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返1982

作者:青普山河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52章 三个好朋友

书名:重返1982 作者:青普山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0:58

清晨,阳光的味道很新鲜,离市区越远,空气也越来越清新。

这股带着原野的气味,让张本民有了些许惆怅,已经许久不曾回家了,他觉得是个错。不过,想想自己并不曾虚度光阴,多少也得了点自我安慰。

路上没有太多话语,何部伟在旁边,薛玉叶有点放不开。张本民也没法多说什么,只好以装睡来作为一种消极的解围。

大约十点钟,抵达县城。张本民假装睁开迷糊的眼睛,慨叹春山这两年变化不大,发展势头平平。

“地方领导没有魄力,干事放不开,小步前进其实就是倒退,毕竟人家是大步朝前走的。”何部伟说起来头头是道,“要我说,必须得从外地调个一把手过来主政,从本地培养起来的领导,就是欠火候。”

“外来的和尚也不一定会念经。”张本民道,“对地方不熟,摸不透深浅就大刀阔斧地干,到头来干什么都是半途而废,那不更糟糕”

“反正不管怎么说,地方上拔起来的真不行,几乎个个都是官油子,只会熬时间等着升官,哪里还会耗费精力扑在地方发展上”何部伟道,“况且,地方上的人裙带关系太多,就算想搞点事,也会受到这个或那个原因的牵制。”

“嗯,你这番话挺在理。”张本民笑道,“实在不行,以后你就来春山发展,搞大经商,助个一臂之力。”

“还别说,搞一个主导产业,就能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

“哟,行嘛,一段时间不常见,还真让我刮目相看”

“学习,现在我真是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何部伟感叹道,“可惜啊,以前要是有这种想法,那肯定好歹也得考个大学。”

“只要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张本民说着,对薛玉叶道:“薛老师,咱们学校有成人函授教育吧”

“目前还没有,不过正在考虑开办。”薛玉叶道,“旁边的兴宁师专,好像有。”

“哦。”张本民点点头,对何部伟道:“师范类的就算了吧,那再等等,等咱们学校开了班,你就去深造一下。”

“还别说,我真乐意”何部伟一点也没开玩笑,“要想混得好,没有知识是不行的,因为很难打开眼界。”

“嘿,还真是,感觉你是突然开了窍,这个窍,开得好”

“那不是上次到沪城的原因嘛,我用心留意了些东西,碰巧也见到了点世面,所以就有了点想法。”

“恭喜你,迈出了这一步,以后可就前途无量了。”

“别夸奖我,容易骄傲。”何部伟笑着摸摸头,看了看前方,道:“好喽,圆方楼到了。”

薛玉叶准备下车,但有点不舍的样子。张本民知道她有些话要说,但现在确实不是时候。

“先这样吧,你辛苦点,帮帮手,让金枝姐把服装店开起来再说。”张本民道。

“是的,正好放假了,我就多待几天。”

“行,那我们就回屏坝去,这会儿应该还能赶个午饭。”

“自己开车,比班车要快得多,差不多能赶上的。不过也别着急,安全第一,开车快的话容易出事。”

“你就放心吧,还有太多的事要干呢,不会冒失的。”

话到这里,就此告别。

不过张本民没有立即动身回乡,他点上支烟寻思了会,考虑是不是要先教训一下刘维能,那个狗日的竟然敢把薛金枝打到住院,简直罪该万死。

何部伟不知道此事,以为张本民要找蚊子与小金子,便拿出大哥大问打不打过去。张本民摇了摇头,说等从乡里回来时再找他们聚,彻底放松一下。

车子继续行进,朝着阔别有点久的故乡。

近乡情更怯。中午时分,快到村子的时候,张本民有点忐忑,但发自心底的还是喜悦,事情的发展,正按照计划铺开。

郑成喜那个该死的狗东西,早已搬离了岭东村。张本民发过狠话,他不敢不听,只有乖乖照办,借口想到城里过好日子为由,找郑建军帮忙弄了间房子,和罗才花住到了县城。

村子里少了那条老狗,真人让人神清气爽。张本民在村头下了车,手拿香烟,碰到熟悉的就散烟。

这个时期的乡邻们还挺厚道,对张本民敬来的香烟很高看,个个带着笑脸问毕业了,在哪儿工作。

张本民说工作无所谓,关键是要能赚到钱。乡邻们一听,都发自肺腑地说还是找个安稳的工作好,端个铁饭碗不比什么都强嘛,多让人羡慕张本民听了连连点头说也是,其实心里已经感慨了起来:再过几年,经济大潮汹涌而来,人人眼中都看重钱,那时就不会怎么看重啥工作了。

一路走下来,费了一包多烟。张本民仰着头,不再像儿时那样有意要缩着点儿。

快到进家的巷口时,碰到了轮椅上的周家茂。张本民走到他跟前,递过去一支烟。

“哟,好烟啊”周家茂称赞着,但并没有伸出手,“我戒了。”

“接着吧。”张本民面带机械的微笑道。本来这种情况发生在别人身上并没有什么,但他周家茂却不可以,这不仅关系到面子问题,还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劣势对抗,属于精神层面的较量。

“戒烟了呢,真的戒了。”周家茂摆摆手,仍旧无动于衷。

“你真是会放屁撒谎”张本民一下拉下了脸,“你真戒烟了”

“真,真的。”周家茂看到张本民怒气上来,有点慌。

“瞧你的食指和中指,夹烟的地方是那么焦黄,还有,身上那股老烟味儿那么浓,你竟然敢说你戒了”张本民咬了咬牙,“告诉你,我给烟是给你面子,可你要是自己不要脸,那可别怪我记恨到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才,才戒没多久,所以手上的痕迹和身上的烟味还没散掉。”周家茂说着,脸上硬生生挤出个皮笑肉不笑来,“不过既然你这么说了,那这个面子还能不给”

张本民听了一哼,手指一松,香烟掉在了地上,“你个给脸不要的东西,现在要,我还不给了呢”

香烟掉在了地上,周家茂的脸抽搐了几下。

张本民一脚把香烟搓碎,道:“狗改不了吃屎,你周家茂一辈子就这样了,活该过得生不如死”

周家茂抖了抖嘴角,最终也没说出话来。

狠狠地打击了周家茂,张本民感到尤为惬意,对待恶人就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他不觉得这样做有错,一切都是童年的账,该还的谁也跑不了。同样,该感恩的,一点都不会少,就像继母魏春芳,此后余生,她将会得到的丰厚回馈。

魏春芳现在状态非常好,自从回到村里,她像是找到了灵魂,整个人不但精神了许多,而且头脑也清醒了起来。

“这都是,神意。”坐在院子里的奶奶说起这事,眼里满是欣慰。好事连锁,魏春芳的到来,奶奶也不再整天待在屋里诵经,有时会在她的陪伴下出来走走。

“是的奶奶,都是天注定的。”张本民蹲在奶奶面前,一脸幸福,“奶奶,我大学毕业了,今后就常回来看你,还有妈。”

“到时再看吧,工作要紧,也别老想着回家。”奶奶慈祥地摸着张本民的头,很满足地感慨着:“好,真的是好啊,苦尽甜来了。”

这时,魏春芳从厨房出来,端着两碗鸡蛋面,“嘎娃,赶紧和你朋友吃饭”

“好咧,妈”张本民站起身,对奶奶道:“奶奶,我们先吃饭去。”

“去,赶紧去,别饿着肚子。”奶奶扫扫手,“先吃点垫垫,下午让你妈多准备几个菜,晚上好好吃一顿。”

“奶奶,别让妈忙活了,下午我跟朋友到乡里有事,晚上可能回不来。”

“回不回来的,都准备着,不行明天再吃。”

“哦,那这样吧,等会我和朋友去乡里先不办事,专门买点鱼啊肉的回来,做一桌菜,我要喊高奋进、孙余粮他们到家里喝酒。”

和高奋进、孙余粮在一起,是充满温暖的回忆。张本民每每想起和两人在一起的童年时光,总能感到那股源源不断的温情。

晚上,酒桌边一坐,何部伟的存在没有影响到孙余粮和高奋进,他们尽情放飞着毫无拘束的心情。

“真没想到,俺孙余粮能管理那么一个大厂子一个月工资,都赶上俺爹打一年粮的了”孙余粮说的是圆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俺得五体投地地感谢一下”说着,他端酒杯站起来,要敬张本民。

张本民一摆手,“干什么你坐下来咱们三人从小光着屁股长大,相互间能得点便利那不太正常了么,要谢什么呢你这一谢,咱们之间的感情就变味了。”

“那,那倒也是哈。”孙余粮笑着坐了下去,“那就一起喝一杯呗。”

“肯定啊,再怎么着也得恭喜一下高奋进那不是”张本民把话题转到了高奋进身上。

今年高考,高奋进成绩不错,考了个师范。

“恭喜啥啊,将来不就当个小老师嘛。”高奋进道,“说实在的,看到孙余粮这样,我都眼红,一年可挣不少钱呢”

“嗐,高奋进你可不能这么说,当老师教书育人,那可是很神圣的。”张本民笑道,“千万甭想钱的事,不是我夸口,将来你想要钱可以找我,什么楼房、汽车的,一把手帮你办齐”

“嘿嘿。”孙余粮一听接上了话,“那俺呢要不你一起都办了,把楼房啥的买在一起,咱们继续做邻居,多好”

“哈哈”

笑声中,孙余粮又提了个议,明天一早,一起去屏坝街上,再尝尝凉粉、油条和烤饼的味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7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