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魏能臣

作者:黑男爵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章妙手神医

书名:大魏能臣 作者:黑男爵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6

春天不是练功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天蚊虫冬天冷,收起刀枪等明年!

秋风吹过,树叶轻摇,今天的小道观里格外的安静,出尘子老道又去深山里采药了,卧虎山属于燕山的一脉,绵延数百里,里面植被丰富,盛产各种药材,是一座天然的宝库,老道平时治病救人、赠送汤药,再加上每日为萧逸泡药浴,所需的药物量十分巨大,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深山一次,然后给萧逸带回来各种‘惊喜’--毒蛇、蝎子、蜈蚣、蟾蜍……

那只喜欢没事乱打鸣的花尾巴大公鸡已经被萧逸给制服了,至于方法吗,呵呵,萧逸把从山里抓来的野鸡当面扭断脖子,拔毛下锅,吃完以后还把野鸡骨头在院子里乱扔;如是几次之后,那只报晓的大公鸡只要一看到萧逸立刻吓得鸡飞狗跳,连每天早晨例行的打鸣声都低了八度,生怕哪天把这位小爷惹恼了,直接也给它下了锅。

没了外物的打扰,也没了老道拂尘的威慑,此时睡懒觉才是王道啊!

现在正是秋高气爽,温度适宜的时候,加上道观里晾制着大量的药草,不但能驱逐蚊虫,而且静心凝神,萧逸终于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睡懒觉的大业中,而且难得的做起了春梦,花轿……红烛……鸳鸯被……盖头……哎,连做梦都是古代版本了……

正在萧逸睡得鼻涕泡都快冒出来时,两只人形大苍蝇跑了进来,道观的大门直接被暴力的撞开,随后大牛、马六二人直接跑进卧室,一个扛起萧逸就往外跑,另一个拿起老道的医药箱紧随其后,吓得从梦中惊醒的萧逸一边捂住要害,一边连连大呼:“你们倒是给我拿件衣服啊!哥平时喜欢裸睡的……”

………………………………

刚到镇子外边,就听到人喊马嘶,尘土飞扬,原来是一伙马贩子赶着大群的牲畜在亭外驻扎,渔阳地处北疆,常有商队从草原上贩卖马匹、牛羊、皮毛等货物去内地,所获利润十分惊人。

高利润自然也意味着高危险,塞外彪悍的匈奴人、来去如风的马匪、神出鬼没的狼群……,但俗话说得好,再危险的道路也阻挡不住商人的脚步,只有有十倍的价钱,就是阎王殿里他们也敢去闯一闯。

商人,堪称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不过再勇敢的人挨了刀子也会受伤,这次出塞,商队中就有数名伙计受了红伤,所以才有了大牛、马六的此行。

卧虎亭周围数百里,原来医生只有一个,就是出尘子老道,之后萧逸来了,就变成了两个。

医生,在古代绝对是稀有职业,古人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而当宰相也好,当医生也好,都有个先觉条件,那就是你得识字,文盲是看不懂药典、开不出药方的,可在东汉年间人们的识字率简直低的可怕,恐怕连千分之一也达不到,经常整村整村的都是文盲,这就造成了国家既缺少良相,更缺少良医。

恰好,萧逸是识字的,自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后,虽然岁月流逝,江山变迁,可可文明的代表--汉字却一直没有改变,一直到了近代才有了简体、繁体之分,但二者之间依旧是互相通融的。

半年多以来,萧逸除了习武就是看道观里那一屋子的医药典籍,也时也跟着老道一起入山采药、制药;有时候萧逸甚至在想,如果哪天道士做不下去了,改行当个郎中也是不错的选择。

本来这群马贩子看到请来的是个小道士还有些怀疑,毕竟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怎么看也不像是郎中;不过萧逸很快用事实让他们闭嘴了。

冰雪冻伤?容易,山中的獾子油对冻伤和烫伤都有神奇的疗效。

野狼咬伤?容易,用清水反复清洗伤口,然后用膏药拔毒就是了,跟后世的狂犬病一个治法。

刀伤?没问题,上好的白药敷裹,再用细麻布层层包好,至于会不会得破伤风,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毕竟离青霉素问世还有两千多年的时间呢……

当最后,萧逸用羊肠线把一名伙计被马刀豁开的肚子给缝合上时,妙手神医的呼声在四周响成了一片……

一名感动的涕泪横流的马队首领为了表达谢意,从马群里牵出两匹膘肥体壮的匈奴马硬塞到了萧逸的手里,并且扬言,如果不收,他就把那个伙计刚缝合好的肚子再挑开,而且真的拔出一把草原弯刀一通的乱比划,如此,萧逸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毕竟男人有几个不喜欢马的,这个年代好马就相当于后世的跑车,而有了好车才能有好妞啊!

在一旁早就对马匹虎视眈眈的大牛、马六二人连忙拽着萧逸,一起帮他品评马匹,三人边看边议论这两匹马的好坏;马六似乎对马匹特别的了解,看了一会后对萧逸开始介绍:

“想骑马首先就得懂相马;了解马的品种,产地,脾气,牙口,马的身体每部分在形状上都存在差异。高手一眼就能分辨出马匹的好坏”。

眼――要大、圆润饱满有光泽;

耳――要小而尖立,转动灵活。

头――要稍小而长,骨骼轮廓分明,腮肉少。

颈――要长而弯曲,高挺。

背腰――平直有力,弹性好。

四肢――干燥强健,坚实挺立。系部长度、斜度适中而富弹力。

蹄――前蹄圆后蹄略尖,厚薄大小适中,蹄质坚韧。

吃惊于马六有如此博学的相马知识,大牛在旁低声解释道:“马六家里祖居祁连山下的山丹,祖上是世代给朝廷养马的官员。山丹军马场地处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滩,那里地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牧草繁盛,是历代屯兵养马之要地。

后来马六的父亲得罪了当地的羌人首领,死于当地的部落仇杀;为避仇人,这才随母亲一起来幽州投奔了舅舅牛铁匠,没想到母亲又病死半路,只剩下可怜的马六历尽艰辛才找到舅舅一家。

看着马六黯淡下来的眼神,萧逸安慰的拍拍他的肩膀,心中默默地说:“都是有故事的人呀”!

这两匹马用马六的话说‘还不错’,但绝对称不上神骏;道理很简单,中原政权对草原游牧民族一直敌视,禁止铁器,茶叶,布匹过境,同样游牧民族知道中原缺马,断断不会让宝马良驹流入内地。即便是偶尔有些好马,也是被阉割过的,防止被做为种马之用。据说真正的西凉好马能一日夜奔驰200里,若是有好的骑手,一人双马,则可一日一夜奔驰三百里。这个机动速度,在东汉以前的时代里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古代对战马的选择是相当严格的,史书上说:马者,国之大畜;秦人选择战马的第一个条件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5尺8寸以上,“而且探前蹶后,蹄间二寻者不可胜数也”就是说战马前蹄子和后蹄子之间,必须一纵一丈六才算合格。拥有充足的战马资源,加上骁勇善战的秦兵,这才有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伟业。

听马六介绍完,萧逸幻想着纵马驰骋的威风,羡慕的说:“要是有匹日行千里的宝马该多威风呀!”;日行千里?呵呵,别做梦了,能跑200里的就是良驹了;大牛摇摇头道。

“不,这世上有日行千里的宝马,马六的眼神变得迷离,似乎在痛苦的思索着往事,轻声说道:“那是一匹红色的云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52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