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嬴政反大秦!

作者:大圣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75章 李勇有大用

书名:带着嬴政反大秦! 作者:大圣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4

李勇听到少府副使,高兴的嘴角都笑不拢了,秦国九卿,姚贾一人兼了少府和治粟内史两个职位,少府主管天下商务,治粟内史主管谷物粟米。

大秦九州现在商务昌盛,少府份量并不比治粟内史轻。殿下要用他,李勇想着,可能还要在咸阳府衙先混个资历,慢慢再进中枢的。

没想到,秦风一步就提到了少府副使,这其实就是再给姚贾准备接班人了,想着前几日在章台宫前,见到了姚贾的车驾,自己还只能躬身行礼,现在,马上他也能坐到那个位置,胖子李勇的呼吸一下粗重起来。

心中闪过一行字,“彼可取而代之”

秦风夸赞了李勇一句,看了几眼他送来的文书,这份文书,没有多谈天下货物流向,谈的是实打实的商贾处境。

因为李家本身就是咸阳巨商,本身对商道理解不同,问别的商贾,人家也愿意把情况据实相告,不像官面上的文章一般,这文书就显得格外的接地气。

“坐而吸金之大贾,铜钱绳断,苦无置财之处。”

“大秦番邦行商,操劳得金,各地卡隘林立,携带财货有险。”

“六国商贾,苦无铜钱金银,只能以货易货,商品周转不灵。”

“关中民贾,本小利薄,收益深受谷粟之价波及,辛劳一年,温饱看天。”

“胖子,不错啊,见问题如此细致,看来你李家用军务统调之法看商贾之事,还是有些门道的嘛。”

秦风知道,眼前胖子的大哥,就是秦军名将李信,攻楚伐齐的猛人,李家还是有底蕴的,李志的生意经,李勇在咸阳戍兵中为将,也算是一门勋贵。

要不是碰见自己这颗大钉子,吃了苦头,就胖子这机灵劲,在军中只怕也钻营到了将军了。

“果然精当,李钊不知商贾之道,只是听了殿下分说,也大概知道了商贾之难,唉,这天下明明昌盛了,国家想做事,百姓想生发,还是艰难啊。”

李钊果然是个土木系的书呆子,这句话要是給个心怀叵测的人听见,只怕心怀冤望四个字都能扣上。

李勇见他如此大胆,不禁咽了口口水,再看殿下,却是神色如常,好像没有把李钊的抱怨放在心上一般。

李勇自然不知道,自己来之前,李钊向着殿下,已经诉了半天的苦了,本来李钊得到了秦风的支持,重新做了咸阳新城之图。

他满腔热血,想着此次一定能在营建之上大展宏图,却没想到,太子都首肯的南扩渭河的新城图,居然被张良否了。

他向秦风诉苦,权倾天下的太子,也是爱莫能助。

无他,缺钱,新城营造,花费实在骇人。

阿房宫现在收尾,用后世的话讲,正是软装修的时候,花费颇巨,大秦营收虽然惊人,可是花钱也是惊人。

天下财帛十之五六,都在关中,大风山扩产,炉子,材料,修不完的道路,本后都是钱粮,再花民力,财力修建咸阳新城,这钱哪里够用

李钊的设想,可是将近千万金级别的营造,光是秦风和他说的陶瓷下水管道,从研发到铺设,只怕都要百万金。

从当年大风山修长城开始,秦国徭役征召民夫修城,慢慢变成了花钱雇佣修城,这效率是高了,民心也长了,可是成本也增加了。

咸阳新城,民夫用量是百万级,就是土木不算,工钱就让张良几乎跳脚了。

李钊的心血眼看白费,这个本来想着混日子退休的技术官员,心中燃起的火再被熄灭,这打击就有点大,刚才李钊和秦风说起此事,眼圈都红了。

秦风理解这个想做些实事之人的心思,自然就包容了他的抱怨。

少年凝眉沉思,财政危机,可不是闹着玩的。

秦国的摊子铺的大,工业和其他产业严重不配套,货币流通不起来,现在也就是没东林党,自己和陛下威望高,杀伐重,要不和明朝倒是颇为相像。

唐朝没钱,租庸调破产,搞得藩镇,遂灭。

宋朝三冗,把文官的工资发了,武备就只能松弛,被人活活打死。

明朝就不谈了,皇帝借钱借不到,最后挂在了树上。

他和老秦叔在,天下自然无虞,要是两人不在了,赢家的子孙因为财政和秦国的大船倾覆,自己的心血不就没了。

眼前修城,就是第一个财政大坑,偏偏这坑还必须跳,他还心甘情愿的跳,秦风想到这里,半晌没有出声。

大殿之上,李钊和李勇看着太子眉前都生出了一个肉核桃,一时间无人敢说话。

“钱荒,无投资渠道,商业环境差,货物价格波动大”

太子口中喃喃自语,眉头去慢慢的舒展开来,秦风豁然开朗,大秦的危局之后,也隐藏着勃勃生机,自己要真把钱袋子的事情捋顺了,父皇说的秦国万世传承,也不算是梦想了。

“本太子大概有了些想法,嗯,处境是困难的,前途是光明的嘛。”

“李勇,这段时间,我要你仔细探查咸阳用钱缺口,我记得铸币厂已经扩充了几次了,铜锭给了不少,这铜钱的缺口,到底还有多少你查访一下,再给我写个这样的文书。”

“明日,正好是廷议之日,我有大事定夺,乘着这股大势,把咸阳修城的事情,也一并解决了。”

“笑话,一面是那些关中世家,豪族,靠着收租种田,家中的铜器都放烂了,一面是朝廷没钱修城,想钱生钱,行啊,看你们有没有这个胆子了。”

秦风边说边靠在了座椅之上,满脸都是请君入瓮的笑意。

李钊和李勇对视一眼,依两人之才,硬是没听懂秦风说的什么。

“殿下,每日要有大事定夺可是陛下要去阿房宫暂住之事”

李钊忍不住发问,秦风却笑着摇了摇头。

“父皇移宫,一再下旨低调处置,我说的不是此事,是秦国三公,空缺的位置实在太久了,也该是我大秦公卿,全员配置的时候了。”

“你两人的事情,我也会在明日廷议提出,李勇,你挂着少府副使的招牌,在调研咸阳商贾,就有官家身份,也好事半功倍。”

“李钊,修城的事情暂时你不要多想,你先把下水陶管给我做出来,找大风山胡铁匠,就说是我的旨意即可。”

“诺,李钊谨遵太子之令,一定把此事做好”

“诺,殿下,太好了,等明日李勇真做了少府副使,一定到家兄坟前告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61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