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昏君

作者:笑轻尘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60章 西十国的新问题

书名:大昏君 作者:笑轻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阿德合立马走上前去厉声问道:“皇后,你这是在干什么呢本王让你与国师共同商议筹办宴席一事,可如今你们二人却在此前聊。莫非是没有将本王的话放在心上”

李儒见阿德和此时误会了自己与皇后,于是便找借口偷偷离去。

阿德和经过一番询问之后才明白,原来是因为昨日皇后听到李儒说黄瓜美容的功效之后,亲自试验了一番。

今日早上起来后发现效果显著,于是便迫不及待的来此向李儒讨教更多美容养颜的方法,这样一来也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美貌。

阿德和听闻之后,虽然心中还是有怨言,但也明白是自己误会了他们两人,于是此事便不了了之。

“胡大人,听说了没,三皇子耳聪的毛病已经被国师治好了,三日后陛下要为阿贺松皇子庆祝一番”

“对,我也听说了,恐怕这样一来,三皇子的身份也会水涨船高”

而宫中的一些大臣也纷纷得知阿德和要在三日之后举办宴席,来庆祝三皇子耳疾恢复成功。

与此同时,一些幕僚也开始暗中行动起来,先前由于阿贺松耳疾严重,导致阿德和对他疏远起来,而此时阿贺松已经痊愈。

阿德和还亲自为他举办宴席,想来此时阿贺松已经具有了一争太子的能力。

“屯大人,明明是我先来的,你怎么插队呢”

“是我先来的,分明是你在插队”

两人争执不在,旁边的大臣将领也纷纷开口劝着。

此时阿贺松正被堵在家门之中,如今前往送礼的大臣已经在门口聚集了多时,都想要亲自拜见阿贺松。

“三皇子殿下,前来拜访的大臣已经在门外围成一团了”

只听一名侍女慌张的说道。

“你且告诉他们,今日本皇子耳聪才恢复,身体不适,恐怕不能出去一见,让他们都回去吧”

阿贺松心中闪过一丝兴奋,先前自己不受待见,从来没有一名大臣或者将领与自己交好,可如今,前来拜见自己的人都要踩破大门了,阿贺松知道,这一切都是李儒的功劳。

而阿贺松先前便听得李儒的吩咐,对此前来拜见的大臣一概不见,无奈之下,一众大臣只得悻悻而归,心想等待宴席的时候再将礼物送上。

等待第二日一早,李儒被敲门声所吵醒,而后便听得门外的侍卫大声说道:“国师大人,该起身洗漱了,今日还要早朝呢。”

李儒昨夜便一直在思考该用什么办法让阿贺松上位,所以一直熬到很晚才休息。

可如今自己明面上已经是西十国的国师,所以早朝肯定少不了自己。

听到之后面对门外说道:“好,我知道了”

而后李儒便准备起身洗漱一番。

来到朝堂之上后,只见一众大臣都以早已到达,等待李儒来时,见一众大臣都朝着自己脸上望着。

李儒不禁疑惑开口问道:“难道我脸上有花吗”

这是只见一名大臣,小声说道:“国师大人,你的帽子好像戴歪了”

李儒听到之后,手顺着帽子之上一摸,果然。

“今日早上出门之时,有点着急了”

李儒开口解释道。

于是便将头顶上的帽子扶正之后,立身在一旁。

没过一会儿,便见阿德和来到朝堂之上。

这是只见旁边的一名公公尖声叫道:“有事禀奏,无事退朝”

李儒听闻之后,心中不由感叹,看来哪里的早朝都是一样的,这些皇帝也不想操太多的心。

这时只间一名大臣上前说道:“陛下,如今漠河一带连夜暴雨,导致我西十国不少村庄被淹,百姓流离失所,有许多百姓都死在洪水之中。而如今这些百姓们纷纷食不果腹,伤亡惨重啊还望陛下早做打算”

阿德和听完之后沉思下来,片刻过后不由问道:“漠河一带每年至少要发上那么两次洪水,上次本王不是已经提出了方法让你们前期解决,可为何此时还会出现问这种问题。”

只见这名大臣应声说道:“陛下,由于这几日的暴雨导致洪水汛期提前来临,一时之间附近的百姓也没有防备,所以才致使损失惨重。”

阿德和听闻之后不仅开始头疼起来。

治理洪水的事情,在他上任以来,便一直没有妥善解决,反而一直成为许多大臣口中,自己能力不足的证明。

正在思考办法之际,却突然想起朝堂之下的李儒。于是便想将这个问题丢给李儒,看他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解决。

于是便出言说道:“洪水自古以来便是历代王朝所头疼的事情,本王自然也不例外,不知国师有没有办法能够解决这种病痛,这样一来,也是为我西十国百姓做出一份贡献。”

李儒听过当前问题之后,知道治理洪水的事不可再拖,否则定然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于是在脑海之中开始思考着治理洪水的办法。

可在一旁的大臣看来,李儒这便是在不懂装懂,于是出言讽刺道:“通过昨日国师一番见解,想必国师在军事上有很独特的见解,可是治理洪水一事,远远不是带兵打仗所那么简单的”

而后见李儒没有说话,顿时得意起来:“所以如果不国师不懂的话,还请国师不要在这里强撑,以免到时发生问题之后,再推脱到别人的身上。”

“哦,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办法如果我能讲出治理漠河方法以及解决办法呢”

李儒见这名大臣如此嚣张,于是便趁机反问道。

“只要你能说到做到,你让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

大臣见李儒死到临头还嘴硬,如果李儒一早就知道治理漠河的办法,何必要等到现在,所以心中猜想李儒定然是虚张声势,所以便一点余地都没有给自己留。

“好,如果我能做到,你便跪在地上学着狗叫,在这朝堂之上绕走三圈。”

李儒丝毫不客气对着这名大臣厉声说道。

大臣心中觉李儒表面上如此嚣张,但想来如果李儒早就知道的话,何必故意拖延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494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