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朝极品公子

作者:钻石王老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1章 我才不要你

书名:唐朝极品公子 作者:钻石王老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中秋过后三日,就是金殿御考的日子。

玄宗皇帝李隆基,站在勤政殿外的台阶上,看着天上的明月,宛如雕塑一般,许久未动。

最后,还是微微的笑了一声。

转脸看向候在一旁的紫微令刘干。

“刘爱卿,今年御考,准备的如何了”

刘干躬身施礼,一板一眼的开始回答。

“三品以上官员中,凡年满十八岁,未考取功名者,共计二十三人。”

二十三人。

玄宗李隆基沉思了片刻,“把沈不易也加进去吧。”

刘干躬身退了下去。

此时的沈不易,正在清光湖畔,和三百名奴役共度中秋佳节。

这样的一个节日,对于这些人来说,是难得的放松的日子。

几十口大锅,里面装满了牛羊肉,诱人的香气,在微风的吹动下, 直往人的鼻子里钻。

沈不易倒了一大碗酒,站在中央,大声说道:“我,沈不易,感谢各位这段时间的辛苦,现在,我们的房子基本已经建成了,猪圈也有了,白菜也种上了,来年,我们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好”

“好”

众人齐声叫好,举起了酒碗。

现场热烈的气氛下,沈不易把几个组长召集在一起,仔细询问了情况。

按照他的规划,住所建在了离清光湖西边二十里的最边上,这里离长安城只有四十里,相对而言,交通还算是方便不少,更重要的是,冬天是西北风居多,建在西边,可以远离湖上的冷风。

唐朝的房子,多半是土坯房,这种低矮的房子,虽然看起来不是太美观,但是冬暖夏凉还是没问题的,为了进一步保暖,沈不易更是让人把房间里往地下挖了三尺多,相当于一个半地下的堡垒,这样冬天在房子的北墙上再培上厚厚的泥土和芦苇之后,保暖效果会更好。

至于猪圈,则是完全按照现代养猪的方式。

猪圈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猪的活动区域,后面是休息区,休息区设成了稍稍有点斜坡的设计,这场产生的猪粪,用水稍微冲刷,便会流进最后面的沟渠,然后集中收集在一起,可以作为肥料。

不得不说,唐朝的匠人们,工艺水平,完全不输现代,做出来的东西,让沈不易十分的满意。

至于王铮组的垦荒和种白菜,更是让沈不易感到满意,七十余人,竟然种了五百多亩白菜。

按照每亩大概四千棵计算,这帮人居然中了差不多二十万棵白菜。

再加上清光湖里的鱼,和计划中购买几百只羊,这些奴役一个冬天的伙食基本上解决了。

和这几个人喝了杯酒,沈不易端着酒碗,带着些许的醉意,来到了得月楼伙计们中间。

为了庆祝中秋佳节,沈不易特别叮嘱,让得月楼的伙计们,今晚歇业,赶到清光湖一起参加篝火晚会。

受邀的还有周贵他们。

不得不说,周贵等人的能量是巨大的,经过他们这一个月的公关,每天长安城里,固定客户就会消费上万条鱼。

这对于整个清光湖的捕捞作业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一万条鱼,一天可就是二十两银子的收入了。

这在唐朝,也算是一笔很可观的钱财。

沈不易端着酒碗,亲热的拍了拍周贵的肩头,“周大哥,来,干一个。”

周贵也是爽快人,举起酒碗,痛快了喝了一碗。

沈不易动情的说道:“周大哥,这段时间,多亏了你,要不然,朱桥他们的活鱼营生,怕是要干不下去了。”

周贵咧着大嘴哈哈一笑。

“沈公子,您说笑了,我等不过是干了一点粗活而已,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沈不易从怀里取了一包银子出来,塞进周贵的手里。

“周大哥,这些银子,是你们这一个月的酬劳,拿回去给兄弟们分了吧。”

周贵连连推辞,“沈公子,这使不得,使不得。”

沈不易又给周贵倒了一杯酒,笑着说道:“周大哥,这可是开始咱们说好的,你手下的兄弟也要吃喝,哪里有只干活,不拿钱的道理。”

听完这番话,周贵感动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沈公子,以后,你叫俺往东,俺绝不往西。

俺周贵生是你的人”话我说完,被沈不易一块羊肉塞进了嘴里,“好了,周大哥,我明白了。”

心里却笑着骂道,“我呸,你个大老爷们,我才不要你。”

想到这,心里却又泛起了一阵阵的小心思,都说唐朝的女子开放,多情,可是自己咋遇到的都是老爷们啊。

不,也有一个,昭宁公主,一个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女子。

此时的沈不易,做梦也想不到,日后,他会和昭宁公主产生许多的故事。

这个夜晚,沈不易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喝了多少酒,他只知道,自己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来宣泄,来放纵自己,哪怕只是暂时的。

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沈不易就接到了圣旨,要他参加三天后的金殿御考。

金殿御考,是唐玄宗独创的一种另类的选拔制度,是在科举之外,给那些王公大臣的孩子,多一个步入仕途的机会。

考试的制度也很简单,玄宗皇帝亲自出题,当场阅卷,合则录用,简单明白,绝不拖泥带水。

沈不易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呆了一天。

他想要押题,虽然史书上,对于金殿御考这件事并未有过多的记载, 可是从时间脉络来看,在这年的秋天,玄宗皇帝派出了按察使巡检四方州县。

从这件事情上推断,玄宗皇帝还是非常看重官员的品行,换句话说,就是对贪官污吏还是深恶痛绝的。

所以,从种种迹象来判断,这一年的题目,很可能是和官员的考核有关。

有了这个方向,准备起来,倒是容易多了。

沈不易从制度,监督,和巡检结合的思路出发,至少做了十几个方向的论证,至少要保证自己的论述没有太大的纰漏,听起来让人觉得像是那么回事。

一切准备就绪,沈不易静静的等待这御考的来临。

一转眼,三天就过去了,终于到了金殿御考的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26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