此行想要答案的赵玖也离开了河阴,却依然没有折返京城,而是在京城内部已经紧张到极致的目光下擦着东京城继续沿河巡视,原武、阳武、酸枣、胙城、绍兴只能说,这位赵官家似乎真就是在一心一意在巡视河防、视察部队。

而且,相较于之前在张荣军中的谨慎,相对于之前几年巡视时止步于高层军官、止步于严重缺员贪污事宜,这一次,在巡视郦琼部时,赵玖明显采用了更加严厉、直接的方式。

大量的中低层军官,因为役使士卒的恶习,与侵占士卒田土的踩线行为被直接论罪驱除,只是一万出头的部队居然在五地累计被处置了数百人,其中三十多人被直接斩首。

这让郦琼以下无数军官一度惶恐,以为这位官家是针对自己而来,只能说好在赵官家五六年下来该有的威信都有了,没人敢再学以往那般狗急跳墙,直接叛逃了。

在巡视完郦琼部后,赵官家也并没有按照东京城内的建议折返京城,而是在越来越冷的寒冬中直接越过绍兴,继续向东而去,进入开德府河南地段。

从这里开始,就实际上踏足岳飞部御营前军的防区了。

岳飞刚刚回来没有多久,此时远在齐州,赵玖没有特意通知,其实也是抱着一丝审慎的态度而来,他也想亲眼看看,岳飞部那公认出众的军纪到底有多好,所谓传说中的岳家军又有多强大须知道,这还是赵玖第一次来视察御营前军,或者说是岳家军。

但实际走下来,说句实诚话,赵玖只产生了四个字的感觉,那就是平平无奇。

所谓平平无奇,是指他看不到什么完全眼前一亮、突破时代的明显特征没有什么特定的军事装备与器械,从精良部队的列装角度而言,岳家军似乎还不如韩世忠部那些精锐根基部队来的骚包;也没有什么阵型肃列的出彩军容,不说那后世三军仪仗队一般线列整齐来比较了,只是说体格雄壮,他们也明显不如御前班直乃至于王德部的亲军;同样的道理,军队中的军官也没有什么官兵一体的朴素,岳家军的军官们待遇优厚,在驻防地置产什么的也很普及,这点甚至有些不如张荣部的基层官兵表现那么和谐。

但反过来说,这位官家也找不到什么毛病没有什么役使士卒的现象;没有什么明显的空饷问题;军士当然有缺员,但都堂而皇之的标记在文书上,谁谁谁请了假,谁谁谁刚刚因伤因故选择了退出军队;甲胄当然也不是人人披甲,只是十之七八,部分弓手、后勤军士是轮不上甲胄的,但那是因为朝廷分发的甲胄数量就这些。

其余军队三日一操,十日一演,多少天吃一顿肉,也都是按部就队。

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平无奇,一切也都是那么的清清楚楚,作战人员唤出来,一目了然,后勤账簿逃出来,也是一目了然。

坦诚说,赵玖是有点失望的。

但随行人员中,吕本中与范宗尹不提,王彦、刘洪道、仁保忠却显得极度愕然,而且随着御驾的向东进发,查验的御营前军驻屯点越多,这种愕然也就表现越来越强烈,到了最后,这几名算是知兵知事的大员干脆陷入到了一种难以置信的姿态中。

便是赵玖,也渐渐有些咂摸出味道来了。

或者说,他一开始就咂摸出味道来了,只是因为一开始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才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封建时代,一支数量多达四五万众的军队,能全线保持这种平平无奇,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要知道,这可是四五万人

部队数量的提升必然会带来管理混乱与平均战力的下降,这是常识,这个时候维持住部队战力下限的高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岳鹏举毫无疑问是个大兵团管理、作战的帅才,甚至很可能是当代独一份的。

不说别的,要是他赵官家能有这个水平,让御营二十万大军全都是这个平平无奇的样子,那他现在就敢渡河试试。

但实际上,他赵玖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不然也不至于被逼到大冬天出来巡河。

就这样,见识了岳家军的平平无奇后,赵官家继续东行不止,自开德至濮州,再到东平府,期间甚至专门去看了眼已经封冻的梁山泊,慰问了当地渔民,展示了赵宋官家君民一家亲的姿态。

临到腊月上旬,眼看着天气愈发寒冷,赵玖复又将刘洪道遣回东京,以作布置,却是终于进入到了齐州,来到了鼎鼎有名的济南府。

岳飞与万俟卨出城五十里相迎,君臣相见,却一如既往没有多少多余言语可及。便是王彦,做了一任经略使,又经过此番一行,也多少有些震动,却只是板着脸,没有在御前与私下生事。

而济南府的视察同样乏善可陈,无外乎是此处多了一些御营前军的精锐部队而已,而这些精锐部队,赵玖未免就更熟悉了一些,所以也没有过多的上心查探。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官家倒是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岳母,并与之交流了一番教养孩子的心得。

大概在济南呆了不过四五日吧,赵官家便继续东行视察,岳飞也率张宪部背嵬军陪同护送赵官家一起东行,乃是顺济水而下,抵达了淄州。淄州这里尚属于岳飞部驻扎,但再往东的青州却便是张俊部御营右军的驻地了。

然而,也就是在进入淄州后,尚未抵达青州之前,却是终于出现了一个意外数百名带甲军士忽然迎面而来,在高苑城外的御营前军驻屯点外拦住了仪仗,请求谒见。

事发突然,上下齐齐小心,但好在此处本身就在军营外,随行人员数量也足够,几百人用这种方式请见,不大可能是兵变之类的事情,所以与其他人的紧张不同,赵玖倒是保持了从容,与王彦、岳飞等人一起进入高苑军营,然后再召见这股军士的首领。

但出乎意料,来人居然不是来找赵玖的,而是自称来找岳飞的,甚至,待此人来到堂上,闻得是官家当面,干脆直接失措,一时惶恐不敢言,只是叩首而已。

这下子,随行文武再度紧张起来不说,而赵玖终于也将试探性的目光对准了岳鹏举。

“官家。”

岳飞如何不晓得事情根底,只是事情有些尴尬罢了,但事到如今,反而不敢不起身相对,早做解释。“此人臣确系认得,乃是臣在荆襄平钟相杨么时招募的一名降将,唤做郭太,后来臣将他安置在此处,充为副统领,领三百正卒。但此人大约数月前,臣尚在关西时,便已经自请离职,不算是臣的下属了”

“郭太这名字朕是知道的,跟黄佐一块降服的但离职是何言语”

赵玖当即蹙眉,却是瞬间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一名手下有三百家乡子弟的副统领,趁主帅不在时离职,所为何事而且看今日模样,他那三百子弟是随他一并离职的,而且还有甲胄军械彼时留在济南管事的是王贵吧三百降卒,就这般任他们直接离职了”

岳飞一时尴尬,便是王彦、仁保忠等人此时也保持了沉默,因为军旅生涯丰富的这些人此时早已经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了。

“怎么一回事”沉默之中,赵玖脱口而问,但几乎是同时心中微动,俨然也有些醒悟过来了。

“官家,臣等再糊涂,也不可能真放任三百荆襄出身的正卒,直接带着甲胄军械在京东擅自离军的。”岳飞被逼到墙角,到底是说了实话。“据王贵所言,彼时有御营右军张节度处移文,算是平调。”

赵玖终于嗤笑一声,端坐起来,然后对着下方跪在那里不敢抬头的郭太问道:“郭太,朕问你话呢,张俊许你什么了房子还美妾,又或者升两级官”

“都没许”郭太依然不敢抬头,只是叩首。“官家当面,俺一个字的瞎话都不敢说”

“那你为什么过去”赵玖终于蹙眉。

“因为岳家军这边约束的太严了”郭太赶紧解释。“不许这个,不许那个,三天一操,十天一练,太辛苦了然后淄州这里挨着张家军,俺跟张家军的人熟悉起来,知道那边松快,就想过去”

赵玖面无表情,但却已经信了,而看周围几个有军事经验的人,也都一副果然如此的姿态其实,这种事情在封建时代军队中非常常见,而即便是御营体系建立以后,哪怕是前两年也还是屡见不鲜,而且彼时规模还很大。

但这两年,随着局面越来越好,中枢权威渐渐起来,此等事也变得少见起来。更多的像是眼下这般,几百人的改换门庭,在各自军饷皆有定额的情况下,不涉及真正的兵力增损,双方帅臣因为面子也不好往上捅。

当然了,信归信,可还是有疑惑的,就好像知道归知道,见到类似情形始终不爽是一般道理。

“那你为何今日又回来”仁保忠见到官家脸色半天没有变化,心中醒悟,便抢先一步出列质询。

而不知道是因为南方人听不懂西北口音,还是别的缘故,被质询以后,此人却只是俯首不语。

另一旁,岳飞也渐渐有些恼火之态遇到这种事情,人之常情,本来就会有些愤怒的,何况这厮不知道体统,当着官家的面一个劲说什么岳家军、张家军这些话,平白给他添乱。

“是因为晓得岳太尉此番立了大功,做到三镇节度使,帅臣中坐二望一,而张家军那里又打败了仗,醒悟过来岳家军这里前途远大吗”眼见着官家去端了茶水来饮,王彦知道官家也是怒了,终于是没忍住趁机刺了自己旧部岳飞一句。

岳飞彻底气急,偏偏对上王彦,而且还是御前,也真的是有些束手束脚,便干脆起身对那郭太厉声呵斥:“郭太,官家面前,御营都统王节度问你话语,你到底有什么可遮掩的”

郭太闻言终于抬头,却是面色难堪:“好让节度知道,不是俺不愿说,而是说起来丢脸若是只有几位节度在眼前倒也罢了,哪里能丢脸到官家面前”

“你若再不说,就不是丢脸的事了”岳飞直接眯起了眼睛。“你真不怕军法吗”

“好让官家与诸位太尉知道,这事跟前途胜败都没关系。”

大小眼之下,郭太终于支撑不住,低头说了实话。“俺去了张家军那里,日子确实松快,但那里到俺们这一层,军械还足,可军饷却只发八成了”

正在低头喝茶的赵玖忽然抬头,惊得所有人肃然起来。

“少了两成饷,一个正卒,一月两月不显出来,可一年便是小十贯的钱了。”低着头的郭太没有察觉到上方异样,只是继续解释。“年小的寄回家里的,隔了几月,家里的老娘就让娘舅写信来骂,问是不是学坏了年长的把浑家带到本地了,将钱放回去,浑家也在家里闹,问是不是外头养人了三百个兄弟得有两百个家里不安生的,不安生就得找俺要说法,俺身边这些兄弟都是本家一个姓一个寨的,实在是撑不住,然后昨日听这边军中的老兄弟说,今日岳节度的四字大纛要过来,就一早赶来候着,只求节度宽恕,许俺们回来哪里想到又没个披红戴绿的,官家便也忽然来了若是知道如此,俺就算是死在青州,也不来丢这个脸。”

一番话下来,堂中还是无声,这下子,连郭太都察觉到一二不妥,继而愈发惶恐起来。

“留下吧”停了半晌,还是赵玖忽然又端起瓷杯来打破了沉默,算是传了口谕,定下了这件听起来有些荒唐的事情。“也算是鹏举治军严谨,自家清正的证明留下吧”

岳飞赶紧起身应声,而郭太则喜出望外,连连叩首。

片刻之后,郭太离开军营大堂,这桩小事便算是过去了,但大堂中却显得有些沉闷,几乎每个人都在猜度赵官家的心思。

不过很快便不用去猜了,赵玖只是在稍显沉闷的大堂中稍坐,便直接笑着起身吩咐:

“鹏举不要回济南了,也不要随朕去青州,就在这里等着,明白了吗”

岳飞微微一怔,然后赶紧俯首称是。

而后,这位官家居然不再查验高苑本地的军队,而是直接起身出了军营,惊得刚刚歇了一阵的随行仪仗匆匆起身,继续随这位官家往东南而行看这意思,这位官家居然是只在高苑这里打了个照面,便直接要去青州了。

随行文武,各自沉默。

一直到当日傍晚,即将渡过时水的时候,其中官位最高的王彦才彻底按捺不住当然,也可能是受随行近臣们的推举上前来规劝:“官家,不妨等明日天亮再渡河”

“此时渡、明早渡有何区别”骑在马上的赵玖微笑相对。

“不妨先遣使者向前,通告张太尉一声。”随行翰林学士范宗尹也旋即上前恳求。

“又不是去什么敌境”赵玖依然含笑相对。“朕在本国国土上行走,难道还要通报吗”

“官家,咱们兵少。”便是素来少话的刘晏也忍不住向前。“不妨让身后岳节度将高苑诸军过来送官家一程”

“这更是笑话了,本国境内,御营大军密集屯驻之地,朕难道还要防备谁吗”赵玖依然含笑晏晏。

这个时候,便是身份有些尴尬的仁保忠、有些糊涂的吕本中也都无法再等,便纷纷上前准备规劝。

但赵玖显然是决心已下,当即挥手,乃是直接点破了那层窗户纸:“你们想多了朕与张太尉,哪里是你们想的那般严肃当日淮上那般窘况他都坚守下来以后,朕便视他为心腹,如今朕去见他,也自有心底言语交流,哪里是你们可以插嘴的”

众人这才不敢相劝。

而赵玖也毫不犹豫,乃是一马当先,登桥渡河,并于当夜在河对岸宿下。

翌日,赵官家扔下步卒与大部分文臣,集合骑兵七百,疾驰东南,上午抵达临淄后,稍微休整了一阵子,在将临淄城弄得鸡飞狗跳之后,却又留下王彦、仁保忠与部分御前班直在此处军营中盘桓,然后只与最信任的刘晏率五百骑离去。

临到傍晚,却是终于抵达青州首府益都。此地,也就是张俊及其部御营右军总部驻扎之处了。而一直到此时,赵玖方才下令打起仪仗,乃是将之前收起来的龙纛与黑白二牛纛一起放出。

且说,驻扎青州的士卒当然是张俊御营右军的老底子,也就是所谓御营老卒,他们对赵官家并不陌生,对龙纛更是熟悉,而黑白二纛的事情,也经过邸报刊登,广为人知。

故此,仪仗一出,驻扎在青州城外的田师中部便在惊惶之余一面下令所有士卒,无令不许擅自出营,一面汇集几名统领,匆匆来追大纛。

待田师中近到跟前,见到是御前班直与赵官家无误,心中彻底惊惶,却也只能在道旁叩首问安。

“伯英在何处”

到了这个时候,赵玖依旧一脸轻松。“田卿带路便是,不要惊扰百姓。”

田师中愈发不知所措,但此时根本不敢有任何多余言语,只是奉旨行事,引路往张俊府邸而去,结果路上先遇到驻扎在城内、本身做过御前班直的张子盖,后遇到了匆匆出迎的张俊本人。但君臣见面,却都只是在路边随意一礼,然后赵官家还是那句话,只让他们引路往张府而行。

张氏府邸占地规模极大,很显然是本地达官贵人的旧宅,兵荒马乱之中被张俊给得了这种事情没什么好说的而赵玖堂皇入内,径直往堂上一坐,张伯英为首,连着田师中、张子盖等武臣一起,自然又是纷纷下跪,就在堂中重新行礼问候。

这一次,赵官家就没有着急让这些人起来了,只是在堂中笑对:“如何啊,伯英朕此番可吓到你了吗有没有当日下蔡城中那一回吃惊”

张俊在地上抬起头来,一时苦笑:“官家彼时乘夜而来的,还直入臣的卧房,到底是不一样的。”

“是吧”赵玖似笑非笑。

“但臣依然吓到了。”张俊旋即重新低下脑袋。“官家可是张宗颜的事情上面,臣惹官家生气了”

“没生气。”赵玖想了想,认真以对。“真没生气,或者说没气到份上伯英你想想,朕要真生气了,早就在路边上,让你女婿和你侄子,一个按住你左手一个按住你右手了,何至于一路进到你家里,还笑着跟你说下蔡旧事呢”

堂中安静的连根针落地都能听清。

“摆宴吧”赵玖又想了一想,忽然传谕。“上次朕没吃上你家的宴席,而今天大腊月的,辛苦赶了百余里的路,着实饥饿,正要尝尝齐鲁之地年菜的新鲜不要叫别人了,本地地方官都不用叫,就咱们四五个,堂上摆宴,好好聊聊。”

“臣谨遵旨”张俊如释重负。

说是摆宴,然而谁都知道,仓促之间想摆出来张俊在京城搞得那种流水席无异于扯淡,何况眼下还是冬日腊月间,连个绿菜都少见。

不过,到底是张俊府上,姜豉之类的酱肉,窖藏的绿菜,新鲜的海货,本地的牛羊猪鸡鸭鹅肉,总还是有的,倒也算是丰富。

而且不提随行骑兵难得在外面饕餮了一顿,只说正堂之上,却只有一桌五人,张俊小心布置妥当,又亲自敬了几回酒,眼见着官家来者不拒,却是终于试探性的再度开启了话题:

“官家居然没带随员吗”

赵玖匆匆咽下一个肉丸子,抬手示意:“带了几个,但此间朕与张卿相会,把他们带来也都无用,就把他们都放在后面去了。”

张俊苦笑:“官家体贴臣下,臣感激不尽。”

“张宗颜的事情,你跟朕说实话,之前到底知道吗”赵玖忽然扭头发问。

ps:感谢也许未来大佬的第八萌,感谢在原七海同学的上萌,这是本书第151萌

然后继续献祭新书,泥白佛大佬的新书,我真的只有一个老婆单女主后宫文,1号上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93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