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昏君

作者:笑轻尘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52章 太后驾临

书名:大昏君 作者:笑轻尘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2

自从上一次送走李儒之后,太后就一直处在宫中静养。

之前,建造高台的事情,引得朝堂之上,对她一阵不满。

这也让她不得不选择低调,所以这一段时间她都没有太多的参与到各类事情之中。

甚至这一次,那么骇人的战报,还是李笑冉从皇后那里听说了之后,说给的太后听。

太后本来还在修养,但是听到李儒直接大破十万西十国骑兵的消息,顿时瞪大了眼睛,她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的李笑冉。

“冉儿,你不是从皇帝那里听错了吧,是一万不是十万吧。”

她出身西十国,她是明白十万骑兵是有什么威力的。

十万擅长骑射的西十国士兵,别说是雁门关了,如果能够突破高山的阻碍,一直进入到大隆朝,他们恐怕也只能依靠坚城玩坚壁清野,要说在野战之中战胜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李儒就是赢了。

而且是依靠地形,用信仰直接瓦解了他们都战意。

这种说法简直就是魔幻。

“皇祖母,人家又没有七老八十,怎么可能听错呢。现在朝堂之上,都知道了这个消息,那些老家伙们还都说,太子如果不是通敌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战果呢。”

对于通敌这个说法,简直就是可笑。

一般的战将通敌还说的过去。

李儒是谁,他可是大隆朝的太子。

他去通敌,难道西十国还能给他个大隆朝的皇帝当当吗

太后此时依旧是沉默着。

她确实是很难相信,十万西十国骑兵能够输在李儒的手上。

她直接安排身边的太监去皇帝那里将最早的捷报拿到了宫中。

她一字一句的看着战报之上的内容。

最后彻底的沉默了。

“皇祖母”

李笑冉有些意外的看着面前沉默的太后,她能够从太后的身上看到那种迷茫。

她的这种迷茫不是对李儒能够战胜的西十国的迷茫。

而是非常复杂的一种感觉。即便是李笑冉自诩很聪明,也有些理解不了这种感觉。

她再怎么聪明,毕竟年龄摆在那里很多事情她没有经历过也无法想象。

太后破天荒的直接去了皇帝的上书房。

最开始上书房之中的李世隆还有些意外,毕竟,太后已经很多年没有亲自来过上书房了。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派个太监过来,让他过去。

然后,他看到太后将那捷报放到了他的书案之上。

“母后,您也是来”

李世隆以为,太后也是来对这个捷报表示不同意见的。

可是没等他仔细的问出来。

对面的太后就摆了摆手。

“哀家不是来找你无理取闹的。”她指了指那捷报。

“这上面写的很清楚了,哀家没法怀疑,只是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实在是难以相信,先帝一生都被西十国所困扰,如果,哀家是说如果,太子真的有解决西十国的本事的话,日后哀家也就不为难他了。”

太后的话让李世隆惊讶。

他看着面前的太后。

“那您”

“哀家要去一趟雁门关,看看那里到底是变成什么样了,为什么能做到如此的成绩。”

太后这么说,可跟皇后说要去雁门关不一样。

李世隆有些迟疑。

毕竟太后年纪也不小了,从京城到雁门关距离这么远,路上舟车劳顿,对太后这个年纪来说绝对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

“哀家,身体可没你想象的那么差。”太后一皱眉看着面前的李世隆。

“哀家只是来告诉你,你得给哀家想出个合理的说法。”

这话让李世隆微微的无奈。

他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到太后是去上次三军的。

“母后,儿臣,本来是想到了封赏,但是被文武群臣给按下了。这一次,恰巧母后去,那就一并宣布了吧。”李世隆取出了一张圣旨,上面已经盖好了玉玺。

太后接过上面的内容一看,微微惊讶的看向面前的李世隆。

因为这上面的内容实在是让人太惊讶了。

如果外面的群臣看到了,恐怕更是会一片哗然。

李世隆面色释然的看着对面的太后。

“能够写下这样的圣旨,你真是”

“母后应该早就看出来了,儿臣啊,其实是个不称职的皇帝。”

太弱势,其实就是因为能力不足,无法真是群臣。

这一点,就算是以往的太子做的都比他好。

身在朝堂之上,群臣都敢当着他的面争吵。

两个皇子各自拉了一派随手都准备着将他的打算给憋回去。

“早几年的时候,太子太荒唐了一些,所以这太子令的事情也就一直没有发出来,如今,也正好是个时机了,太子能力不错,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所谓太子令其实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产物。

身为太子,封无可封,但立了功总不能不封,于是就衍生出了这么一种东西。

太子令,仅次于圣旨的存在,跟所谓的太后懿旨皇后懿旨不同,太子令是正儿八经的具有行政命令的存在。

如果跟圣旨就同一件事情先后下发不同的意见,只以先后论,也就是说如果太子先下的命令,那后面就算是下了圣旨也不能更改,除非太子令自己废除。

这就是将皇权分了一部分给太子。

也证明了李世隆此时对太子的认可。

如果这个东西当堂发出来,恐怕今日整个朝堂就炸了。

正好交给太后,让她亲自去看看,看看雁门关,看看李儒到底值不值得这个太子令,值不值得李世隆的这一份信任。

太后点头,算是正面应下了这个差事。

随后,皇帝下圣旨,由太后前往雁门关犒赏三军。

得知这个消息,文武群臣自然是知道,皇帝既然不通过早朝,就直接明发谕旨,就是不让他们反对。

而,这边太后离京的消息,也由东宫的景公公通过飞鸽,第一时间传递到了雁门关之中。

不过,雁门关之中,此时李儒却是在大开宴席,烹羊宰牛犒赏三军。

他根本不知道,太后此行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爆炸性的圣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26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