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紫塞秋风

作者:刺客的野望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九章 易水诀·六诏

书名:紫塞秋风 作者:刺客的野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9

剑一入手,荆楚薇的眼眸里便闪过一丝惊讶,暗暗点头此剑乃生铁打造,铁色青黑,沉沉不鋖,以象皮为鞘,用犀角装饰镡首,上篆画龙首花文,把以步条缠束,不同于中原西北地区刻板的配剑制式,却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好剑,这剑与西北边关的制式不同,剑锋更短,剑锷更宽,但四面有刃,锋利异常。”荆楚薇暗付道,“却不知是出自哪里”

念及于此,荆楚薇忽然吹了吹指哨,不多时,便听闻马儿的一声长嘶,先前那两匹格尔贡战马,仿若有感应似的。

四蹄撒开,发声长嘶,似若应答,倏地奔袭而来,快速向荆楚薇方向靠近。

荆楚薇提起短剑,点足一掠,来到二马身前,她先低头瞅了瞅阿史那公主一眼:只见她趴在马儿背上,玉颊上沾满了沙子,秀目紧闭,睫毛翘长浓密,胸口平静,几乎看不到起伏,一动也不动,看着就像死了一般。

只不过,阿史那公主并不知道的是,荆楚薇判断活人死人并不看呼吸。

她天生有一种感知力,且极为敏锐。

往往能凭借人与牲畜所散发的炁,感知对方的生死以及气的流动。

其感应能力,甚至超过了大自然中的野兽。

荆楚薇观察公主良久,面露诧色,心道:“曾听呼延副帅说过,这人的内功越深,呼吸就越细越绵长,对呼吸的控制也愈发精准。这阿史那公主,连气息都快没了,看来内功造诣颇深。”

思考到这里的时候,荆楚薇陡然感到,阿史那公主的任、督、冲、带四脉深处,似有一股股真气开始流动,表面上却根本看不出。

荆楚薇凝视了半晌,却也并不点破。

她摇了摇头,从马背上的挎包内,取出一卷泛黄的羊皮卷轴,轻轻打开,卷上第一行赫然用小篆写着大荒藏剑录,作者无名氏

柔软的羊皮在沙地上一寸寸展开,上面手绘着剑形状的图案,极其精美详细,甚至图案旁,还带有分解图与历史介绍。

荆楚薇随意翻了翻,亮晶晶的眸子,只是轻轻一扫,忽然之间亮如冰雪

“六诏剑竟然是苍山洱海产出的六诏剑”荆楚薇悚然。许久,才喃喃道:“从洱海到紫塞有近四千里的路程,年初乘马出发,到达紫塞,需要近半年的时间。即便八百里加急,最快也要三月左右。看这人装束,绝非我中原的剑客,而是来自南诏的剑客”

荆楚薇口中的六诏剑,也就是初唐时期,南诏剑的前身。出自苍山洱海云南地区,历史可谓是相当久远。

早在汉晋时代,洱海地区铁器的制作已很普遍,

据西洱河风土记记载:“有城郭村邑、弓矢矛鋋”,而在洱海地区的南北朝墓葬中,也曾发现过大量的剑器,说明在当时的西南,已大量生产铁质武器。

在南诏国统一六诏之前的初唐时代,苍山洱海一带小国林立,互不役使,各国之间攻伐不断。

在这诸多小国中,当属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实力最强,史称“洱海六诏”。

而蒙舍诏,就是日后统一六诏的南诏国的前身。

六诏作为奴隶制的国家,经常对外诏发动血脉断绝的战争,其武器不仅数量庞大,种类体系也十分繁多,有黎弓、药箭、连弩、榔矛、苗丨刀、竹枪、蛮剑、藤甲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六诏三剑”的铎鞘、郁刃、浪剑。

铎鞘又称铎鞘剑,形状像“断戟残刃”。柄部装饰烫金,锋利异常,号:“所指无不洞也”。白族古语又把细分六种,即:绿婆摩求、亏云孚、铎菆、铎摩那、同铎、朱苛”。

而郁刀又称“郁刃”,铸造方法秘不示人。根据史料记载,锻造时要用毒药毒虫,淬火时要用马血。成刀后含有剧毒,见血封喉,化伤致死,令人望而生畏。

而浪剑。

就是日后著名的南诏剑的原型。

造剑方法为“锻生铁,取迸汁,如是者数次,烹炼之。剑成,即以犀装头,饰以金碧”。南诏剑中最著名的是“浪剑”,又称“浪川剑”,因原产于“三浪诏”即邆赕、浪穹、施浪故地而得名。

浪剑“石铁如泥,吹毛透风”,是最犀利的南诏剑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马槊配环首刀的是军中主流。

许多当时的将领在战场上都有使用马槊环首刀的记载。如后赵将领陈安,习惯一手持环首大刀,一手持马槊,作战时,刀矛俱下,势不可挡。

在矛槊为主,环首刀为辅的当代。

西南六诏武士练习最多的,反而是剑法。

这些西南夷从白蛮、黑蛮、乌蛮中挑选精壮男丁参军,采用三国时期,诸葛武侯挑选无当飞军法翻山越岭、激流凫水、负重行军和南蛮剑法都无一不精,无所不通。

这些六诏士兵身披铁甲,背挂双剑,负粮米一十五升,各携鱼脯,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极为擅长近战野战,

而且,国家并不提供军粮。所有的补给,战利品都必须在战场上靠自己抢

除了和中原、吐蕃进行连年大战,六诏剑士们还对安南、洪沙瓦底、暹罗等地区进行作战。

六诏剑客中,最高称号便是“罗苴子”。地位参考齐技击、魏武卒、赵边骑、秦锐士。

而他们最为恐怖的,便是那肢解血肉、斩断人骨的恐怖剑法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181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