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重返1982

作者:青普山河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9章 磨刀老头

书名:重返1982 作者:青普山河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0:58

对孙义峰与郭哲军的事情,王道力表现得并不干脆,他说不是不想帮忙,而是力道确实还不够,尤其是孙义峰,他要提的话怎么也得是个副所长,这需要县局主要领导来拍板,郭哲军嘛倒好说,在派出所弄个科室负责人,找他们所长应该没问题。

张本民说那就帮郭哲军说说话,至于孙义峰的事,他另外找人。

教育资源的重要性永远不可忽视,传统的观念让人为了孩子可以付出所有。作为县教育局副局长的林栋效,能量应该可以。找他,或许能帮得上。

林栋效对张本民的情义自然没得说,帮忙是用心的,在听说了来意后哈哈一笑,点着头很是感慨,说真是天意。张本民有点摸不着头脑,问是不是赶巧凑上关系了。

“可不是嘛”林栋效歪着头,道:“你是不是真的能掐会算”

“老校长,看来今个儿俺真是来对喽。”张本民道,“说吧,俺真想知道碰上了啥好运气”

“就在上个星期,县公安刘老局长找俺办了个事,帮他的孙子弄了个学籍。”林栋效道,“他家孙子今年上初二,学习成绩简直差得提不上把,初步打算要复读,等到初三时,估计还要复读。”

“复读就是往届生了,考学录取分数线要加分的,成绩不好的化,估计也一样成问题。”

“所以俺就想了个法子,把刘老局长家的孙子带到岭东小学,参加了今年的小升初考试,也就是说,新的学籍他就是个初一的新生,三年后参加中考,也还是应届生”

“哦,初二复读一年,初三上完再复读一年,刚好是三年,绝对卡嘴子啊”张本民点着头,“姜还是老的辣啊,老校长,你这招子可真够实惠的。”

“帮忙嘛,不得帮得人家舒服点”林栋效笑道,“也正是如此,开口找人家时,也不需要费啥事儿。你朋友孙义峰的事就放心吧,应该没啥问题,又不是提正职,只是个副所长而已。”

“那真是感谢老校长了”

“谢啥,咱们还用得着客气俺现在就打电话,让你放个心”说完,林栋效拿起电话拨起来。

一通电话打过后,林栋效笑呵呵地放下电话,说没问题了,等年底调整的时候就办。

张本民很满意,再次道谢后离开教育局,前往县七二化工厂找宋为山聊收券的事。七二化工厂是老国企,人数重多,当初摊派的国库券肯定不少,找他帮忙吆喝一下,应该能收不少。

宋为山对张本民更没得讲,当即就拍着胸脯说上下班的时候他就在大门口站着,挨个招呼,肯定能管用,而且还说会跟其他单位的保卫科联系,请他们也带着点心帮个忙。最后,他还提醒把认识的人都找找,收券这种事情,就得点多面广。

张本民点头称是,说在老家那块已经布置开了,县城这边才刚开始,得慢慢推进。

这不是假话,张本民确实打算把认识的人都找找,包括位于西关路上勿忘我饭店的老板娘。

老板娘见到张本民很热情,问怎么一个人来了。张本民嘿嘿一笑,说人多碍事。

“碍事”老板娘嘴一歪笑了,“你倒说说碍什么事啊。”

“当小老板呐。”张本民一歪头,“你这饭店,不缺个小老板”

“哈哈”老板娘大笑起来,“你还真是人小鬼大咧,老娘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么”

“得了吧,到底是谁占谁的便宜”张本民道,“俺还没撩过女人呢。”

“谁信”老板娘脸一仰,“上次你带人来的时候,活脱脱就是个小老大,既然是老大了,还能没个女人”

“你眼神不太好,上次俺是跟着人家卖菜的车来县城耍的,咋就成小老大了呢”张本民搓搓鼻尖,“嗌,咱甭聊不着边的了,来点正经的。”

“行呐,老娘随便了。”

“女人随便不好,不过在俺面前也没啥,好歹大小都是个正人君子。”

“君子大多是虚伪的,不招人喜欢。”

“看来,你是喜欢坏男人啊。”

“小小地坏一下是挺好的,但千万不能损,损男人没良心,要千刀万剐的”

“你身上有不少故事嘛,改日再好好跟你聊吧,今个儿赶时间,说完正经的事就走。”

“说。”

“国库券你知道么”

“你以为俺傻”

“哪就好,能不能请你帮个忙,跟来店里吃饭的人说说,俺高价收购,一块钱兑七毛五。”

“人家都兑六毛多,最多七毛。”

“想收券,就得多点嘛。”张本民道,“要不这样,兑多少你看着办,反正俺给你七毛五。”

“俺要是五毛收过来,那不就赚大了么”

“赚大赚小就看你的本事了,俺不会红眼的。”张本民吧唧下嘴巴,道:“其实本来俺的底线是八毛,留下五分就是准备给你的呢。”

“是嘛。”老板娘两手托腮,看着张本民,“看来,你心眼还不错。”

“甭夸俺,俺经不起夸的。”张本民挠挠头,“既然透了底,那俺还给你按八毛”

老板娘没立即答应,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俺也见钱眼开,但也不是没个度,好歹也有点数的。要不看俺能把价格压到什么程度吧,要不赚多了也过意不去。”

“行,只要能收到券,啥都好谈”说着,张本民掏出五百块钱,“为了表示诚意,先给你点定金。”

“啊呀,这个嘛。”老板娘有点不好意思了。

“这也是个生意规矩,该咋样就咋样,用不着扭捏。”张本民笑道,“不过嘛,你这一扭捏,还真有点小女人的味儿。”

“你也不要夸俺了,俺也经不起夸。”说完,老板娘拿起钱,点了两百出来,“那就拿两百吧,要不拿多了也有压力。”

“行,咋样舒服你就咋样来,千万甭不好意思,要使劲放开了才行”张本民这话说得别有一番意味。

老板娘似乎听了出来,脸一歪,斜着眼,翘着嘴角,道:“不正经了吧”

张本民听了立刻身子一挺,敬了个礼,“正人君子不说假话,刚才的确”

“的确什么”

“嗨嗨,先憋憋你,下次再说。”张本民说着转身就走,到门口又折了回来,“聊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你姓啥呢。”

“吴。”

“那个,以后就喊你吴大姐吧。”

“随便啊。”

“又随便了”

“唔,你还能有什么想法么”

“想法肯定有啊,但目前还没法行动,还是等等吧。”张本民低头瞅了眼下面,“哎,要不也是干着急。”

在老板娘的哈哈大笑中,张本民走了,去找另一个老板娘,极乐大世界音像店的崔姓女人。

模式是一样的,有钱可赚当然有吸引力,没用费什么事也谈妥。

这一天的收获不小,回到乡里后,又有了更大的收获,何经验找他农信的同学也很顺,而且弄到了五万块钱的贷款额度。

有了这笔钱,张本民眼前一下亮了起来,这下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不过很快,这笔钱就用得差不多了,只是屏坝乡这块就用掉了两万,各村的大队书记、钱家老大还有张有福他们很给力,加起来收了大概两万五面值的券。县城那块可以,宋为山用掉四千多,饭店吴老板娘用了三千多,音像店崔老板娘用也了三千多。

张本民看着近四万块钱的券,加上之前收的,差不多有七八万了,等把剩下的两万再用掉,估计券面值应该能超过十万。按理说,这个数目在当下应该够可以了,但他还远不满意,可也没办法,没有本钱呐。

凡事莫强求,有福之人不用忙。张本民这样安慰自己,千万不能急躁,得静下心来,把县城的市场打开,当然,缺少资金的问题也得带着想办法。

张本民在城郊找了家旅馆,五毛钱一晚,然后充分利用白天时间上街转悠,收券。

在县城走街串巷收券,不能装收破烂的了,张本民寻思了一番,干脆装个磨刀的,喊一喊,来吸引人注意。

喊啥呢就唱刘欢的磨刀老头吧。

“不管生活变化怎么多,你的剪子菜刀还得磨,别看我已经有六十多,我还必须每天去吆喝,磨剪子咧,戗菜刀”

就这么一吆喝,效果还真不错,各家老头老太都拎着钝刀钝剪子的出来了,结果一看是个小毛孩,都笑了。张本民眼皮子带水,马上就爷爷奶奶地喊着,然后便聊起了国库券的事,接着就开始兑换。

就这样过了些日子,县城的居民区几乎转遍了,收了一万五千多。张本民琢磨着该换换地方,老是走街串巷也不行。

县人民医院门口是首选,作为全县医疗水平最好医院,去那里看病的人很多,而且久病致贫,大多数也都需要钱,所以用国库券兑换人民币就大有市场。

想到这里,张本民顿时激动起来,马上就奔了过去。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张本民在医院门口看到了一个人,魏春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8408s