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暴君的宠后[重生]

作者:绣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0

60、第 60 章

书名:暴君的宠后[重生] 作者:绣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3

起义是具有煽动性的, 有人带了头, 就有越来越多过不下去的百姓参与其中。不管是为了活下去也好, 或是为了出一口气也好,这些没活路的百姓到底是举大旗反了。

起义军先是占领了县衙, 抄了康永县一干官员的家,接着又抢了不少为富不仁的富户,靠着抄家得来的粮食和银两, 迅速壮大起来。这些起义军也不傻, 没有四处烧杀抢掠,那些素有善名的富户也都没有动,打出了“劫富济贫”的旗号,组成“白丁军”。一时间倒是获得了不少支持, 声势浩大。

短短时间内, 就有不少难民投奔, 聚集起了近万人,以最开始的康永县为根基, 逐渐扩大到泗水一带,就连隔壁的并州,也有不少人拖家带口前来投奔。

肃州守将申屠胥得知消息后, 立刻就要派兵镇压,可肃州军中不少将士就是肃州当地人,不少父老乡亲都加入到了起义军中,加上起义军人数众多声势浩荡,申屠胥不敢轻举妄动, 就这么僵持下来。转而向邺京递了折子。

安庆帝看到消息自然是震怒。

这些日子他精神头非常好,新寻到的廖道长为他起了卦,言他今年或有灾殃,若要破解,需要寻一亲近之人挡灾,再建足九十九座宝塔祈福,便可顺利避过这一劫,之后福寿绵延,或可闻仙道。

安庆帝如今对廖道长深信不疑,这些年来他越发怕死,自是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冒险,便借口为大邺祈福,实则为他自己下令修建九十九座宝塔。

修建宝塔要钱要人,国库空虚,他便又以太后寿诞为由,让太府寺加征赋税。

如今肃州一带百姓起义,越发让他对廖道长的话深信不疑——这或许就是他的劫数。

虽然已经有了破解之法,但安庆府还是害怕得很,下了朝就急急忙忙召来廖道长。前些日子廖道长只说要建塔,却一直未算出为他挡灾的亲近之人。

廖道长是个过了耄耋之年的老道,曾因长寿颇受百姓尊崇。虽然须发皆白,眼神却精光闪烁,行走间也无半点老态,反而有了些出尘脱俗之感。

见到安庆帝,他先拱手一揖,不待安庆帝问话,便语调不疾不徐道:“陛下莫急,贫道已经算过三位皇子的八字。三皇子命格贵重,与陛下最为相近,是最合适的挡灾之人。”

安庆帝先是一喜,接下来又有些犹豫:“这挡灾,可会折损我儿?”

廖道长摇头晃脑道:“陛下放心,三皇子身带龙气,挡灾虽会略有折损,不过多加修养,便无大碍。听闻三皇子素来与陛下亲近,想来也愿为陛下尽孝。”

安庆帝点点头,又想到他方才说的“命格贵重身带龙气”,神情间就有些迟疑:“道长方才说‘身带龙气’是何意?”

见他上钩,廖道长微微一笑,却是故作高深地摇了摇头:“天机不可泄露。贫道不便多说。”

他越是这么说,安庆帝越是笃定自己的猜测。想了想,道:“传三皇子。”

片刻后,三皇子萧祁乐便到。见到安庆帝先行了礼,尚还稚嫩的面孔满是孺慕:“见过父皇。”

安庆帝打量着他,三个儿子中,老三长得最像他年轻时。加上舒贵妃这些年颇得他心,连带着对这个儿子也最宠爱。以前年纪不大时一团稚气,每每淘气地叫他失笑。近一两年却越发沉稳起来。

他又想起舒贵妃前回所说:老三年纪到了,也该议亲,准备出宫建府了。

心中暗暗有了打算,安庆帝瞥了廖道长一眼。廖道长便上前一步,将原委缓缓讲给他听。还特意说了一番挡灾可能会有的折损。

三皇子肃容听完,却是直接以头触底,声音振振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好。”安庆帝亲自上前扶起他,笑容满面道:“虽是你一片孝心,但也不能叫你白白替朕挡灾,可想要什么赏赐?”

三皇子立起身来,语调铿锵:“为父皇消灾解忧,是儿臣之幸,不敢讨赏。”

他越是不要,安庆帝却越想给他。

三皇子故作推辞了一番,最后迟疑道:“儿臣确实有个想法……”

安庆帝心情正好,便点点头:“尽管说。”

“儿臣一向钦佩二哥能领兵作战,此番听说肃州生了民乱,也想为父皇分忧,带兵平乱!”

安庆帝微微犹豫:“这些民乱人数众多,可不是小打小闹。”

三皇子挺直了腰背,得意道:“儿臣已想好了应对之法。”

“哦?”安庆帝来了兴趣:“如何应对,你倒是说说。”

三皇子便给他说起来。

“这些乱民,说到底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若是真要打,必然是打不过我大邺军队的。”三皇子先是拍了一记马屁,见安庆帝面色愉悦,便又继续道:“但若是真打起仗,劳力伤财。儿臣便想了个兵不血刃的法子……”

“……那群乱民盘踞在泗水一带,儿臣看过地形图,那边正好是在泗水下游。泗水上游在禹州境内。儿臣以为,我们大可以先派人前去和谈安抚,之后趁这些乱民降低警惕时,在上游河水中投放毒药。这些乱民扎营在泗水边,必定要日日取水,如此一来,必会中毒。之后我们再趁机派兵进攻,不就如砍瓜切菜,毫不费力了?”

他不过十五岁,说起在河水中投毒时,脸色却没有半分变化。廖道长一直在旁边听着,虽然他是舒贵妃的人,此时却也不由打了个寒颤。

安庆帝却是沉吟半晌,抚掌笑道:“兵不厌诈,这也不失是个好主意。那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吧。”

三皇子一拱手:“是,儿臣必不负父皇所托!”

这番密谈,不过殿中三人知晓。隔日,安庆帝便下了旨,其余各地的宝塔要加紧修建,务必在今年冬前完工;另派三皇子带兵前去肃州平乱,禹州舒聆停,肃州申屠胥,皆听从三皇子调遣。

朝堂之上,太子一党交换眼神,面色不定。三皇子一党则大赞陛下圣明。唯有申屠孛、季安民等寥寥数人面露担忧,不知道安庆帝派三皇子去是何打算。

邺京的消息传到雁州时,已经过去了数日。

彼时萧止戈正在带着安长卿在田间巡视。上次与齐巍一番谈话后,齐巍回去便召集了城中老农,集思广益,寻找更是适宜雁州气候的作物。

这些老农都是经年跟庄稼作物打交道的,对气候还有作物比领兵打仗的将军们要精通的多。大家聚在一处一讨论,倒还真讨论出了一些东西。

起因是有个商议时,有个老农犹犹豫豫说家中大儿子从雨泽带回来了一种叫做“甘薯”的作物。这作物在雨泽随处可见,卖得十分便宜,个大又能饱肚子,因经商未赚到银钱,便干脆买了几车这种甘薯带回了肃州。先前战事,他们一家把粮食全部捐给了将士们,就是靠着这些甘薯才撑了过去。

齐巍一听就来了兴趣,请老农将儿子带过来讲一讲这甘薯的事情。

听闻消息的萧止戈与安长卿也一同去听。原来因家中实在贫困,这老农的大儿子一直在四处买卖货物赚点小钱。因有同伴说雨泽物产丰饶,若是能弄回一批到大邺卖,能赚不少钱,他便动了心,一伙年轻人从肃州出发,越过边界偷偷去了雨泽。

但是去了才发现买卖没这么好做,一群人折腾了不少日子,没挣到什么银钱,路费倒是花费不少。最后偃旗息鼓又回了大邺。这老农的儿子不甘心两手空空,想着这甘薯反正便宜,赚不到银钱弄点吃的回去也不错,便拉了一车甘薯回去。

老农的儿子说这甘薯在雨泽漫山遍地都是,据说十分容易种,而且生熟都可以吃。他还特意带了两个过来。

齐巍等人都看稀奇般瞧着,又听可以生吃,当场削了一个尝味道。口感似葛,味似荸荠。

安长卿也跟着尝了一块,又拿着剩下的一个甘薯仔细打量许久,才开口道:“我曾在一本吕宋游记上看过甘薯的记载。上面说甘薯‘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广种耐瘠,产量又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1’。”

上一世时他幽居王府无事可做,最大的爱好便是看书和冶玉。当时看过不少游记和杂学,只惊叹天下之广阔,却没想过有一日还能真正碰上书里所说之物。

萧止戈却一下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广种耐瘠,一亩数十石?那是不是雁州也可以种植?”

众将领对视一眼,目中都闪烁精光。

之后,萧止戈用粮食换了老农家中所剩的甘薯,安长卿则凭着上一世的记忆寻到了那本游记,根据游记中所记载,再结合老农之子的口述,草拟出了一份种植之法。

如今薯块已经开始催芽,安长卿不放心,每日都要跟萧止戈来这田间巡视一遍。

因天气已经炎热,田地又细细疏通过,这些薯块催芽既快又多,短短数日,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嫩芽。安长卿巡视时,还有擅长农事的将士在田间仔细侍弄施肥。

按书上所说,这甘薯原本四月中种下最好,他们却发现得迟了一些,如今已是五月,便只能多施肥,盼着它快快长成。

“如果当真种成,日后百姓的粮食就不用愁了。军粮也有了着落。”安长卿目光闪闪道。

萧止戈看着这小小一亩田地,即使一向沉稳,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雁州土地贫瘠,作物产量一向不高,若是这甘薯真有书上所说的高产,那雁州便有了足够底气应对将来。

“是啊,这是雁州之幸事。若是有可能,将来还可以往其他州郡推广,叫大邺百姓都有食物果腹。”

安长卿侧脸看他,萧止戈脸上尽是豪情。他似乎从未想过私藏,第一时间想到的,先是大邺百姓的衣食。

“嗯。等我回去了,再把从前看过的书翻一翻,说不定又能有些新发现。”安长卿道。

他从前看那些书,只是当做解闷,如今经此一遭,却恍然发现,这些书本上的东西,原来是可以切切实实落到实处,改善民生的。

萧止戈倒也没有拒绝,只道:“辛苦喏喏了。”

安长卿一笑,又拉着他往田垄间去,一排排检查过那些幼苗发苗情况。

等两人巡视完田地,恰好城中送信过来,说邺京来信。两人才又骑马赶回了城中。

安长卿与他一同去了军营,雁州军务萧止戈从未瞒着他,他眼下自然也看到了邺京来信。看到三皇子带兵去泗水平乱时,他脑中有什么一晃而过,却又没能抓住。盯着信上的泗水直皱眉头。

萧止戈的表情也不太好,虽然早有预料安庆帝必会派兵镇压,却没想到他会半点转圜都不留。说到底,这群“白丁军”也都是大邺百姓,不过是被逼得没活路了,才揭竿而起。若是朝廷能派人安抚,说不定根本不用动兵戈。

安庆帝此举,肃州泗水一带,必定会血流成河。

叹口气将密信烧了,见安长卿也跟着愁眉不展,以为他在担忧战事,萧止戈揉揉他的发顶,反而来安慰他:“如今担忧也没用,不如先将雁州顾好。”

安长卿思路被他打断,只好跟着点点头。自己去寻了书来看,等萧止戈处理完军务,才一起回府中。

府中安福叫厨房备好了晚饭,见他们回来,就连忙叫人摆饭。

用过饭,两人在院中溜了几圈消食,不多时天便黑了下来。安长卿脱下外衣,换上软底鞋,准备去浴房洗漱,旁边的耳房如今已经被改成了专用的浴房,与正屋打通,用一扇屏风隔开。

萧止戈在边上瞧着,轻咳一声,道:“今晚,我就不去书房了吧?”

有了初回后,萧止戈食髓知味,又信了话本上所说,缠着安长卿夜夜被翻红浪。为此安长卿恼了几回,将他赶到了书房去睡。这不,前天他又把人弄狠了,已经被迫睡了一夜书房。

无论如何,今晚不能再睡了。

北战王厚着脸皮,脱掉外裳和马靴,穿着一身中衣大马金刀坐在床榻上,虽然沉着脸,却大有一副赖着不走的流.氓架势。

安长卿瞥他一眼,却没有说话,自顾自去了浴房洗漱。

等洗漱完回来,便换萧止戈去。安长卿滚进床榻里,抱着被子装睡。

萧止戈从浴房回来,就见他背对着自己,也不知是真睡了还是装睡,但显然并没有再赶他去书房的意思,便松了口气,上了床将薄被盖好,又试探着伸出手臂,将人揽进了怀中。

一.夜好眠。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今天睡了床,明天就可以……

喏喏:不可以。

怂怂:……哦。

——————

今天是粗长的绣和不用睡书房的怂怂,十分值得浇灌营养液鼓励一番!

(不是绣迟到是jj一直发不出更新!)

pppps:标记1摘自百度百科植物学史部分。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咩咩★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heead7、紫月阁主、我凭什么是强alpha 2个;小欣、明雅、闰土是爷们儿、37008567、醋溜薄荷精、29552624、月光下的茉莉、飞飞angie、顾伶子慕、玥宝宝真漂亮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ssr由由 94瓶;今晚月色很美、只磕糖的辰辰 20瓶;野生兔子 13瓶;三分浅笑、璃ζ汐いけ、公子、飞飞angie、墨倾池、叫我壮哥、沉迷小妖精美颜、小笼包啦、啵酱、min酱、cherimo 10瓶;晚来天欲雪 6瓶;故人西辞、瑾婳、娘子千秋万岁、忘羡、落葉深秋、江小鱼、小江抽了 5瓶;拾酒 4瓶;竹晓、芜溪、废柴于、苍狗 3瓶;鲸落、小可爱、今晚吃米线好嘛、三叠声、厌姜、我要上天!、彤踏歌笙、喜欢幻幻的刀暁娜 2瓶;风软一江水.、若莱忘川、喵嗷、淮淮的萨摩耶、依依然然、西红柿土豆汤、柒琪、蕨蕨、小jiojio、夏远、以轻飏、草丰八禺、妮的妮妮、嘉嘉、酷似、姗姗、夜灵雪、小月、胖头七不吐泡(??w??)、雪兔、月白、玥宝宝真漂亮、24635160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74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