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紫塞秋风

作者:刺客的野望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九章 哥舒翰渊(传·一)

书名:紫塞秋风 作者:刺客的野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9

公元555年的年末,格尔贡草原崛起了新的霸主血狼。

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向柔然残部发动了最后一场进攻,柔然可汗郁久闾邓叔子不敌,率部投奔了西魏,也就是日后的北胤。

至此,柔然汗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在战争动员之前,大批的柔然流民,早已纷纷涌入紫塞,定居了下来。

之后,血狼西破嚈哒,东驱契丹,完全取代了昔日草原霸主的地位,威服塞外诸国。

嚈哒,根据中国史书记载,他们原来居住长城以北,称滑国。是中亚塞种人游牧民族与汉代大月氏人的后裔

次年,北胤取代西魏。

而他们的死敌北辰,早在五年之前,就已成功谋朝篡位,取代东魏。

至此,由鲜卑族拓跋珪所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灭亡。

同年,胤太祖宇文泰在云阳病逝,年仅十五岁的儿子宇文觉继位。

太祖在生前,创立了著名的府兵制度。

其大致内容是,八位柱国,管十二位大将军。

十二大将军分别管理二十四开府,二十四开府手里各有一支军队。

这样一来,西魏就有了二十四支统一管理的军队。

而在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

这其泰,一个是元欣。

宇文泰是西魏实际掌权人,自不必说。

而元欣则是西魏宗室代表,挂了个名头而已。

这么一来,,真正负责指挥下属的,只有六柱国。

六柱国管理十二大将军,恰好每个人可以管理两位大将军,分别是:元赞、元育、元廓、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杨坚之父、王雄。

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这里头的不少人,都是日后隋唐两朝的奠基人

当然,这是后话不表。

那么,既然说了那么多废话。

究竟和紫塞秋风这本书有没有关系呢

好吧,也是有点关系的。

而我们的主角哥舒翰渊

这时候,只是一个小人物中的小人物。

哥舒这个姓氏,是一个罕见复姓,源于柔然,出自南北朝时期西柔然哥舒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后来,柔然因权利之争而分裂,分裂为东、西二部。

西柔然部落,主要活动在紫塞东西,而东柔然部则活动在大漠南北。

而少年哥舒,就是在此时,随着家族,举家迁徙至西魏。

哥舒翰渊,其原名为哥舒渊。

少负气节,天资敏悟,尤好兵法,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石。

同时,也是名副其实百步穿杨的神射高手。

瀚,是哥舒在担任宇文泰部曲时,因军功所赐。

意喻饮马翰海。

可见宇文太祖,对这位异族少年的期望颇深。

此时的哥舒渊恐怕不知道。

在二百多年后,他的后人,凉国公、左仆射、同平章事、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做到了他至死,也没有做到的事情

甚至,还去到了他从未到达的地方库库淖尔

以至于唐代西鄙人在哥舒歌里唱到: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是唐代西北边民对名将哥舒翰的颂歌。

然而,二人的出仕经历,却大相径庭。

哥舒翰早年,只是在长安担任一个小县尉,觉得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的他,一气之下跑去河西从军,后来在石堡城一战中,打败吐蕃大军。

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大唐名将的行列,自此深受唐玄宗的赏识和器重。

相比之下,哥舒渊,则要比他后辈,幸运的多。

他在年少时,就被宇文泰看中,且收入麾下,成为近侍。

并指派当时的三人,教授其诗书曲艺、文武骑射,兵法韬略。

就连宇文泰自己,在闲暇时,也会亲自哥舒课业,这在当时以世家豪门,皇亲国戚,兵镇军阀出生,才能出仕的时代,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哥舒部落,在柔然,尚属于豪门大族。

然而,在世家豪强林立的西魏,恐怕,连寒门都算不上。

甚至不夸张的说,他们这些外来户,比庶民,可能还要低那么一点。

后来,哥舒随大军进攻北辰,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同年,又被遣送紫塞边关为骑将。

出发前,太祖为其饯行,酒过三巡,遂问渊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哥舒曰:“若血狼各部举天下之兵而来,吾为大王以拒之;若偏将十万之众至,某为大王吞之。”

太祖称善,众咸壮其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2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