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福宝被偷人生后,成全京城团宠

作者:慕云深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88章 引玉

书名:小福宝被偷人生后,成全京城团宠 作者:慕云深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53

引玉

引玉

吴县令却没想到这其中还有如此渊源,顿时大为惊讶。

他看了一眼顾明达送的年礼中,那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坛酒,感叹道:“如此说来,这坛酒,岂不是成了绝品?”

在场好酒之人不少,闻言全都双眼火热地看向那坛酒。

酒坛盖子被揭开,众人只闻得一阵令人沉迷的酒香,再看一眼那颜色澄澈的酒液,只感觉整个人似乎都要溺毙其中。

“好酒!”吴县令夸道。

只是尝了一口,他就觉得从前数十年都跟白活了一样,从未有哪一坛酒让他如此着迷,也终于明白为何十几年过去,广安县里依旧流传着黄米酒的传说,他忍不住后悔起来,暗道不该将这酒带到席上来。

早知这酒如此让人着迷,他就该偷偷珍藏,得闲了慢慢品味。

但事已至此,再珍贵的酒,吴县令也只能忍痛与众人分享。

顾明达轻声说道:“学生愚钝,多亏大人指点,方才有了些许长进,家父一直盼着我能学有所成,他若能清醒过来,恐怕还想敬大人一杯酒。”

吴县令刚尝了好酒,闻言整个人肉眼可见柔和下来,眼中略带慈爱地看着顾明达,温声说道:“仲德,你不必如此自谦,其实你文章做得很好,如无意外,明年下场,一个举人功名应该跑不掉。”

顾明达神情微微激动,像是受到莫大鼓励一样。

席间多是读书人,对这个话题总是很有感触。

“说来惭愧,我家里也一直盼着我能学有所成,可惜,我天资愚钝,考了个童生之后便无法寸进。”有个书吏忍不住感慨道。

顾明达想要说出来的话还没来得及开口,再次像是如有神助一般,话题就已经莫名其妙绕到考童生上去了。

也许是因为在土里埋了十几年的黄米酒酒性太大,几杯下肚,另一个书吏就开始说胡话了:“你起码考上了童生,我学了这么多年,连童生都没有考上,哪怕是最容易考的那几年。”

书吏官虽然被称为“官”,实际上却是“吏”,这两个字有着天差地别,普通小吏看似有些许权力,实际上不过是衙门里识文断字的大头兵。

“最容易考的那几年?你在说哪一年?”有人忍不住问道。

衙门里的书吏官,有的是天生人精,说话做事滴水不漏,也有的人性格散漫,周身都是破绽。

如今这个借机倒苦水的人,显然就是个说话没把门的:“还能是哪几年,当然是苟大人主持童生试的那几年,那时候什么人都能考上童生,只可惜,这种人都在院试现原形了。”

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

吴县令和陈师爷对视一眼后,陈师爷像是得到某种指令一般,随口说道:“童生试如此重要,谁敢在这种事搞鬼,王兄弟,你是不是喝多了?”

酒鬼可听不得这种话,当即说道:“我才没有喝多,那几年这就是不公开的秘密,谁有钱谁就可以当童生,可惜我家里没钱,要不然我也考上了。”

顾明达还没来得及接话,这喝醉酒的书吏官忽然伸手指向他:“你,你也是!”

在场之人俱是一愣,看向顾明达的眼神都变了。

“王兄弟,我是丰启十年考的童生。”顾明达解释道。

酒鬼说道:“我说的不是你,是你的小舅子!姓张,特别讨人厌的那个!要不是看到你,我还想不起来他!”

顾明达此时只觉得异常奇妙,就好像自己在参演一场早就排好的戏,他压根不需要操心剧情走向,只需要按时出场,一切便都已经安排好了。

他本来都做好了在酒席上,透露出张光宗舞弊之事,他想着即便自己因此而背上一个“告发亲友”的名声,也要将张光宗按下去。

却没想到上天自有打算,有人主动冒头,完美将顾明达从这件事里摘出来。

“那个姓张的,喝多了酒在外面乱吹,说如果院试也是苟大人主持,他早就成了秀才!仗着不知道从哪得了几个臭钱还想当秀才,我呸!”醉鬼大声说道。

吴县令看着醉鬼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宝,若不是接到上级密令,他也不会临近年关还挖空了心思找前任县令的把柄。

广安县虽然地处偏远,但朝廷党争依旧波及到了这里。

吴县令在京城那些人眼里只是个小角色,但他的前任苟县令离了广安县后步步高升,如今已经有消息传言,苟大人在年后马上就要出任某个要职。

在官场上,要职就像是一块肥肉,人人都铆足了劲想要咬一口。

有人助推苟大人上位,自然就会有人拼了命想要将他拉下来。

朝廷重教化,科举舞弊的罪名,可比贪腐严重得多。

也正是因为罪名太大,一根绳上的利益相关人很多,许多本地人即便知道此事,也会三缄其口。

若非喝多了,估计谁也不会将这件事拿到台面上来。

陈师爷作为县令心腹,抓住前任苟县令这么大的把柄,他们都是外来人,压根不会管会不会牵扯到广安县本地人。

“仲德,你与小舅子是否相熟?”陈师爷企图先从顾明达嘴里挖点东西出来。

顾明达眉头微蹙,说道:“陈先生,实不相瞒,内子与他并非一母同胞,我那丈母娘病逝之后,老丈人续弦生了张光宗,内子少时家中缺衣少食,与继母颇多嫌隙,故而姐弟之间。”

陈师爷听出了顾明达的言外之意,这是要跟张光宗划清界限呢。

“仲德,你放心,无论你那小舅子有没有作弊,这事都不会牵连到你身上。”陈师爷先给顾明达喂了一颗定心丸。

顾明达故意装出一副松了口气的模样,说道:“陈先生,我其实觉得我那小舅子不像是会做这种事的人,他虽然苦求功名,但素来胆小。”

陈师爷听到这话眼睛一亮:胆小好啊,只要吓一下,就什么都会往外吐。

顾明达深谙多说多错的道理,他不会主动说张光宗的坏话,只会说一些不利于他的事实:“说来可怜,他这段时日深陷困顿,去府城一趟,妻子跟人跑了,去镇子里待几天,被人打了一顿,又讹了一笔银子。”

陈师爷脸上的兴奋都快要溢出来了,胆小又过得很糟,这种脆弱的人,定能轻而易举得到他的证词,别说做过的事了,就算是没做过的事估计都会认下来。

此时的清水村里,张家宅子里,张光宗躺在床上,眼神放空,不知道在想什么。

蔡婆子从屋外走了进来,对着儿子说道:“光宗,你还有钱吗?金宝想吃肉,这孩子已经很久没吃肉了……”

张家收养妞妞的第一年,是张光宗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年。

他多年不孕的老婆不仅怀孕了,他在山上还捡到一根人参。

用卖人参的银子起房子,这其实是他故意对外面放出的风声。

锦鲤进家门,怎么可能只得到一根人参?

大青山里有一处荒废的破庙,他在破庙外的树根下,挖到了一坛金银。

但再多钱,也有花完的时候,这几年他不事生产,又成日只顾着吃喝,接连被讹,只出不进,终于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他想吃肉,我还想吃呢!”张光宗恶狠狠说道。

蔡婆子心疼孙子,还想再劝。

张光宗却不耐烦了,说道:“你心疼他做什么,他是不是我亲儿子都难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96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