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魏能臣

作者:黑男爵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章无愁酒

书名:大魏能臣 作者:黑男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6

誓约已立,时不我待,几个人立刻开始行动起来,大规模的提纯白酒,就不是一个小小的厨房能够胜任的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流水线式的生产工具是必不可少的,萧逸又要开始画图制做蒸馏白酒的器皿了;笔刚提起来,就被大牛、马六一把抱住,“我的小爷,您可别画图了,上次画个图纸,结果砌出个六边形的火炕,这次再画得坑死多少人呀……”

后世《三国志》魏书记载:“牛、马二将军,每次大战前接到‘无愁侯’萧逸送来的排兵布阵图,从不观看,皆随意丢放,后被敌间谍所得,敌军按阵图商议对策之法;战,大败,每每按图埋伏行军,未遇敌,己军皆迷失方向,常有走入深山大泽,全军遇难之事……后人谓之曰“无愁侯神图,非常人所能懂也!”

无奈之下,萧逸只好亲自来到牛铁匠的铺子里,说明来意和所需要的东西……

其实蒸馏白酒的器皿很简单,二口大铁锅,一个大木桶,一些布帛,一根长长的铜管,不过考虑到这个年代没有制作那么长铜管的技术,所以用一根很长的竹子代替;铁锅是现成的,因为地处寒冷的北方,所以引流用的竹管不好找,好在邻居的皮匠那里除了销制兽皮,还制作弓箭,而制作弓箭的材料除了需要牛筋、牛角、还必须有上好的潇竹,萧逸直接就扛了一捆回来。

看到萧逸如此大张旗鼓,铁匠和皮匠都放下手中的活计,抬着器皿,跟着一起来到了梁家酒馆的后院,想亲眼看看这个才智绝伦的少年又能给大家带来什么奇迹……

说起酒;自从我们的原始人祖先把吃不完的野果子放到石头坑里,腐烂,发酵产生酒精那天起,酒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看看历代名人的表现就知道酒对中国人影响之大了。

刘伶是历史上饮酒第一人,酒名高于文名,曾经有词:

“酒地耕耘死便埋,

未妨作达任吾侪。

铜驼荆棘荒凉叹,

名士从来不挂怀!”

喝死在哪就埋在哪,真是喝出一种境界了。

唐朝的李白号称‘酒中仙’,杜甫嗜酒甚于李白,据统计,李白现存诗文1050篇,涉及饮酒的有170篇,为16%强;杜甫诗文1400余,涉及饮酒300篇,为21%强。据考李白后代多弱智有生理缺陷,杜甫死于饮酒过量。然历代文人骚客饮酒依然“视死如归”。这种喝酒的精神真实让后世酒鬼顶礼膜拜!(小编就得先叩拜一个,文坛豪杰,酒国英雄,我等楷模)。

如果说文人雅客饮酒还带着一丝文艺的浪漫,那么历代国君饮酒就带着丝丝的血腥了。

《说文解字》上就有:“古者夏禹时期的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大禹因为怕后人饮酒亡国,所以用大毅力戒酒,并疏远了酿酒的仪狄,可再看看后代君主们的精彩表现:

夏桀开凿的酒池大得可以行船,亡国。

商纣王更胜一筹,直接酒池肉林,亡国。

南陈后主:陈叔宝“终日沉醉,罕有醒时”每日与子弟饮酒一石。亡国。

元太宗窝阔台酒瘾极大,晚年尤甚,日日与大臣们狂饮不止;最后喝死为止。

辽景宗耶律璟,人称‘睡王’,而他巨能睡的原因就是他巨能醉,史书记载“宴饮达旦”,“昼寝夜饮”最后在醉酒中被手下仆人杀死。

无话可说,无言以对。

一个个好男儿前仆后继,酒真的是男儿血呀!

男人血管里流淌着的就是红色的酒精……

梁小鱼家用的是汉朝传统的酿酒方法,把粮食蒸熟以后冷却,然后密封在大缸里慢慢发酵,这种发酵酒只有十多度,而且含有大量的粮食残渣,饮用之前必须层层过滤,但依然酒色浑浊,还有一种苦涩的味道。

萧逸让大牛二人把第一口大锅搭在砌好的灶台上,锅里倒满梁小鱼家的发酵酒,再用几层布帛将锅口层层密封;锅上面再套上一个大木桶,完全将锅套在里面,这木桶必须严丝合缝,桶口和锅口拼接的地方用黄泥密封,在木桶上半部分开一个小口,要正好把竹管伸进去,缝隙处同样黄泥密封,而竹管的另一头下边放着另一口大锅

一切准备就绪,萧逸下令,点火!

一团青色的火苗,带着众人的殷殷期望,很快熊熊燃烧起来;锅里的酒水在大火烧煮下迅速沸腾起来,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众人一脸紧张的看着眼前这神奇的一切,虽然不明所以,却聪明的什么也没问,因为萧逸给过他们太多的奇迹了……

因为酒精的挥发速度比水要快的多,所以大量带着高温的酒气就透过布帛的层层过滤,升到木桶上,再顺着竹管向外喷涌,竹管很长,中途酒气遇冷后重新变成液态酒,慢慢滴入第二口大锅里;随着一股透明闪亮的液体流下,浓烈的酒香开始在整个院子里弥漫;这种简单的物理反应在现代连普通的小学生都明白,可在东汉年间……

梁小鱼把眼睛瞪得比鸡蛋都大,恨不得一口把大锅吞下去一样。

大牛和马六则是张大了嘴,舌头都慢慢吐了出来,一寸、两寸、三寸、……

铁匠和皮匠什么也没表示,不过看向萧逸的眼神已经和看当初那个号称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天公将军’神棍张角一样了。

看着流淌出来的酒气渐渐变淡,萧逸让熄了灶火,稍微冷却后,拿起一个卖酒用的瓢舀了半瓢,轻轻抿了一小口,口感不错,清爽甘冽,感觉这蒸馏酒在35度左右,这个度数在东汉时代绝对是高度烈酒了;“这可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纯粮食酒呀!21世纪虽然也有粮食酒,可那些用大量化肥、农药种出来的,与其说是粮食,不如说是********更准确些……”

还没等萧逸感慨完前世那些奸商糟糕的勾兑白酒,边上同样嗜酒如命,早就虎视眈眈的牛铁匠一把抢过水瓢,舀上满满一瓢,猛的灌了一大口,浓烈的酒气迅速充满了他的口腔、鼻腔,感觉一条火线顺着他的咽喉直接烧到了胃里,瞬时间肚子里就像着了一把火,把冬天带来的寒意驱散的一干二净……

“好酒!这才是男子汉该喝的酒,老子以前喝的那都是水呀!”说完,铁匠把手里的瓢小心翼翼的递给皮匠,生怕撒出一滴……

大牛和马六不敢跟皮匠抢,迅速扑向其他两个瓢,而动作慢了一拍,无瓢可抢的梁小鱼瞪着一双发赤的眼睛直接扑到铁锅旁,干脆用双手捧起酒来就往嘴里灌;就像饿了几天的疯狗找到一大块肥牛肉……

每个人喝完酒之后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可以说一百个人喝完酒可能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反应;

哭着有之,笑着有之,甚至裸奔者也有之……

萧逸喝完酒,面不改色,心不跳,……“小意思,毛毛雨啦!哥可是喝过60度草原白酒的。”

铁匠喝完酒,仰天长啸,声传数里,发泄胸中的激荡;

皮匠喝完酒,低头不语,默默沉思;

大牛、马六喝完酒,小脸烧的通红,鬓角热汗直淌,头顶开始冒出丝丝热气,一边偷喝一边看着铁匠,生怕被阻止……

而梁小鱼跪在地上死死抱住盛酒的大锅,哭的声泪俱下,似乎要把这么多年的不幸统统哭出来,一边哭还一边用自己的头猛撞铁锅的边沿;那个伤心劲,不知道的还以为远在蓟县的‘梁百万’升天了呢……

生怕把铁锅撞漏的萧逸连忙拽起还在趴地痛哭的梁小鱼;又看看其余四个人,只说了两个字:“保密!”

其余众人都开始把情绪稳定了下来,互相看了看,同时恶狠狠地一点头;

看着铁锅里晶莹剔透的白酒,一锅发酵酒大概能蒸馏出三分之一的高度数白酒,可是能卖出去的价格绝对是前者的十倍、甚至数十倍都不止;千金易得,好酒难求;多少达官显贵为了求一坛好酒,一掷千金也在所不惜;在众人眼里,这已经不是酒了,而是一条铺满黄金的璀璨大路,而断人财路者,如杀人父母呀!

好酒已经蒸出来了,必须起一个配的上它的名字!

集思广益,大家都开始转动脑筋,就连平时除了报仇万事都不关心的皮匠这次也蠢蠢欲动,男人,骨子里永远是痴迷酒精这种液体的,这种痴迷,可以压盖仇恨,有时甚至能够压盖爱情……

牛铁匠提议叫‘卧虎酒’,因为是在卧虎亭出的酒,而且名字也霸气,更符合此酒的霸蛮酒性;

皮匠则认为叫‘烈血酒’更加贴切……

梁小鱼则死死咬定,叫梁家酒才符合此酒的原产地……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争论不休!

最后,一直没有发言的萧逸做出最后结论,很无耻的决定,此酒的名字就叫——————无愁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21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