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家父袁术,开局就称帝

作者:风云乱舞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五章 寒有衣,饥有食

书名:三国:家父袁术,开局就称帝 作者:风云乱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9

刘晔不傻,又是精通四书五经,对于朝廷治国之事,他也能够知晓一二,不然也不可能当上大魏的三朝元老,所以稍微一想,便得到了结果。

“公子太小瞧了在下了,百姓都是很纯粹的,他们要的不多,无非就是吃饱穿暖。”

袁耀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寒有衣加体,饥有食充肠,不错,这便是天下的黎民百姓,都最想要,也是最基础的需求。”

“可是现在,你看这天下,战乱纷飞,饿殍千里,百姓居无定所,灾荒来临,却忍饥挨饿的选择逃难。”

袁耀这么说,得到的却是刘晔的冷言讥讽。

“哼,这还不是你们这些当权者,不顾百姓们的死活,相互攻歼,挑起的战争”

袁耀被刘晔呛了一句,倒是也不生气,说起来吕布和袁术的这一场战斗,他确实也是从中作梗了。

如果不是有他在这里添油加醋,吕布未必就会祸乱淮北,吕布不来,曹操也没那个胆子独自举兵讨伐袁术的。

不过袁耀还是要在刘晔的面前,把这些事情都撇干净。

“子扬兄那可真的是太看得起我了,我若是能力左右天下人的性命,何至于在此地召集人手去挖矿呢”

“说了这么多,你还没说你所谓的挖矿,到底是为了什么,如何又跟天下的黎民百姓扯上关系了”

刘晔倒是对这件事情更为好奇。

“诚如你所说,百姓们的需求是寒有衣,饥有食,可你却没说,衣服和食物哪里来。”

“哪里来自然是劳动得来,依靠一双手,就能够吃饱穿暖”

刘晔反驳。

“只要辛勤劳动,种地采桑,男耕女织,衣服和食物自然就有了。”

“可笑,如果真如你所说,那这世界上就不会饿死人和冻死人了。”

袁耀就等着刘晔这样说,然后好反驳他,只要在思想上将刘晔击败,让对方认同自己得理念,刘晔追随袁耀一起干,问题就不大了。

果然,被袁耀反驳了一句,刘晔立刻皱眉,露出狐疑之色,反问道。

“袁公子,何出此言”

“那我问你,若是遇到了天灾人祸,就比如今年淮南大旱,土地里面颗粒无收,百姓们种植得庄稼作物,全部干枯而死,又当如何”

“这自然是朝廷出面进行赈灾救民了。”

刘晔一愣,略微迟疑之后,还是开口冲着袁耀回答了一句。

可袁耀却点了点头。

“朝廷出面赈灾自然可以,可那是在太平盛世的情况下,才可以的,像如今这样的兵荒马乱的时候,朝廷自身难保,哪里有能力去管那些百姓的死活呢”

这一下,袁耀也不等刘晔继续说什么了,而是接着吹了起来。

“要想要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那便需要钱粮。”

“有钱,就有粮食,有钱,就能够购买布匹制作衣裳,而钱从哪里来呢”

袁耀起身,来到了这个院子的一角,角落里堆放着一些黑漆漆的煤炭。

袁耀也顾不得这些黑漆漆的煤炭有多脏,蹲下伸手捡起一块,然后在刘晔的面前晃了晃。

“这个东西就是我召集人手上山挖的石头,他叫石炭,我更愿意称为煤炭。”

“煤炭”

刘晔嘴里念叨着这个字,似乎对这东西有了一些兴趣。

而袁耀则是将煤炭放在了刘晔前,开始给他解释这东西的作用。

“看你的样子应该没有见过这东西,也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简单来说这东西可以充当燃料与木炭作用一般无二。”

“与木炭的作用一般无二”

听着袁耀的话,刘晔立刻露出惊讶之色,甚至多看了几眼这黑不溜秋的小玩意。

“没错,而且这些石炭,比之木炭燃烧的时候热量更足,更为持久。”

“其价值,远在木炭之上。”

袁耀先跟刘晔吹捧了一下这些石炭的作用,随后又开始跟他吹捧自己的畅想。

“我招募工人,上山挖煤炭,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煤炭确实有用,至少我稍加制作,便能够做成蜂窝煤,把这些蜂窝煤出售出去,低廉的价格可以迅速占领市场,取代木炭。”

“物美价廉的东西,谁不想要呢。”

“等利用石炭赚到了一些钱财,有了钱财又可以购买粮食,用于赈灾。”

“挽救更多人的性命,让他们不至于饿死,在冬天有蜂窝煤生火取暖,也不至于饥寒交迫而死。”

“你说我这么做,是不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

袁耀一番话说完,把自己的举动,说的大公无私,直接反问刘晔,一时间让刘晔哑口无言,居然无法反驳。

如果没有一开始刘晔亲自品尝过这粥棚里的米粥,没有看见粥棚面前那大量等待着救济的流民,他或许会反驳两句。

可亲眼目睹了袁耀再这个地方免费施粥,救济灾民,这种无私的举动,刘晔还真没办法反驳他。

谁要是反驳,袁耀大可直接反驳,你行你上啊,只要你能够拿得出来足够多的粮食来。

“免费的米粥,只能够养闲汉与懒汉,诚如子扬兄你所言,勤劳致富,依靠自己的双手,获取的食物和工钱,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而我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有吃的,而且还能吃得饱。”

“以工作的方式,代替免费的救援。这叫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一个新的词语出现在刘晔的脑海里,这是一条刘晔从未想过的方法。

瞬间就惊讶的让刘晔神色大震。

这么做,既可以解决流民逃难的问题,还能够完成既定的目标,简直就是一举两得,而且这样比直接赈灾救济更为有效,更为直接。

免费的赈灾救济,只能帮助一时,治标不治本,不能够改变太多。

而以工代赈就像是授人与渔,就算没有了旱灾,他们依然有一份工作。

种田又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事情可以做,只有春播和秋收的时候比较忙,夏天和冬天在农闲的时候,百姓们甚至没事可以做。

而上山挖矿,却能够帮助他们带来新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33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