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低调人生

作者:随雨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04章 王子腾平倭

书名:红楼低调人生 作者:随雨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7

李淼渡过了愉快的蜜月。三月中旬开始到工部报道。接待他的是工部右侍郎曾天奇,也是李淼这个工部营缮司郎中的直系上司。接下来是一番勉励、交代。

李淼彻底了然。原来工部右侍郎曾天奇,也是工部营缮司的后台之一。现在的工部营缮司郎中周泽华,也不过是利益代理人。这块蛋糕吃的人应该还有不少。

曾天奇也只是隐晦的告诉李淼,工部营缮司的水很深。也是担心李淼年轻气盛。再加上李淼有李守中、林如海站在身后。力量也是不可小视。大家闹起来都讨不得好。

曾天奇承偌,每年李淼也会有一笔不小的灰色收入。让李淼在技术革新上多下功夫。于是,李淼的分工已经很明确了。

李淼不是发明了轧面机、独轮车吗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工部营缮司搞技术革新,发明创造。至于工部营缮司的其它事务也就算了。反正灰色收入也有你一份。

于是,李淼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工部营缮司生涯。刚开始是在工部翻阅书籍。主要是针对三合土的配方研究。这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就是利用天然的原料组合而成的低标号的水泥。主要用在筑城。与李淼要制作的水泥相差很远。李淼要制作的水泥是通过石头烧制的。然后粉碎成沫。

有了方向以后,剩下的就是不断的尝试。李淼买下了几家烧制石灰的老工匠。开始了烧制水泥的尝试。经过了两个多月的不断尝试。已经初见成效。

不过水泥的质量还是不堪入目。不过剩下的,就是通过不断地尝试。于是,李淼把这几家工匠安排去了辽东局。让他们去辽东局继续不断的试错。

现在距离研制出高质量的水泥,只是时间问题。辽东局是李淼手下势力中,最需要水泥的地方。现在的水泥质量用于铺路问题不大。

接下来辽东局开始一边生产低质量水泥,一边在生产中改进。李淼也开始清闲也下来。

四月份,朝中还有一件大事。甄太妃仙逝了。甄太妃是江南甄家人,太上皇的宠妃。甄家乃江南第一世家。所以甄太妃的仙逝,意义深远。

特别是现在的大郑朝,北方面临着异族的威胁。迁都已成必然。所以江南第一世家,就成为皇上必须清理的对象。再加上甄家在江南权势通天,富可敌国。

太上皇在位时,曾数次下江南。作为江南第一世家的甄家。又是甄太妃的娘家。太上皇下江南,甄家曾接待了三次。甄家为此耗费了近千万两白银。

太上皇也知道甄家耗费颇丰,恩宠甄家是必然的。给予的权势自然不用说,不然甄家也不可能成为江南第一世家。在物质上也给与了补偿。

近千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当时的朝廷一下子也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银子。于是,太上皇就通过盐引来补偿。

所以后来皇上派林如海去江南,任巡盐御史。目的也是主要针对甄家。甄家手中有大量的盐引,也就意味着大量的银子。

甄家长期以来,一直把持着江南的盐政。谁家也不会嫌银子太多,所以与林如海发生了利益冲突。也可以说是林如海在江南的最主要对手。林如海最后也差点死在甄家的手上。

如果不是李淼的出现,林如海必然会死在江南甄家的手上。

现在随着甄太妃的仙逝。江南甄家也感到了岌岌可危。现在太上皇基本上不再发声。皇上的权势开始越来越重。特别是朝廷迁都在即。

皇上开始对江南越来越重视。有很多重臣开始派往江南掌权。必然与江南本土势力发生冲突。作为江南第一世家的甄家,所当其冲。

其实甄太妃晚年时,也曾多次劝说甄家,让甄家放弃江南的部分利益。但甄家也是骑虎难下,权势是这么容易放下的。再说现在的甄家,身后还有一大帮家族跟着呢。

现在的甄家又岂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又有多少人愿意放下这大富大贵,权势通天的生活。

甄太妃仙逝后不久,江南沿海地区就开始就闹起了倭寇。往年也会经常有海盗、倭寇在沿海地区横行。江南沿海地区的百姓深受其苦。

这些倭寇海盗无恶不作,烧杀抢夺,奸淫掠夺妇女,沿海地区的百姓深受其害。不过今年的倭寇规模空前,也不仅仅是在沿海地区作乱。

往年的倭寇、海盗们都是在沿海地区作恶,危害百姓。他们很少攻城,大多在乡间作恶。今年却一改往常,采用里应外合的手段,连城池都被攻陷数座。

往年都是小股的海盗,最多也就数百人。今年的倭寇、海盗的数量也增多了很多。光数千人的倭寇就有好几拨。危害也是特别巨大。就连金陵城都差一点被攻陷。

江南的兵备早就荒废了,与北方地区都大大不如。毕竟是天高皇帝远,江南的兵备基本上是形同虚设。基本上没有什么战力可言。而且将官们吃空饷也特别严重。

往往兵册上的数万兵丁,实际上也就只有几百人而已。对付每年兵部的核查。其实很简单,有银子开道就妥了。另外还可以临时雇些当地农民凑数。这就是吏治腐败的恶果。

皇上大怒,趁机撸了一大串。然后大部分换上自己信得过的人。也算是收获不浅。怎么会是大部分呢毕竟现在皇上还做不到一手遮天的程度。

朝中各派的利益也需要平衡,但倭寇、海盗的事还没有搞定。论朝中军队的战力,还数王子腾的京营。

无奈之下,皇上只能派出王子腾去江南平倭。王子腾带领一万京营兵马,随即前往江南。兵贵神速,王子腾的部队速度很快,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来到了江南。

同样王子腾的部队,很快在杭州附近就吃了败仗。按理说王子腾的一万精锐,不应该败的怎么快。但现在没办法,王子腾已经败了。

王子腾也不愧是名将。部队败而不散,兵力也没有变弱。于是,王子腾开始在江南地区整肃军备。王子腾现在可是整个江南地区的,唯一有战斗力的部队。

江南地区无论是官员,还是地方大族,纷纷对刚刚打了败仗的王子腾,慷慨解囊。寻求庇护。王子腾现在名望还是很高的。王子腾所过之处收获颇丰。

现在的王子腾总算是松了口气。短时间内不用再为银子操心了。但王子腾却不会嫌银子多啊。于是,王子腾与倭寇好像在玩躲猫猫。

王子腾的军队开始越来越肥,越来越壮。现在王子腾可以拍着胸部说一句,兵精粮足了。反正在大郑朝绝对是的。

皇上现在后悔了,就不应该派王子腾去江南。江南可是大郑朝的经济中心。根基所在。未来要迁都的地方。要是王子腾一直在江南平倭该怎么办

不过王子腾也算是个忠臣,很快就开始平倭了。不过说来也是奇怪,倭寇、海盗一下子彻底没了影子。完全销声匿迹了。

不过总归是好事,于是,王子腾得胜还朝。王子腾的军队此时已经是兵精粮足了。

皇上也终于松了口气。表彰王子腾的圣旨已经在路上了。还给王子腾加官进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09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