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朝极品公子

作者:钻石王老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0章 创新模式

书名:唐朝极品公子 作者:钻石王老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8

沈不易看了看老母亲刘氏,心中无限的感慨。

自己离开不过一月有余,老母亲的气色看起来已经好了太多,头上的白发,也几乎消失不见,果然,心情很重要啊。

老管家杨忠笑着把沈不易迎进来,捧着账本汇报。

“少爷,上次卖粮的五万两银子,存到了四海钱庄,月息一厘,一月下来,也有五十两的营收。

这个月共花去了二十二两,还有二十八两结余。”

沈不易笑着点点头。

“很好,杨叔,从这个月起,所有人的工钱翻倍,你看着安排。”

杨忠一脸诧异的看着沈不易,许久,才站起身,深施一礼,“多谢少爷。”

说话间,老母亲刘氏走了进来。

“我儿啊,听闻你被皇上派了钦差,可是做了什么公干”

见沈不易一头雾水的样子,杨忠急忙解释,“张子京回来说的。”

原来如此,沈不易笑了,“娘,我只不过是跟着打杂,哪里比得上张子京。”

刘氏叹了口气。

“想来也是,那张家,又被皇上封了五百亩地。”

说完,摇摇头,又转过脸,笑着说道:“还好,还好,你能回来就好。”

沈不易的心里,真的不是个滋味,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同为钦差,张子京封了五百亩地,而自己,却只要了一个荒芜的湖泊,这要是说出来,肯定没人理解。

所以,现在自己索性懒得去解释了。

“喂,老太太,你就等着吧,早晚有一天,我会接你去长安城居住。”

沈不易笑着说道。

这,似乎是儿子一贯的风格,老太太反倒是安心了,一脸满足的走了出去。

送走了老母亲刘氏,沈不易和杨忠约法三章,让他每隔三天,便派人往长安得月楼送一封书信,写明这几日家中的具体状况,好让自己可以随时掌握。

第二天一早,沈不易再次踏上了返回长安之路。

看着儿子远去的身影,刘氏恋恋不舍的叹了口气,儿大不由娘啊。

此时,昌县城楼上,张子京倒背双手,看着匆匆远去的沈不易,嘴角闪过一丝冷笑,傻鸟一个,你虽然是个六等官,也不过是得了一个废湖。

而自己则不同,姐姐把皇帝哄得开心,自己则一下得了五百亩地的封赏。

沈不易回到长安,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得月楼的生意依旧火爆,价格翻倍,似乎还是阻挡不住食客们的热情。

只不过,牛速的脸色,看起来似乎不太好看。

“牛叔,你这是咋回事”

“少爷,明日一早,你随我去东市一看便知。”

牛速忧心忡忡的说道。

第二天一早,沈不易便随着牛速赶往东市。

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

朱桥高石两人的摊位面前,稀稀落落,没有几个人。

并非是活鱼的生意不好。

而是因为太好了,在他俩的两边,一溜的排开,十几家卖活鱼的摊位。

再加上自己安排了姜普带人学习捕鱼,每天的供应量增加,这也无形之中,增加了朱桥高石两人的工作量。

走出东市,沈不易的心情并不轻松,如何能把鱼找个更好的销路,摆脱东市的限制,这可是事关清光湖将来大量捕捞的关键。

忽然,前面两人的谈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前面两个中年妇女,一看就是哪家府上的扶着买菜的婆子。

“王姐啊,这活鱼拿起来真是麻烦,跳来跳去的,弄得一身腥臭。”

“好妹妹,忍忍吧,谁让咱们家老爷喜欢吃烩鱼,据说是只有新鲜的鱼做出来才好吃。”

对呀,活鱼从东市拿回家,一路上甚是麻烦,我倒不如,索性来个外卖模式,送货上门好了。

对,不仅仅是各个王公贵族的府邸,还有长安城这么多的酒楼饭店,生意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沈不易登时兴奋起来。

可是,派谁去做这件事呢

他陷入了沉思,自己的手底下,似乎还真的没有这样合适的人选,思前想后,他想起了一个人。

傍晚时分,沈不易拎着一坛老酒,后面风五拎着一个食盒,出现在了明德门外五里的破庙前。

听说是沈不易来了,周贵急匆匆的迎了出来。

“周贵见过沈公子。”

沈不易微微一笑,举了举手里的酒坛子,“周大哥,愿不愿意和我喝一杯。”

一声周大哥,让周贵倍感荣光,搓着手有些局促不安。

“沈公子,里面请,里面请。”

破庙里,倒没有想象中的凌乱,虽然住的都是一些大老爷们,倒也井井有条。

这让沈不易对周贵的印象,有加了一丝好感。

食盒里,一条炸鱼,一只烧鸡,外加几样卤菜。

沈不易倒了一杯酒,递给周贵。

周贵受宠若惊,双手接过,正色说道:“沈公子,有什么话,您尽管吩咐就是。”

沈不易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举到面前,“周大哥,俗话说得好,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今天来,有一事相求。”

周贵急忙酒杯迎上轻轻一碰,“沈公子但说无妨。”

沈不易轻轻抿了一口酒,把自己想要找人挨家去推销活鱼的想法说了一遍。

周贵听了,脸上现出一丝犹豫,“沈公子,俺周贵在长安城里混迹了二十多年,别的不敢说,哪家的府上,我保证都能说得上话,不过这要与不要,可不敢打包票。”

“无妨,无妨,你只要牵线就好,每卖出十条活鱼,我分你两文钱。”

沈不易笑着,再次给周贵倒了一杯酒。

“沈公子,我不要钱。”

周贵连连摆手。

“不,非要不可。

你手下的兄弟,也需要吃饭。”

沈不易走出破庙的时候,心里轻松了不少。

第二天,这周贵带着七八个手下,如约而至。

沈不易准备了四个鱼缸,每个鱼缸中,都有一尾活蹦乱跳的鲤鱼。

卖东西,总得带点样品。

这可是做烩鱼的最好食材。

不得不说,这周贵还真的没有吹牛,不过三天的功夫,日销达到了上千条,照这样的速度下去,整个长安城转下来,一天至少要三五千条的销量。

沈不易仿佛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开始向自己招手。

时光飞逝,一转眼,便已经到了中秋节。

唐朝的中秋节,并不如现世里中秋这般热闹,虽然很多的诗歌写中秋节,可是实际上,除了赏月,唐朝似乎也并无其他活动。

长安城的上空, 非但没有热闹的气氛,似乎还多了一丝的凝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31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