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随身空间之红楼枭臣

作者:青锋不燥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002章 意峥嵘庶子欲从军

书名:随身空间之红楼枭臣 作者:青锋不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7

次日,腊月廿三,小年。

一大早的,神京各处便响起了辞灶敬天的爆竹声。

荣国府外院最东头。

贾琮站在窗边,视线向外看去,只见一片银装素裹,偶有一阵寒风路过,歇在树梢上的积雪便被吹动,扑簌簌的跃下……

“小年了!”

深深的吐了口气,贾琮看着窗外一脸默然,思绪早已不知飞到了何处。

他在等!

虽然昨天已经说服邢夫人同意自己弃文从武,但最后能不能去成战场,还得要便宜父亲贾赦说了才算的!

初试已过,此时贾琮在等的,自然就是便宜父亲贾赦的复试传唤了……

想到书中写的贾家结局,下意识的叹了口气。

贾琮心中苦笑,“当真是各有各的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念及此处。

不禁想到隔壁穿越者的那些逆天金手指,什么开局签到十万大雪龙骑、什么献祭亿万倍增幅、直接激活无敌的属性模板……

但凡占上一样,贾家日后的难关算得上什么?

直接横扫一切好吧!

可贾琮看看面前只有自己能见到的随身空间,随即又庆幸起来,却是想到了那群开局只有一张嘴的倒霉蛋,什么叫幸福感?

这就是了!

窗外雪花再度洋洋洒洒的落下,屋里贾琮的心里很知足……

打发了丫鬟们下去烤火取暖。

贾琮的右手往前探出,瞬间没入面前的虚空消失不见,待缩回手,掌心已经多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

“随身空间里的时间处于静止状态,用来存放物品、保鲜食物什么的是再好不过了。”

咬一口手上的包子,再看看窗外的飘雪。

贾琮灵光一闪。

“相较于存身的动态世界,随身空间里没有时间流动,只要自己不动用权限存取物品,那它就完全处于时空凝滞冻结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只要把它具现出来嵌在虚空中,岂不就是一块无需承受作用力、并且坚不可摧的正方体盾牌?”

下一刻。

三尺见方的随身空间被具现出来,化作一面旁人无法察觉的方块状盾牌横在窗外,棉絮似的雪花落下,不一会就见到薄薄一层雪花悬浮在空中。

试着伸手用力推了推,纹丝不动;又取出一柄小巧锋利的短刀狠狠扎上去,坚逾金刚的触感震的贾琮手疼;随后贾琮又将空间打开,手上攥着的短刀则是瞬间没入虚空……

“果真可以!”

贾琮满脸惊喜。

过了一会。

贾琮的心念再转,随身空间在其身边三尺范围内的各个方向不断消失出现……

存储物品什么的自是不消多说。

至于当做盾牌什么的,只要贾琮把三尺见方的空间具现出来,往身前这么一横,红楼世界里有什么能将其打破?

别说在红楼世界了,就是现代社会的蘑孤蛋也拿它没法啊!

啧啧两声。

贾琮心中颇觉可惜,“也就是空间的具现和消失都有一秒多的反应时间,防不住四下一齐来攻,否则岂不是变相的无敌了?”

……

转眼晌午。

“噼啪、啪、噼啪……”

小年辞灶祭天的烟花爆竹声响作一片,叫整个神京上空都弥漫着澹澹的火药味。

刚在如意的伺候下用过午饭,外头就有丫鬟过来。

“老爷叫三爷去外书房答话!”

“知道了。”

贾琮点头应了。

随后在如意的伺候下擦了把脸,又整了整身上的衣衫,便出了三层仪门一路往南,直奔贾赦的外书房去了。

少顷。

到了贾赦书房外头。

贾赦的小厮常贵,已奉命早早的候在那里了,远远地见着贾琮过来,便招手道:“三爷快进去,老爷已经在书房里等着了……”

说着,伸手为贾琮撩开门上的棉帘子。

书房里。

贾赦斜靠在椅背上,右手摩挲着颚下胡须,左手拿书在那细细看着,桌上一杯热茶正冒着鸟鸟热气。

见到贾琮进门,当即面色一沉。

“往日里看你还像个好的,不成想也是个蛆了心的孽障,放着好好的书不读,偏要去跟家里的老兵学战场上的本事,你有呢能耐怎么不去上天?!”

突如其来的一顿臭骂,叫贾琮不禁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忙躬身禀道:“望父亲知晓,迄至今冬,孩儿入学已是四个春秋了,但科举之事仍是雾里花水中月;孩儿自觉不是那块读书的料子,索性就不继续浪费时间了……”

“因为这个你便不读书了?”

贾赦冷哼一声,“连上学念书都熬不住,还去什么战场?我看倒不如趁早解了自己的裤腰带,寻个歪脖子树挂上去的好,也省的丢了老子的脸面!”

“……”

有着原身的记忆在,贾琮早清楚了贾赦的脾性,再加上其往日对原身也还说得过去,是以此时贾琮心里虽有几分暗恼,但面上仍不露声色。

只是躬身不语。

见贾琮的模样不似一时兴起,贾赦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习武从军可不是儿戏,一不小心就要掉脑袋的,军营也不比家里,开不得玩笑!”

贾琮没接话。

看到小儿子还略有几分稚嫩、神色却异常坚定的脸庞,贾赦终于将手上的书本放下,坐直了身子,沉声问:“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父亲说的那般,我准备年后随家里的几位老兵习练战场上的本事,不念书了!”

贾琮回道:“过了年孩儿十三岁,眼看着就是要束发及冠的年纪了,偌大的国公府虽好,我又还能再住几年?

族里那些支脉过的是什么日子,父亲心里也是知道的,与其浑噩度日,倒不如拼一把搏个前程,纵是埋骨边疆也好过一辈子庸庸碌碌!”

斩钉截铁的声音在书房里响起。

闻言,贾赦不禁有些失神,此时眼前英姿勃发的少年,与曾经那个鲜衣怒马、神采飞扬的自己是何其相似?

自己也曾胸怀凌云壮志、心有济世豪情啊!

可惜……

恍忽中,铭刻在灵魂深处的记忆又被瞬间勾起,当年情景浮现……

贾赦叹了口气。

语气莫名的柔和了下来,劝道:“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科举也不是随便读两年书就能考上去的,你看院试乡试的考场上,头发花白的不也是大有人在?

你年纪还小,眼下只管安心读书就是,哪怕考不上举人进士,等你及冠成亲了,老子我也会给你安排个营生……”

关切的话语,并不能改变贾琮的坚定决心。

能躺平谁又想去挣命?

贾琮也想躺平,可特么不努力真的会死啊!总不能直接告诉贾赦,说十一二年后贾家就要被抄流放吧?

不被当作中邪了才怪!

“孩儿下定决心了,还请父亲允准!”

贾琮神色坚定,“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如今家里的兄弟们安富尊荣的已经有不少了,总得有人去抽刀子拼命不是?!

咱们家如今连一个带兵掌权的都没有,有事总不能全都靠着那些故旧亲朋吧?

再就是近几年的气候异常,孩儿料定往后几年北方必然会战事频繁,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我不想错过!”

贾琮的话,叫贾赦的心中不由一动。

“你觉得往后几年北方会战事频繁?你又是从何断定?”

贾琮暗暗翻了个白眼。

如何断定?

后世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小冰河期了解一下?

察觉到贾赦的考校之意,贾琮也不怯场。

昂然道:“孩儿近来翻阅《大乾九域志》和府上的众多邸报,发现自前明的时候开始,这气候便一年冷似一年,近几年更是冷的出乎寻常。

比如咱们家的祖地金陵,往前数的历朝历代,冬天向来是少有风雪的,可近几年却是‘冬奇寒,河冻数日不解’;甚至连南方的闽浙两广地区,亦是‘大雪数天,平地积三尺’;琼州更是‘千里飘雪、万里冰封’……”

“雪大了些又如何?”

贾赦眉头微挑,“不是有那么句老话,叫瑞雪兆丰年吗?况且这风雪大了,出兵打仗艰难,不是更难打起来吗?”

“那只是表面!民间虽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可雪大到了某种程度,那就是雪灾了。而雪灾一旦形成,轻则庄稼欠收,重则是人畜灭绝。”

贾琮的神情变得极为严肃。

“更为重要的,是旱灾和雪灾向来形影不离,前者来则必有后者到,雪灾来使人畜冻毙,旱灾至则叫土地减产……”

贾赦点点头。

眼中浮现出一丝不加掩饰的赞叹,心中的渐渐有了决断。

贾琮又朝北方指了指,继续道:“大环境下,处于南方的大乾尚且如此艰难,比大乾尤冷三分的北方,岂不是更加糟糕?

极度的严寒和日渐稀缺的物资,定会逼着那些正在内讧的蒙元残余,和本就对大乾虎视眈眈的女真部族,为了求活不断南侵……

这是难以避免的战争根源!!”

“说的好!”

贾赦脸上多了一丝不加掩饰的笑意,赞许道:“难为你小小年纪就能把局势看的如此透彻,看来是有几分天赋的,如此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习武的事情准了!!”

“儿子谢过父亲!”

贾琮忙躬身拜谢。

“儿子有心上进,做老子的当然要支持,谢来谢去的作甚?!”

贾赦摆摆手,“另外打从今儿起,每月除了公中的那份月例银子,我这里再额外给你添上二十两,同时厨房里的饭食也对你敞开了供应,习练武艺可不能短了吃食!”

贾琮大喜,忙的再谢。

此时的贾赦,哪还有原身记忆里那个沉迷美色、贪财专权的荣国府大老爷一点相像?

但毫无疑问的是,如今的贾赦更叫贾琮喜欢。

端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贾赦道:“时候也不早了,稍后老太太那里估计要传晚饭,你先回去拾掇一下罢。”

“儿子告退!”

看着转身离去的背影,贾赦轻轻叹了口气,神情颇为复杂……

书房里,声音渐渐变得弱不可闻。

…………

依往年的惯例,小年这天,贾母是要在荣庆堂里摆家宴的。

等贾琮回到自家小院,外头的天色已经开始暗澹,扫一眼外间柱子上的自鸣钟,已经是酉时两刻了。

简单整了整身上的衣裳。

见时候差不多,贾琮也不等贾母那边来人催,径自带了大丫鬟如意往贾母院中去了。

二人先过了三层仪门,自贾赦外书房的东边一路往南,直至迈过黑油大门出了荣国府,再转而向西,从西角门进去往北走了盏茶功夫,方才来到贾母院前的垂花门外。

穿越到荣国府大半个月,这还是贾琮第一次来到此处!

相较于对小儿子贾政和凤凰蛋贾宝玉的偏爱,贾母对长房的不待见亦是人尽皆知的,袭爵的长子被赶到了外院的马厩旁住着,正堂居然留给了次子住。

此事不知叫京中多少人看了贾家的笑话。

贾母对亲儿子贾赦尚是如此偏心,对身为庶子的贾琮自然就更不在意了。

前几个月,前身重病的时候,贾母倒是破天荒过问了几回,还遣院里的鸳鸯过来看了一眼,等到后来病情见好了,就吩咐免了贾琮以后的晨昏定省,又扔回脑后……

免了晨昏定省。

从表面上看是好意,是对贾琮的照拂,可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要知道,作为国公府的权利核心,贾母的态度几乎是所有人的衡量标杆。

贾母喜欢谁,下面的人不管心里头怎么想,面上都得捧着笑脸相迎;相应的,贾母若是讨厌谁,下边的人也都会巴巴的赶过来使劲踩上两脚。

而贾母的如此做派,也等于是变相的告诉府上的大小仆人,自己是不大待见贾琮的。

于是乎。

贾琮房里的吃穿用度,肉眼可见的下了一个大台阶。

比如说,冬日火盆里烧的炭,连给二房庶子贾环的,都是上好的银霜炭,偏偏到了贾琮这里,就只剩下灰花炭。

正因如此,之前杏儿才会怒骂库房管事戴良瞎了心。

身处高门大户,这等逢高踩低的事情,可是屡见不鲜!

此时看着垂花门上的油漆彩画,贾琮的眼神愈发平静深邃。

有若无波古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7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