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暴君的宠后[重生]

作者:绣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20、第 120 章

书名:暴君的宠后[重生] 作者:绣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3

天子一怒, 伏尸百万。

由师荀牵扯出来的地方贪墨案, 不仅仅是直接相关的师府难逃其咎, 与师乐正来往密切的官员亦多受盘查,尤其是曾经出面给师乐正求情的褚安良与两三名武将, 更是战战兢兢地写了自罪书自陈其罪,拼命与师乐正撇开关系。

只是皇帝的怒意并未消散,朝堂之上风声鹤唳, 每日都能听闻又有哪位大人或将军被请进了大理寺, 有的进去了还能出来,有的进去了,却是再没有消息,等再传出消息时, 已然定罪伏诛。

早在拔除赵氏之时, 众人就见识过一回皇帝的铁血手段, 尤其此次皇帝明显是冲着整顿地方军务所去,矛头都对准了武将功勋们, 朝堂上文臣们战战兢兢地捏一把汗,却是谁也没有胆子站出来谏言。

有些心里不太敞亮的武将功勋们吓得告病在家,生怕这头顶上悬着的刀斧哪一日就落到了自己脑袋上。而与之相对的, 却是大柱国薛岂因病,请辞大柱国之位的折子被驳了回去,皇帝感念薛大柱国之功,保留其大柱国之位,准其在京荣养, 之后派了宫中御医前去薛府诊脉,又赏赐了名贵药材若干。

薛岂撑着病体上朝,再三叩谢君王恩泽,之后回了府便称病不出,大门紧闭。同夏柱国与申屠柱国一般,不问朝政,只一心养老。

师乐正与另三位柱国的待遇对比,皇帝的意思昭然若揭。

焦坐府中的褚安良气得摔了一套名贵瓷器:“他这是在逼我就范!”

如今四大柱国,唯有他还兵权在握。褚家这些年子弟青黄不接,全靠他一人撑着,因此底气也不比另外五家足。这些年来他小心翼翼地筹谋,生怕一着不慎落得满盘皆输。当初师乐正一力劝说他暗中出兵襄助废太子成事,为了稳妥起见他都没有派人前去。却没想到他没折在谋逆一案上,临了却还是要被迫上交兵权。

但凡有点脑子的,如今都能看出来,皇帝至今还未叫大理寺结案,分明是要逼他主动上表请罪辞官!

“早知道如此,当初还不如随废太子反了!”褚安良当了一辈子墙头草,也憋屈了一辈子,如今又被皇帝这么架在火山烤,终于憋不住积年怨气。

“柱国消气,小心隔墙有耳。”心腹一惊,警惕地打开门看了看外头,没瞧见人影方才放下心,又谨慎地检查了一遍门窗,方才压低声音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咱们独木难支,若是强撑着不肯低头,怕是……”后面的话他没说完,怕是大理寺的邢狱正等着他们呢。

这些年褚安良与师乐正交往甚密,师乐正父子在大理寺邢狱中关了半个多月,谁知道都吐出了什么。若是褚安良强撑着不肯低头,怕是皇帝随便拿出一份证据,便能叫他们也去邢狱走上一遭。

心腹想到这里不由有些胆寒,这些年他为褚安良可做了不少事情,便是想抽身也难。若是褚安良出了事,他怕是也落不着好。因此他越发小心地劝道:“忍一时之气,方能成大事。”

褚安良心里恨极,咬牙切齿半晌,却终究认了命,闭眼道:“你说得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次日,大柱国褚安良摘官帽除官服,只着素白中衣上朝请罪。自陈碍于与师乐正之间多年老友情谊,明知对方行差踏错却替他遮掩。这些日子自己在府中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深觉愧对陛下之信任,亦不配这一身官服,故而愿认罪辞官,以偿罪愆。

褚安良年纪一大把,神情憔悴地在崇政殿痛哭出声,只求萧止戈准他辞官偿罪。

朝堂上无人敢为他说话,但不少武将物伤其类,神情隐隐动容。萧止戈坐在龙座上,将这前后变化尽收眼底,知晓这次只能到这里了,否则便是过犹不及,怕是要激起武将怨气。

站在前列安长卿与他视线对上,再瞧瞧涕泗横流的褚安良,已然明白了形势。他上前两步,亲自将褚安良扶起来,温声安慰道:“陛下乃圣明君主,赏罚分明。柱国识人不明虽有小错,却无大罪,何至于如此自责?”

安长卿递了台阶,萧止戈便顺势而下,颔首沉声道:“雁王所言正是,师乐正之罪行尚未连坐亲族,褚柱国不过是好友,实在不必如此。如今四位大柱国,唯有褚柱国尚还能为国效力,辞官之话也不可再说,”

他这明安抚暗威胁的一番话,堵得褚安良差点没说出话来。捂着胸口喘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战战兢兢地又跪下道:“不是老臣不愿为国效力,实在是老臣年事已高,这些日子因师乐正之事又焦心劳神,已然不中用了。只求陛下怜悯老臣,准臣告老养病。”

两人在群臣面前一个挽留,一个坚辞,最后萧止戈无奈地叹息一声:“罢了,褚柱国去意已定,朕也不好再强留。”

话罢一副勉为其难的模样准了他辞官之请,只是他嘴上挽留的好听,却到最后连个大柱国的荣封都未留下,只十分温和地命韩彰将人扶去侧殿休息,再请御医前来把脉,莫叫褚大人受了风寒。

散朝之后,安长卿与萧止戈同去崇政殿偏殿处理公务。待几个议事的大臣走了,萧止戈将奏折一丢,长臂一伸将安长卿搂进怀里,不太高兴道:“这个褚安良真是个滑不留手的老狐狸。”

师乐正父子下了邢狱之后,萧止戈命大理寺严加审问,他们倒是吐出了不少东西,但有关褚安良的,却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倒也能给他定罪,但却不能一次将他钉死。萧止戈在朝堂上手腕虽然强硬,但也向来公正,因此即便是有朝臣不满,也说不出一个“错”字来。

褚安良的罪名不足,萧止戈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治他的罪,否则便是有失公允,无法服众。

“他是个墙头草,做事要是不谨慎,也不会活到现在。”安长卿身体放松往后靠在他怀里,手中的笔却没停:“不过这一回逼他自请告老,也算不错。至少明面上他不能再做什么。”

萧止戈冷嗤道:“这老狐狸心不小,只要没死,就不会服输的。”

废太子谋逆之时,他与废太子就有来往,之时首尾处理的干净,没叫萧止戈寻到证据。眼下他虽然被逼无奈自请辞官养老,但背地里说不得又在打什么歪主意。

安长卿蹭了蹭他的脸颊,笑道:“以后隔三差五地派人去气气他,憋不住才好。不然他要是憋一辈子,我们岂不是要防着他一辈子?”

萧止戈一笑,拿下巴新冒出来的胡茬去蹭他,嘴里却十分正经地夸赞道:“雁王果然足智多谋,日后诸事还要多多仰仗雁王才好。”

昨晚他又缠着安长卿胡闹了一宿,早上难得起迟了,连胡子都没来得及刮便上了朝。也得亏是龙座隔得远,下头瞧不清楚。不然一个仪容不整的帽子少不了。

安长卿被扎的痒,嫌弃地将人推开一些:“快去叫韩彰给你把胡子刮一刮。”

萧止戈不肯去,两人笑闹了一会儿方才又说起正事来。安长卿将一份折子递给他看:“太常寺卿说会试考卷已经批完,不日便能放皇榜。”

会试三月初一考完,三月二十三便已经阅完考卷,排出名次。前头因师乐正父子之事,众人目光都放在这上头,也没什么心思关心会试。如今此事终于平息,太常寺卿方才递了折子来问殿试以及之后琼林宴的安排。

三月末放榜,四月中旬便要进行殿试。殿试之后由萧止戈从前十名的考卷之中再点出一甲三人,便是状元、榜眼与探花。大邺历朝都有举办琼林宴,邀请新晋进士与圣上共饮之传统,这次自然也不例外。琼林宴乃是国宴,新科进士亦是未来的国之栋梁,因此也算一件值得庆祝的喜事。这些都得早早准备起来。

萧止戈道:“琼林宴办得热闹些吧,前面刚发落了一批人,正好借着喜事宽宽大臣们的心,免得他们说话都不敢大声,成日战战兢兢。”、

明明是他自己整日沉着张脸吓唬人,现在还要怪朝臣畏惧他。安长卿瞥他一眼,心里对同僚们愈发同情,便道:“那就办得热闹些。”

***

三月二十五日,贡院放榜。

一大早,贡院张榜的墙边便挤满了来看榜的举子们,考完之后他们便暂留邺京等着放榜,日日翘首以盼,才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一张张皇榜被张贴出来,所有人目光殷切地在上头寻找自己或者亲友的名字。安长卿一大早也派了人来看榜,人太多他便没出去,只派了安福去看榜。

周鹤岚就坐在他身侧——两人来贡院时正好撞上,便同路过来。

安长卿打趣道:“我以为你胜券在握,不会紧张。”

周鹤岚来时还云淡风轻,眉头都没皱一下。眼下安福去看榜,他才露了几分紧张之色,放在膝上的手握成拳,不时朝外张望一下。

“原本是不紧张的。”周鹤岚见状也不再掩饰,眉间浮现出一丝赧色:“只是考完后赴了几场酒宴,发觉这一次举子中卧虎藏龙,本以为连中三元当无悬念,后来才发觉是我坐井观天了。只怕这回要辜负小姐期望。”

安长卿将安娴钰亲手绣的那条“连中三元”的手帕转送于他时,他便说过必不会叫安娴钰失望,此次一定夺得三元,风风光光地上雁王府提亲。

只是事到临头,他却怕会辜负了安娴钰的期望。

安长卿为他将茶水斟满,问道:“若是没能夺魁,你准备如何?”

虚虚握成拳的手又紧了紧,周鹤岚垂头道:“若是未能夺魁,我还是会遣媒人上门提亲,若是小姐不弃,我.日后定当为她挣一份诰命,不叫她脸上无光;若是她觉我无用,另择人议亲,我亦无怨言……”

安娴钰年岁渐长,寻常女儿这个年岁已经嫁做人妇。她却迟迟未能定亲,更何况她从前还退过一门亲,虽然碍于雁王权势,没人敢碎嘴闲话,但想来提起来时言语也不会太好听。周鹤岚一直想叫她风风光光地嫁给自己,如此日后也不会再被人碎嘴,说些“便是有兄长庇护,这个年纪也难寻到一门好亲事,不若趁着还有人要早些嫁了”之类的难听话。

他一席话言辞恳切,安长卿神色满意,若是周鹤岚说什么“今年不中那便来年再考,考中再去提亲”之类的话,便是他考中了,安长卿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他能设身处地地为安娴钰着想,便是未能高中,也是值得托付之人。

他们正说着话,就听外头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安福与周家小厮声音接连传来。

“中了,周公子中了!”

安长卿一喜,掀开帘子,比周鹤岚还要急切些:“第几名?”

安福与那小厮穿过人山人海去看榜,看到名次后气都没喘匀又折返回来报喜,此时兴奋得舌头都打了结:“中、中了……头名!”

周家小厮急急补充道:“公子是榜首!”

周鹤岚神情一瞬怔愣,随后闭了闭眼平度情绪,沉稳道:“回府,今日都重重有赏!”

周围众人听着他们主仆几个对话,便知这马车上坐着的乃是会元。不少榜下捉婿的人家瞧着马车蠢蠢欲动,欲要上前攀谈时却被身边人拦住,好心提醒道:“您可瞧清楚了,这是雁王府的马车。”

安长卿的马车十分低调,只在马车帘子上头绣了个黑底金字的“雁”,字体与曾经北战王的“戈”字旗如出一辙。

其他人闻言定睛一看,发觉果然是雁王府的车驾,便只能悻悻歇了心思。

倒是安长卿将人送回周府,之后便赶回王府去给安娴钰报喜讯了。

***

解元之后,又中会元,周鹤岚名声更胜从前。邀约也比从前多了许多,还有不少家中有待嫁女儿的勋贵侯爵之家向周鹤岚抛出了橄榄枝。

只可惜周鹤岚就像条滑不留手的鱼,长袖善舞左右逢迎,却谁的高枝也不接。

这日又是同窗设宴,周鹤岚应邀而去。设宴的同窗与他出自同一书院,原本关系平平,但中了进士后,大家同朝为官,难免有需要互相帮衬的时候,这份同窗之情就显得重了起来。

前来赴宴的几位举子名字都不低,都在五十名之内,若是不出意料,一个进士出身少不了,若是再厉害些的,殿试上得了皇帝青眼,进士及第也不无可能。

放榜后的这些日子,一些家境普通的举子几乎是一步登天,许多从前难以见到富贵权势之家都朝着他们递出了橄榄枝。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几位,好些都成了座上宾。

举子们酒酣耳热之际,便难免说起些风.流韵事。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如今金榜题名触手可及,就该畅想一番娇.妻美眷,洞房花烛了。

坐在周鹤岚身侧的举子道:“要说还是周兄最有福气,连中双元,怕是不少娇客都瞧进了眼中,实在是艳福不浅。”

另一人接话道:“我听闻周兄与雁王颇有渊源,雁王尚有一胞妹还未出阁——”

“李兄慎言。”不等他说完,周鹤岚便蹙眉打断了他的话:“嫁娶之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赴宴吃酒便罢,还是莫要轻浮娇客。”

率先起头的这两人是贫寒出身,一个得了十一名,一个得了十六名。这些日子难免被捧得飘飘然,话语间也越发没轻没重起来。眼下被周鹤岚当面戳破,面色便有些讪讪。

周鹤岚不喜二人性情,斟了酒转头去同别人说话。只是这酒宴上的一席话不知被谁传了出去,七弯八拐地传了几道,竟然就传成了周鹤岚酒后吐真言,说自己对雁王胞妹无意,但碍于雁王知遇之恩,殿试之后不得不去雁王府提亲。

连中双元,三鼎甲有望的乘龙快婿谁都想要,这消息传出来后不少人信以为真,心里便难免有些酸溜溜。不过碍于雁王身份,这些话也只在私下流传,但凡提起来就有人要拿出来酸几句,说得多了,渐渐便有人当了真。

安长卿知道这事时已经是四月中,殿试在即的时候。太常寺少卿只比他虚长几岁,又因平息酒楼举子争论之事对他颇为敬重,时常邀他去吃酒。最近一回吃酒时,便忍不住偷偷摸摸地将这话告诉了他。

“这周鹤岚我见过一回,眉目间十分清正,不像是那等狭隘小人。只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听闻他与王爷有些渊源 ,又事关安小姐名声,我便斗胆当一回碎嘴之人。”

安长卿果然蹙起眉,片刻之后又舒展开,挑眉笑道:“多谢少卿好意。不过若是早些说与我,我还要发愁如何处理。不过眼下殿试在即,我倒也不用再费心,再过上几日,谣言不攻自破。”

太常寺少卿目露不解:“王爷可有妙计?”

安长卿一笑:“你且等着看吧。”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我扮黑脸,喏喏扮红脸,果然是天生一对。

————————

感谢在2020-01-04 19:37:46~2020-01-05 21:13: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咩咩★、沈允心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紫月阁主、heead7、sunny89、口口、悠悠紫莹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正版江夏 20瓶;小雨、arazl、星辞远 15瓶;orchid、一口怪兽、东方神起跟jyj永远是、二食堂的包子⊙▽⊙、城遥在南、突突、荼靡、空心缺爱老栗、溯洄从之、38677667 10瓶;苍狗 9瓶;夜灵雪、梨雨鸢、taka.、南巷狐狸、尼飞彼多 5瓶;顾麗kings、耀夏 4瓶;灰粉蝴蝶蓝 3瓶;江枫渔火对愁眠、我要上天!、白玉猫儿 2瓶;_strong壮、鲜花饼饼饼饼饼、与或非、挖挖、西红柿土豆汤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07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