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随身空间之红楼枭臣

作者:青锋不燥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2章 清虚观贾母分敬贺(二合一)

书名:随身空间之红楼枭臣 作者:青锋不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7

在贾母的严声厉色下,贾宝玉的心里虽有许多疑问,但也是不敢再多问多说什么,只能恭恭敬敬的应“是”。

而后,众人便随着贾母一起,将带来的三牲六畜、香烛宝钞、清香元宝等物全都贡奉了观里的诸尊仙神城皇。

如此直至日头偏西。

清虚观里单独为元春所举行的打醮祈福仪式方才结束。

因先前的事情恼了贾母,张道士有心缓和,便捧了一个茶盘子,上头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走到众人跟前。

笑道:“今儿老夫人大架过来,观里诸位同道也没什么敬贺之物,这是他们各人传道的法器,老夫人纵不希罕,也只留着在房里顽耍赏人罢。”

听得张道士的话,贾母转向盘内看去。

只见盘子里放着的有金璜、也有玉玦,或是“事事如意”,或是“岁岁平安”,皆是珠穿宝贯、玉琢金镂,足有三五十件。

因说道:“你也跟着胡闹!他们出家人哪里来的东西?我今儿来,全是为给大姐儿祈福还愿的,你们这些东西,断是不会收的!”

张道士忙笑道:“这都是他们的一点敬心,小道如何能阻挡?老夫人若是不留下,岂不叫他们看着小道微薄,不像是门下出身了?”

话里的意思很简单,众道士们有心孝敬,才托了张道士这个贾家门人代为转达,若是被贾母拒了,他作为先国公的替身,日后在观里也就没脸了……

此话一出,贾母登时无话可以反驳。

只得命鸳鸯将东西接了。

旁边,凤姐笑道:“太太,张爷爷既如此说,那可是推辞不得了,只是咱们家要它们也是无用,索性叫小子们捧了出去,散给穷人罢。”

贾母笑道:“这倒说得是。”

闻言,张道士慌忙拦道:“老夫人心善欲要行好,可这些东西虽说不甚希奇,到底也是几件器皿,若给了乞丐,一则与他们无益,二则反倒遭塌了东西。

要舍穷人,何不就散钱与他们?。”

“如此我便收下了,”贾母点了点头,又命凤姐道:“等晚间拿钱施舍罢了。”

见贾母收下东西,张道士总算放下心来。

这些东西真要是被贾母施舍给了乞丐什么的,他老张岂不是要被观里的其他道人怨死?那才是把面子丢了个干净!

这时。

那边凤姐又笑着问道:“张爷爷,我们丫头的寄名符你怎的还不换了去?前儿亏你还有那么大脸,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去……”

“害,我却是老湖涂了!”

张道士“呵呵”大笑两声道:“符早已有了,前日原要给二奶奶送去的,不料娘娘和老夫人来作好事,就混忘了,如今还在神前镇着,待我取来。”

说着跑回大殿里去。

不多时,那张道人折身回返。

依旧拿的一个茶盘子,上边还是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托出符来。

见状,巧姐儿的奶妈忙上前接了符。

张道士方欲抱起巧姐儿来。

那里凤姐便笑道:“你就手里拿出来罢了,又用个盘子托着。”

张道士只得收起手回道:“老道士我这手里不干不净的,怎么拿?还是用盘子洁净些。”

说着,看看面前粉凋玉琢养的巧姐儿。

顿时也明白了什么。

讪讪的一笑,彻底熄了要抱起巧姐儿的心思。

见张道士明白过来。

凤姐旋即又笑道:“你只顾拿出盘子来,倒是唬了我一跳,你不说是为巧姐儿送符,倒像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

众人听说,哄的笑起来。

连不远处的贾珍也撑不住笑了起来。

贾母听得凤姐的话,当即回头道:“猴儿,猴儿!你不怕下割舌头地狱?”

听到贾母责骂。

凤姐忙的住下嘴里的话,上前赔笑道:“老祖宗见谅,今儿我这是喜得嘴巴瓢了,说话不中听,明儿我回去好生念他十几遍《阴骘文》……”

“你呀你呀!”

见凤姐如此惫懒,贾母登时无奈的摇了摇头。

众人不禁又笑了起来。

随后贾母带众人回正楼上暂歇。

贾宝玉坐在贾母身边,叫个小丫鬟捧着方才那一盘子贺物,在那不断的翻弄寻拨,一件一件的挑与贾母看。

期间,贾宝玉满心好奇的问道:“茶盘里这么多的东西,真是那传道的法器?跟神仙话本里的那般?”

“那话你只听听便是了。”

凤姐笑道:“什么传道的法器,不过是夸大其词故弄玄虚罢了,观里的道士,有没有出师还不一定,哪里轮到他们去‘传道’了?

即使是‘传道’,又不是话本里的神仙斗法,哪里用得到什么‘法器’了?”

“哦,原来竟是这样……”

贾宝玉应了一声,脸上满是失望。

正说着话。

贾母突然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象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戴着这么一个……”

旁边薛宝钗笑道:“史大妹妹那里有一个,只是比这个小些。”

“我说呢。”

贾母恍然道:“原来是云儿有这个。”

贾宝玉也惊讶道:“她最近一直住我们家,我怎么没看见?”

不远处,探春笑着朝贾宝玉道:“宝姐姐是个细心的,姐妹们的事情,不管是什么,她都记在心里的。”

“探春妹妹光夸我去了。”

薛宝钗闻言笑道。

贾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

只是又怕人看见,说全因他听见史湘云有那个金麒麟,他才会留下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不住的拿眼睛瞟人。

对此,众人倒不大理论。

惟有薛宝钗瞅着了,悄悄的扥了扥史湘云的袖子,冲贾宝玉那里示意一下,满脸笑嘻嘻的,似有赞叹之意。

闹了史湘云一个大红脸。

这般情况下。

贾宝玉不觉心里也不好意思起来,将麒麟掏了出来,朝史湘云示意道:“这个东西倒好玩,我留下玩了。”

史湘云将头一扭,涨红着脸,道:“你留着就留着罢,跟我说干什么?我又不稀罕你手里那个笨麒麟!”

贾宝玉笑道:“你果然不希罕,我少不得就拿着。”

说着,又揣了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旋即忍不住在那大笑起来。

贾母也笑。

把史湘云羞的直往薛宝钗背后藏。

过了好一会子。

笑声渐歇。

贾母开口道:“你们也都不要再笑了,那赤金麒麟叫宝玉拿了,正好跟云儿那个凑成一对,其他的你们看有喜欢的,自己拿罢。”

说完,亲手从盘子里挑出了两只小巧的如意。

将一枚递给宝钗道:“这如意宝丫头你拿上一只,另一只我留给林丫头,你们俩谁也不偏、谁也不倚!”

“谢老祖宗。”

薛宝钗当即笑着上前接了。

这时,凤姐笑道:“老祖宗对琮兄弟房里是不偏不倚了,可好东西都赏了出去,叫我们剩下的这些人可怎么挑呀。”

“你最会拱火。”

贾母羊作发怒的瞪了凤姐一眼,“看你明儿去我屋里请安的时候,我怎么罚你。”

“好祖宗,这可使不得。”

凤姐笑着作揖求饶。

惹得笑声一片。

说笑间,有丫鬟来报,说:“冯将军家有人来了。”

原来是冯紫英家听见贾母等人要来清虚观替元春祈福还愿,便连忙命下人们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了来。

凤姐儿听见了,拍手笑道:“嗳呀!我就不防这个,只说咱们娘儿们是来替大姑奶奶祈福还愿的,这也要来送礼,真个是……”

话才说完。

众人便见冯家的两个管家娘子上了楼来。

忙命看座上茶。

一番闲话,冯家的两个未去,接着赵侍郎也有礼来了。

来客接二连三的,全是听得贾家应元妃所托,众女卷们到清虚观替她祈福还愿,是故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争相送礼过来。

此情此境。

贾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感慨道:“自当年两府的太爷们去了,咱们家可是有些年不曾遇着今日的盛况了,这才是上等勋贵世家的派头!”

天色将晚,贾家众人欲要打道回府。

贾母又命管家,叫给观里添了许多的香火钱后,众人这才在诸道士的礼送下,从清虚观中出来。

随后,众人俱都乘上车轿,回转府里不提。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扬州府。

贾琮接连收拾了李、江、黄、潘四家盐商后,收获也是颇丰。

因为刺杀林如海不成,后有唆使林俊卿下毒谋害,此事暴露出来后,四家便等于是将脚迈进了鬼门关。

贾琮当机立断,抓人抄家一气呵成。

四家盐商苦心经营数代所积攒的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田产铺子等物,一下子全充抵进了承德帝的内帑当中。

叫其干瘪的荷包瞬间鼓鼓囊囊。

看向贾琮、林如海的眼神自然也是愈发和善。

瞧瞧,这才叫做替皇帝分忧,这才是他刘章的好臣子!

经此一役。

两淮八大盐城,直接没了一半,剩下的汪、程、洪、郑四家盐商里头,后两家早就套靠到林如海麾下,也正是有他们两家在,林如海的巡盐御使才做的颇为顺心。

而汪、程两家则是向来持观望态度。

墙头草一般摇摆不定。

等到贾琮出手后,两家的掌权人顿时宛若坐蜡。

要知道,原本林如海对汪、程两家采取的基本都是怀柔之策,极少有下狠手的情况,但贾琮的做法不同啊。

短短半日功夫。

盘踞扬州数代的李、江、黄、潘四家盐商,死的死抄的抄,苦心积攒数代的金山银山,瞬间化为乌有。

这个结局,不可谓不惨。

也叫汪、程两家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因此,当贾琮的命令传到,两家的掌家人直接带头跪了,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待价而沽、左右逢源?

在贾琮雪亮的锋利长刀面前,都是不存在的!

……

这日。

贾琮正陪林如海说话。

谈及此事后,林如海不禁苦笑道:“我任两淮巡盐御使多年,仍拿那两棵墙头草没甚好法子,如今琮哥儿你一来,两家纳头就拜,可真是……”

摇了摇头,满心无语。

旁边林黛玉笑道:“所以琮哥哥才会这么几年,便能官居一品呀,比父亲你还要高的。”

林如海,“……”

所以说,小棉袄都是会漏风的!

“我和姑父可是不一样的。”

贾琮拦住林黛玉的话,解释道:“我是武将,在升职方面除了陛下的擢取,还可以在战场上以军功获取,遇着大战,一次提拔个三四级也正常。

姑父他是文官,升职除了陛下提拔,还要看任上的政绩如何,那东西动辄三五年才有成效,自然不如我这般快捷了。”

“琮哥儿你就不必给我脸上贴金了。”

林如海也笑,“你如今的成就,已经远超大乾的年轻一辈了,便是我们这些人也全不及你,是真正的前途无量。”

三人说话的功夫。

外边何东来禀,“汪、程两家来人了。”

闻言,贾琮朝林如海说道:“姑父,看来这两棵墙头草,脑子转的倒是不慢。”

林如海笑道:“前边有四家做了示例,他们两家再不赶紧表忠心,接下来怕是就要去跟李延福他们四个作伴了,哪还敢耽搁?”

说到这里。

林如海心中一动,问道:“此番你准备怎么处置汪、程两家?”

“怎么处置……”

贾琮略作沉吟,“鉴于他们两家之前的做派,不惩处的话,不光对不起姑父您的几年辛劳,最早投靠的洪、郑两家怕是也会心生芥蒂。”

顿了顿。

贾琮看林如海在那点头。

继续道:“既然要罚,索性就要他们两家一半的家产,充入国库。如此既能给他们四家紧紧皮,也能平衡一下户部的怨念不是?”

“如此处置倒是颇为妥当。”

林如海满意的笑笑,而后又似是想起了什么,面色古怪道:“只是这样一来的话,陛下那里必然得跟户部的刘大人扯皮了……”

听得此言。

贾琮的脑海里已经能够想象,户部尚书刘策不断找承德帝要钱的画面了。

念及此处,两人不禁的便笑了起来,“陛下既然是想要钱,扯皮自然是难免的,估计会是痛并快乐着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85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