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家父袁术,开局就称帝

作者:风云乱舞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徒

书名:三国:家父袁术,开局就称帝 作者:风云乱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9

刘晔从震惊之中缓过神来,这才重新看向了袁耀。

只是再次看向袁耀的目光,已经不同了。

之前他看向袁耀的时候,只以为袁耀是一个骗子,心里多少都带有一些鄙夷之色。

可是后来明白了袁耀施粥的真心之后,对袁耀的印象就多了一些敬佩,等到袁耀将自己的行为,全盘和刘晔说明之后,刘晔对袁耀的态度就变成了尊崇。

汉末天下,有几个人能够对待百姓这般友好,不惜开仓赈济灾民不求回报,与那些乱世之中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贼寇相比。

袁耀这种行为,简直就是佛陀在世。

“公子,是我之前太肤浅了,没想到公子有如此宏愿和气魄。”

“公子能够为天下百姓着想,着实为我辈楷模,受万人敬仰也不为过,只可惜当今之乱世,已经没有稳定之朝廷了,不然以公子的才智,日后必定是一代名臣。”

刘晔又好像想起了什么,猛的起身,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随即冲着袁耀直接跪在了地上。

这个举动,着实把袁耀吓了一跳。

就算自己把自己的目标说的宏大,也很令人振奋,可是刘晔也没有必要当众给自己跪下来吧。

袁耀刚想要上前搀扶,却听见刘晔说。

“公子,我刘晔为刚才的无礼向你道歉我不仅误会了你,还把你这举动当成是骗子,可笑我刘晔自称聪明过人,没想到连这点道理都看不破,看来我学艺未精还有待学习啊”

“子扬兄哪里的话,世人肯定无法理解我这样的举动的,你并未愚笨,只是一时间用惯性思维思考,看不透这里面的道理罢了。”

袁耀就要上前搀扶,可一伸手,却被刘晔给拒绝了。

“今天才知道,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刘晔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公子答应”

对方有忙要自己帮,那太好了。

袁耀巴不得自己可以帮助刘晔解决一些麻烦呢,只要对方有求于他,他到时候招揽对方的时候,对方才不会拒绝。

随即都不带犹豫的,直接向刘晔问了出来。

“子扬兄,但说无妨,虽然我与子扬兄之前未曾认识,不过今日也算一见如故,只要是我袁耀帮得上的,我一切义不容辞。”

“公子不必谦虚,这个忙一定帮得上。”

“刘晔自觉愚笨,今日认识公子方知世间道理,我想拜公子为师,留在公子听从教导”

本来袁耀还以为刘晔是有什么困难,没承想刘晔居然提出了要拜师,这可把袁耀吓了一跳。

比刚才直接跪在自己面前,还让袁耀吃惊。

不过,稍微冷静下来,袁耀才明白,对方直接跪下来,一方面是有向他道歉的意思,另外一方面则是已经打定主意要拜师了。

可是拜师这种玩意,袁耀可没经历过啊,一时间,居然还有几分犹豫。

只是仔细一想,好像这个时代,确实很喜欢搞这一套。

像这帮名士,在年轻的时候都喜欢找一个老师提携自己,这种老师可不是袁耀那个时代的老师,而是跟父亲一样亲昵的师父。

古人重道,有天地君亲师的等级观念,“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源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的时候,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这种思想更是在读书人之中广为流传。

这帮士族,都向往先秦时期,那种追随孔圣人的七十二门徒。一般会都找一个老师,为自己启蒙,或者引路。

就比如,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孔子有门人三千,而郑玄在三国时期的门人,也像孔子一样,有数千人之多。

史书上郑玄的列传中曾经记载,郑玄游学回乡后,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又跑去东莱种田,当时跟着他一起去种田的学生,就有数百千人。

后来,这些弟子慢慢扩散,或者在朝廷里面当官,或者身任博士,或者著书立说,或者开收门徒,郑玄的门人弟子,便逐渐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最后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像河内赵商、东莱王基、清河崔琰、清河王经、乐安国渊、乐安任嘏、北海张逸、鲁国刘琰、汝南程秉、北海孙乾、山阳郗虑、南阳许慈等等。

不仅如此,汉末时期,像曹刘都曾拜过名师,曹操就曾拜名士蔡邕为师,至于刘备就更厉害了,年轻的时候,就拜汉末三大中郎将卢植为师,可以说刘备能够在早期登上历史的舞台,有一部分原因是其老师卢植的帮助。

而类似三国时期的一些武将谋士,都有各自的名师,比如诸葛亮和庞统,都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赵云,张绣,张任三人都师从童渊。

刘晔今日突然生出了拜师的想法,倒也不算是心血来潮,只是确实被袁耀的几句话给鼓舞了。

想要跟随袁耀,在袁耀的身边学点本事,涨涨见识。

见到袁耀一直神色难看,愣在原地没有动,刘晔也是担心袁耀不答应,马上就继续说。

“师父,你就收下弟子吧,弟子可以侍奉左右,干任何事情”

刘晔惨兮兮的看向了袁耀,想着透过卖惨,让袁耀收下自己这个徒弟。

袁耀略微考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收下刘晔。

“好吧,正好我身边缺少一个助手,就留你在身边帮帮忙。”

袁耀本来就是打算招揽刘晔,毕竟是个大谋士,可不能放跑了,他都还没有主动提出来要招揽对方,刘晔却主动说要拜师,留在袁耀身边侍奉左右,那他还有什么考虑的。

直接答应下来就是了。

反正只是当个师父而已,袁耀自信,以他两千年后的学识,给刘晔当个老师,那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一听袁耀答应了下来,刘晔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连磕三个响头。

“起来吧,我袁耀不是那种迂腐的人,在我面前,不用那么多礼节。”

袁耀再次伸出手,将跪在地上的刘晔搀扶了起来。

这一次,刘晔没有拒绝。

马上就跟着起来,然后兴高采烈的冲着袁耀喊了一声师父。

袁耀笑了笑,算是回应。

不过,他又想起了什么,冲着刘晔关心了一句。

“子扬,你应该不是寿春人吧”

“回师父,徒儿乃成德县人士。”

“成德好像距离寿春也不算远,那你来寿春做什么,还有你怎么穿成这样,一副如此落魄的打扮。”

之前的袁耀不方便开口询问,眼下刘晔已经拜师了,袁耀才冲着刘晔问起了他的经历。

此时的刘晔,身上的穿着也不是那种世家公子的模样,而是一副破破烂烂的衣裳,脸上还涂抹着一些泥土,有几分落魄狼狈之态。

要不是袁耀认定了刘晔的身份,还真的无法想象,堂堂汉室宗亲,三朝元老的刘晔,居然混成这般模样。

被自家师父这么一问,刘晔脸上也露出了意思窘迫,不过还是老实回答。

“师父,此事说来话长,徒儿虽然不是逃难离开成德,却也差不多了。”

“哦”

这一下,就轮到袁耀惊讶了,脸上露出了意思好奇之态。

刘晔看袁耀似乎对自己的事情很感兴趣,当下便跟袁耀解释了起来。

“师父有所不知,成德靠近巢湖,在那巢湖有一伙水贼,名为郑宝。”

刘晔刚说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袁耀突然插了一句。

“哎,这个我知道。”

他确实有所了解,当初袁耀出兵庐江,高举的旗帜就是剿匪,目的自然就是那些山匪流寇,水贼山贼了。

虽然他直接收编了太史慈,剿灭了陈策,算得上是功劳很大,但实际上,剿灭了陈策和收编太史慈,对于庐江算上肃清匪寇,可对于整个淮南而言,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在这偌大的淮泗境内,山匪流寇不计其数,光是有名有姓的就不下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势力,袁耀都知道不少。

其中最大的几股山匪水贼,当时袁耀也有所了解,而这郑宝,便是其中之一了。

这郑宝,说他是水贼吧,还有几分勉强,因为此人在淮南当地,乃是一方豪强,表面上是一个生意人,有着庞大的运输业务,实际上在运输的时候,才会做些杀人越货的勾当,只是一般人并不清楚罢了。

“这个郑宝乃是巢湖周边的一方豪强,在附近聚拢人心,拥兵自重,得到了不少人的依附,徒儿你与此人有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55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