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正德崛起

作者:何气生财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去高丽!

书名:正德崛起 作者:何气生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当所有东宫讲师都沉浸在这个消息之中时。

杨廷和铿锵有力的话语,在会客厅中突然响起不说,更是让原本微微有些喧哗的会客厅瞬间安静下来。

在场的一众东宫讲师,原本充满喜色的表情,在稍稍呆滞过后,瞬间回过神来,所有人纷纷躬身拱手,开始主动请命起来。

“启禀殿下,微臣孙文超,愿肝脑涂地,为殿下效犬马之劳,以助殿下交出一份令皇上满意的答卷”

“启禀殿下,微臣刘肃华愿往,恳请殿下给予微臣一个表现的机会,微臣定当奋力而为,辅佐殿下完成此次考核”

“启禀殿下,微臣卢文成,请旨参与此次考核,微臣曾在山东章丘县衙做过一段时间的吏目,对于治理一地也算颇有经验,请殿下给予微臣一个机会,让微臣能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启禀殿下,微臣王守仁,愿辅佐殿下完成此次考核,微臣前为兵部主事,对于兵事、政事都有涉猎,治理一地本官虽为曾经历,但是微臣认为,其与兵事无二,无非一个管兵,一个管民,政令若能及时得到执行的话,兵、民二者,并无太大区别”

“启禀殿下,微臣陆文博,之前曾在户部任职,对于”

会客厅中,一片喧嚣。

最先发言的几人,只是拱手表诚罢了,可是后续的一众东宫讲师,似乎是生怕太子殿下不了解情况,仅仅只是记住了先上前的几人一般,稍稍落后的他们,干脆就将自己曾经的诸般从政经历,全部一并说了出来。

这般一来,后续的一众东宫讲师,不仅将自己的过往说的清清楚楚,甚至连带着一些自己从政的见地,也一并说了出来。

而最先开口的那几名东宫讲师,在这般情形之下,反而就有些吃亏起来,尤其是最先说话的杨廷和,此刻更是呼吸急促强压怒火,要知道无论是按着资历还是阅历,在这一众东宫讲师之中,哪个人能出其左右。

结果现在可好了,最先开口的他,却成了说的最少的一个,要知道真若让杨廷和按着他们这般介绍的话,又岂能显着他们这些后进之辈

想到这里的杨廷和,心中越发愤愤不平起来,可是眼下请命的话语已经说完,自己若再上前重复请命的话,一众东宫讲师如何看待自己暂且不言,杨廷和主要是怕因小失大,让太子殿下以为自己斤斤计较就不好了。

所以此刻的杨廷和,纵使心中愤愤不平,可是却也只能装作一脸淡然,仿若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而于此同时,在场的其他东宫讲师,还依旧在争先恐后的上前请命,表露忠诚。

坐于椅上的朱厚照,看着面前一片喧哗的局面,微微皱了下眉头,轻轻的挥了挥手,见到众人全部安静下来后,朱厚照方才开口说道: 当所有东宫讲师都沉浸在这个消息之中时。

杨廷和铿锵有力的话语,在会客厅中突然响起不说,更是让原本微微有些喧哗的会客厅瞬间安静下来。

在场的一众东宫讲师,原本充满喜色的表情,在稍稍呆滞过后,瞬间回过神来,所有人纷纷躬身拱手,开始主动请命起来。

“启禀殿下,微臣孙文超,愿肝脑涂地,为殿下效犬马之劳,以助殿下交出一份令皇上满意的答卷”

“启禀殿下,微臣刘肃华愿往,恳请殿下给予微臣一个表现的机会,微臣定当奋力而为,辅佐殿下完成此次考核”

“启禀殿下,微臣卢文成,请旨参与此次考核,微臣曾在山东章丘县衙做过一段时间的吏目,对于治理一地也算颇有经验,请殿下给予微臣一个机会,让微臣能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启禀殿下,微臣王守仁,愿辅佐殿下完成此次考核,微臣前为兵部主事,对于兵事、政事都有涉猎,治理一地本官虽为曾经历,但是微臣认为,其与兵事无二,无非一个管兵,一个管民,政令若能及时得到执行的话,兵、民二者,并无太大区别”

“启禀殿下,微臣陆文博,之前曾在户部任职,对于”

会客厅中,一片喧嚣。

最先发言的几人,只是拱手表诚罢了,可是后续的一众东宫讲师,似乎是生怕太子殿下不了解情况,仅仅只是记住了先上前的几人一般,稍稍落后的他们,干脆就将自己曾经的诸般从政经历,全部一并说了出来。

这般一来,后续的一众东宫讲师,不仅将自己的过往说的清清楚楚,甚至连带着一些自己从政的见地,也一并说了出来。

而最先开口的那几名东宫讲师,在这般情形之下,反而就有些吃亏起来,尤其是最先说话的杨廷和,此刻更是呼吸急促强压怒火,要知道无论是按着资历还是阅历,在这一众东宫讲师之中,哪个人能出其左右。

结果现在可好了,最先开口的他,却成了说的最少的一个,要知道真若让杨廷和按着他们这般介绍的话,又岂能显着他们这些后进之辈

想到这里的杨廷和,心中越发愤愤不平起来,可是眼下请命的话语已经说完,自己若再上前重复请命的话,一众东宫讲师如何看待自己暂且不言,杨廷和主要是怕因小失大,让太子殿下以为自己斤斤计较就不好了。

所以此刻的杨廷和,纵使心中愤愤不平,可是却也只能装作一脸淡然,仿若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而于此同时,在场的其他东宫讲师,还依旧在争先恐后的上前请命,表露忠诚。

坐于椅上的朱厚照,看着面前一片喧哗的局面,微微皱了下眉头,轻轻的挥了挥手,见到众人全部安静下来后,朱厚照方才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的忠心,本宫已然了解,尔等人数众多,也不必一一请命了,本宫就直接问一嘴,可有人有其他的想法吗若是有的话,在此时直接说出来就是。”

朱厚照话语说完,偌大的会客厅中顿时一片安静。

一众东宫讲师更是三缄其口,老老实实的站于原地,生怕自己有一丁点其他的动作,惹来太子殿下的误会。

可是在这安静的会客厅中,却突然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咳咳

一阵轻咳的声音,突然开始在这会客厅中响起。

听到这个动静的一众东宫讲师,神情顿时就是一愣,偷偷摸摸的朝着四周望去,想要看看是谁这般没有眼力劲,在此时弄出动静。

而在人群后面的严嵩,因为紧张的缘故,轻咳了两声之后,更是赶紧将脑袋缩回到脖颈里面,满面通红的他,甚至都不敢抬头张望,生怕太子殿下的目光,此刻正落在他的身上。

会客厅中,在严嵩轻咳过后,再无一丝异样的动静发出。

朱厚照等待了片刻,见到没人站出来表露其他想法之后,点了点头的他,更是一脸满意,轻声说道:

“众爱卿如此辅佐本宫,本宫心中身为欣慰”

一众东宫讲师在听到这句话语之后,一个个面带欣喜不说,更是激动异常,仿若太子殿下说的就是他自己一般。

而站立于人群后面的严嵩,轻轻的吐出了一口浊气后,心中更是庆幸,太子殿下没有误会自己方才那两声轻咳的意思。

坐于上首的朱厚照,看着面前的一众东宫讲师,开口继续说了下去。

“本宫此次所要治理之地,乃是一处蛮夷所在,期间可能会有一些风险,甚至可能会出现不复教化的所在,本宫现在告诉你们,就是想让你们提前有个准备,莫拿那些家伙全部当做善类,真若去了之后,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朱厚照说完这句,看到有人的神情已经开始变得惊惧后,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当然,本宫自是不会让你们以身涉险,平日里附近都有兵丁保护,尔等若是小心行事,不脱离掉那些兵丁的保护,最起码安全还是无忧的”

原本紧张的气氛,伴随着朱厚照的解释,顿时为之一消。

不过如此一来,也让众人更加疑惑起来,这又是蛮夷之地,又是不服教化的所在,太子殿下到底是在说什么地方啊

难不成是土司所在

就在众人琢磨太子殿下接下来要治理什么地方的时候,耳旁又传来了朱厚照的话语声。

“可能的危险,本宫已经跟你们说明,现在本宫在给你们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若是有人想要退出的话,还为时不晚,等本宫将所要治理的地方告知诸位之后,诸位再想要退出的话,那就没有可能了。”

在这一众东宫讲师的最前面,杨廷和眉头紧皱,神情凝重,在听到朱厚照的话语之后,见到无人开口的他,躬身拱手问询道:

“启禀殿下,微臣听殿下的意思,是有要将这高丽变为大明行省一般的存在,可高丽在之中,乃是属于大明十五个不征之国之列。

而且其世代遵大明为宗主国,朝廷现在派兵将那篡位的晋城大君赶下王位之后,为何不继续封赦一位国王,成就大明的美誉,若如现在这般,届时被其他藩属国和番邦外国知晓,大明的声誉岂不是毁于一旦”

杨廷和躬身拱手,神情慷慨激昂,最先开口问询的他,没有询问问题不说,反而大有劝谏朱厚照,让大明朝廷将这高丽归还回去的意思,而他的这番话语,到是说出了不少东宫讲师的心声,一些东宫讲师暗暗点头的同时,更是将目光开始转移到了朱厚照的身上。

坐于上首的朱厚照,在听闻到杨廷和的话语之后一脸诧异,根本没有迟疑,嗤笑一声之后,对着杨廷和问询道:

“杨廷和,本宫问你,当初你殿试之时,名次如何”

杨廷和听到太子殿下的问询,有些不明所以,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何从高丽一事,突然转到了自己殿试时的名次上面,此刻的杨廷和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如实奏禀道:

“启禀殿下,微臣乃成化戊戌科三甲进士”

朱厚照听闻此言,点了点头后,直接反问道:

“那本宫问你,当初若是让你将这三甲之位,让与一个会试未中之人,你可愿意”

杨廷和听闻此言,不明所以,就当他心中揣测太子殿下这般问询的缘由时,耳旁又传来了太子殿下的厉喝声。

“回答本宫,你可愿意”

杨廷和身体一紧,躬身拱手,实话实说道:

“微臣不愿意,此功名乃是微臣十多年寒窗苦读方才获得,为何要假手他人”

朱厚照听到杨廷和的答复,摊了摊手,轻声说道:

“那高丽也是如此”

杨廷和听闻此言,面带苦涩之余,终于明白太子殿下之前问出这般话语的缘由。

会客厅中的一众东宫讲师,听到朱厚照所言之后,纷纷露出了思索之色,紧皱眉头的众人,更是一脸纠结。

可纵使这般,杨廷和心中还是有些不甘,微微皱眉的他,稍稍呆滞了几息之后,继续躬身说道:

“启禀殿下,微臣这三甲及第之事,又怎可和堂堂国事相提并论,高丽毕竟是我大明近邻,又世代尊奉大明为宗主国,朝廷今日所为一旦传扬出去,岂不是让天下番邦在背后议论纷纷,污了大明上国的美誉”

杨廷和言辞切切,神情更是忧虑不已,一副为国忧心为天下请辞的模样。

朱厚照见到他这般举动,眉宇之间微微有些不耐烦,不过朱厚照却没有动怒的意思。

杨廷和所思所想,其实是代表了如今朝廷之中大部分官员的想法,甚至朱厚照都敢保证,别看自己面前是仅有杨廷和一人劝谏。

但是皇上若是将高丽一事公开的话,整个朝堂都会应声反弹,一众劝谏皇上将高丽封赏给高丽王族的奏章,更是会如雪花一般连绵不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970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